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侧扩大切口复位技巧|足踝圆桌002

千呼万唤始出来。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施忠民教授为大家带来外侧扩大切口的复位技巧。言简理尽,即成篇章。

 


>>>>

复位的精华

复位的精华在于骨折块的分离解压(Disimpaction)重新放置(Repositioning)


>>>>

复位顺序

比较多提及的复位顺序主要有Harbourview经验Tampa经验以及Dresden经验


Harourview经验提倡的是由前往后(Anterior First)

1) 跟骨前部复位及长度恢复

2) Gissane角的复位

3) 克氏针不要阻碍钢板的放置


Tampa经验主张关节面首先复合(Joint First)

“后关节面先复合对跟骨前端及外侧跟骰关节复合并无影响”


Dresden经验认为应当由内至外(Medial First)


>>>>

复位技巧

第一步:显露

1) 掀开外侧壁

2) 骨折断端清理


遵循先力线后关节面由内而的原则

第二步:力线恢复

1) 跟骨结节骨折块复位至载距突:a.恢复高度 b.恢复外翻 c.内侧移位

2) 克氏针临时固定

载距突骨折块解压复位、跟骨结节牵引复位

使用骨折撑开器或外固定支架恢复力线


第三步:后关节面的复位与固定

如粉碎,后关节面可取出拼配;将整块后关节面骨块复位至载距突


骨块固定需善用克氏针,中央骨块亦可用可吸收棒固定


>>>>

术中复位的判断

术中利用关节镜对关节面复位的判断(Dry Arthroscope)


术中力线的判断


术中C臂机下透视(轴位、侧位、Broden位)


术中3D CT评估关节面复位及螺钉位置


跟骨骨折ORIF三原则

  1. 整体外形(长度、宽度及高度)与力线的复位是首要的

  2. 其次是关节面解剖复位

  3. 术中复位监测及评估很重要

               
施忠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足踝外科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足踝学组委员,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国际会员,国际足踝生物力学(i-FAB)会员,国际内固定协会(AO)讲师团成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术技巧:背侧钢板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
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十大技巧
手术技巧|经腓骨骨折间隙暴露后踝
骨科教程:Pilon 骨折如何选择手术入路
踝关节天花板骨折——Pilon骨折的诊断与手术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