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身体托起生命用师德筑起精神丰碑

用身体托起生命 用师德筑起精神丰碑

(2014-11-03 10:36:37)
标签:

育儿

     2014年5月27日,为救轻生学生,37岁教师朱长海在两三秒快速坠楼的生死关头,用身体托住了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牺牲了。临终时,他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但以行动回答了人生的重大课题:一个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背影。2014年7月,朱长海荣登“中国好人榜”。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德高才能为师,这是对教师这个职业首要的要求。“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人师者,当以倡导崇德向善为先,以传道授业解惑、带动社会良好风气形成为要。在面对轻生跳楼的学生那千钧一发之际用自己血肉之躯托起学生生命,而自己却留个世界一个永恒而又最美背影的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教师朱长海,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德高为师,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37 岁短暂的生命成就教育工作者之大德。

  在“师德”不时遭遇拷问的今天,朱长海老师像一面旗帜,激励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重塑“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形象而继续奋斗,也坚定了我们广大公众在全社会建立崇德向善风尚的信心,鼓舞全社会坚定不移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初,看到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件,笔者半信半疑,几乎不太相信在“师德滑坡”的今天还有如此品德高尚的老师。前几天,笔者还看到一则标题“北京一教师带12岁女生3个月开房9次被控制”的新闻,两者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但是,当笔者逐步了解他的相关事迹、日常点滴,终于明白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时,在常人眼中的任何“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当爱成为一种习惯,在快速下坠的生死关头,他来不及思索,只是跟着轻轻一跃,用身体给学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他才会上课时把点滴瓶挂教室门框,4次累倒在讲台上;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他才会成为学生眼中另类煽情搞笑励志 "真爷们儿老班";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他创造了学校无数个"第一次";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他14年唯一"个人要求"是为同事要婚房,自己婚礼却很"寒酸";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他才会用大部分时间来陪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愿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之改变自己,认识孩子,爱护孩子,使孩子们生气勃勃,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教育工作者之大德,而他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是用最完美的一跳抒写了庄严的“师”字,用默默朴实的言行诠释了永恒的“德”字,为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每个人筑起了宏伟的精神丰碑。他的英雄壮举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一向的理性习惯,因为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生活。这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坚守、一种人性的光辉,一种使命的升华。求生是本能,舍生是大义,朱长海以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一个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背影,一个公民应给社会留下什么样的形象,一名共产党员应给时代留下什么样的印记。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朱长海老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将如夏花般,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朱长海老师生死关头的纵身一跃,如同秋日落叶,轻轻飘落,姿态如烟却不盛不乱,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品格。刹那间舍己救人浩气长存,十四年甘于奉献英魂留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爱.师魂
痛心!乡村教师骑车避让学生摔亡,学生们趴在他身上痛哭!因为这些,教师要被尊重 | 特别关注
朱长海 他用生命托住了学生
新时期下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准则
师爱演讲稿
师德教育怎样才能与时俱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