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需要什么样的重疾险?

近期,越发觉得,买保险,确实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为。

这里面的心路历程,还挺有趣。

因为保险产品看不见摸不着,并非如同有形商品一样,能够得到即时反馈,跨出这一步显得尤为难得。

很多人有这个意识大多是因为身边的人生了重病,就像前不久我先生高中同学的小孩突发白血病,顿时轰动一波,身边好友找到我,半夜立马要给小孩买保险。但第二天醒来,考虑到要掏一笔钱,又不了了之,还是先去外面吃个饭再说,毕竟“及时享乐”才是人类的天性。

等好不容易克服人性,很多人又会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再次被人性摆一道,因为所谓的完美主义或者欲求未满,导致买保险一拖再拖,以至于给自己留下风险窗口期。

为什么我要强调趁早买保险。

一来,谁都无法算准了风险什么时候来,如果算得准,那大可不必买保险。

二来,当我们明确了要买保险,那么此刻、现在,便是我们花同样的钱,却能够享受保障最长的时间了。

所以,在选择重疾险产品上,只要明确了需求和方向,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上去抠,其实我们要支付的时间成本和潜在风险带来的损失更大。

有没有最好的重疾险,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就像你问有没有最好的老婆/老公一个道理。

最佳答案应该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鞋自己穿,路自己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好了,讲完以上原则,接下来我们就讲讲,到底什么样的重疾险适合我们。

重疾险是买来干嘛的,我估计讲过八百遍都有了。

记住两点:

● 覆盖医院外无法报销的费用

● 弥补收入损失,在生病的3~5年里以覆盖家庭生活基本开销(如果有债务请务必加上)

优先给谁买,买多少保额,这是要先确定的事

保额决定了一份重疾险能兜住多大的事,尤其是经济责任重大的成年人,如果保额不够,即使理赔了也损失惨重。

2018年4月,国寿浙江分公司办了一则理赔,客户得了甲状腺癌,理赔166万,在大家都认为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并为客户感到高兴的时候,没想到客户拿到理赔款后说了这样的两句话:

——我赔少了,因为我是一个一年可以赚500万的房地产老板。而现在我这条命就只值166万。

——这笔钱我不会用来治病。因为我在老家贷款买了一栋别墅,我要把按揭先还掉。

这两句话,让人震惊又无奈,细细品来,其实不也正道出了很多老板的现状:外表衣冠亮鲜,背地里可能背负了银行一屁股债。

而面对健康险,大多数人的想法,包括老板们在内,就是这样:

买的时候永远嫌多,用的时候永远嫌少。

好在现在很多产品都有针对承担“高家庭经济责任的阶段”,赠送额外的保额赔付比例,30%~60%不等,这点在无形中放大了保额的杠杆比。

如果是给小孩子购买,保额同样是重点关注,因为儿童的一些特定重疾,治疗费上限会很高,比如前面提到的最高发的白血病,如果病情严重到要换骨髓的地步,治疗费打底就是50万,100万也在所难免。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少儿重疾险,会针对儿童特定重疾做双倍赔付。

买50万,赔100万。

这也是目前界定一款重疾险是否适合小孩的重要标准。

小孩子这个年龄段,购买重疾险的一大优势就是便宜,如果大人保障已经做全,预算充足,建议给孩子购买保障终身以及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的产品,可以把性价比做到最大化,保障也更全面。

确定保额之后,紧接着的重头戏是,该选择什么类型的重疾产品。

看一下,重疾产品分类主要分类:

第一类:满期返还型

简单来说,就是“有病保病,没病返还保费”,这类产品扣除保障成本外,保费的大头基本用在为了返还上,相当于多拿些钱给保险公司做投资,几十年后保险公司把本金再加点利息给你,让你错觉是不要钱的保障。

它适合土豪家庭,以及完全懒得理财的人群。普通家庭不建议考虑,因为这种产品要么负担过大,要么只能降低保额,到头来,保障一丢丢,花钱一大把。

第二类:无身故责任消费型

这类型产品主要集中在线上销售,也是近几年在各大公众号的吹捧下,备受年轻人青睐。它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适合预算较紧张的家庭,以及想要搭配做高重疾保额。

所谓消费型,主要在于它的保障责任中是“不带身故责任”的,如果没发生重疾或是轻症的赔付,则视同为消费掉了。

也就是,最后【无疾而终】,是不能赔付的,只能退回当时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没多少钱。

再回归到重疾定义中,我们会发现,所谓重疾并非都是【确诊即赔】。

25种重疾由国家统一规范,具体怎么赔,也分为三类:

确诊即赔的就只有三种,当然,光是恶性肿瘤就占理赔率高达70%以上。其他疾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才可以赔付。

以脑中风后遗症为例,如果疾病确诊后不到180天就身故,按照条款,不赔。

这时候,很多人不解,都已经确诊了,人都走了还不够严重吗?这都不赔,算什么保险?

重疾险的定义涉及非常严谨和专业的医学范畴,在设计之初,重疾险通常是需要满足以下两个特征的:

一是“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二是“治疗花费巨大”,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不符合以上特征下引发的身故,在消费型重疾看来,不是它的管辖范围,这是寿险的事。

以前,人们买一份重疾险,是当一份寿险来买的,最典型的就是认为癌症就等于绝症,就离“嗝屁”不远了,也不治了,所以保险公司开发这类型的产品,会更符合大众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避免理赔纠纷。毕竟,保险公司也无法保证,代理人都能get到重疾险的本质。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的加深,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到了新世纪,人类第一次患重疾后的生存周期越来越长,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重疾险真正当成“重疾”险来用,消费型重疾险也就应运而生了。

对以上拎不清的,建议还是不要考虑,直接pass。

第三类:带身故重疾险

老五家代理人线下推得最多的产品形态,简单理解,就是这份重疾险既可以保障重疾,也可以保障身故,相对而言,保障更全面。

保费会比消费型重疾险多30%~40%左右。因为人终究要去见毛爷爷,早晚而已,保险公司一定会赔一次,就当留给子孙了,所以这个类型又被业内称之为“储蓄型重疾险”。

它的现金价值走势——持续增长,直至达到保额。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在售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身故和重疾保障,二者不能同时兼得,专业点,叫提前给付型重疾。

举个直接点的例子: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得了重疾,保险公司赔付50万,合同终止,以后再身故保险公司不会再赔。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觉得有点坑,那还不如单独买一份消费型重疾险 一份寿险来得划算,当然可以,但你不能拿定期寿险的价格跟这里的身故责任来比,毕竟人家是终身的,而终身寿险单独买杠杆本身就不高,50万保额,保费1万都是便宜的。

在终身寿险并不便宜的今天,买份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买重疾要不要带身故责任?

这个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其实是一个预算问题。

在保证重疾保额足够(30万起)的情况下,根据保费预算情况,给出配置重疾的思路,可供大家参考:

1、如果预算充足,优先考虑配置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顶配可以去到【重疾多次赔 癌症多次赔】

2、其次考虑不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

3、预算紧张,考虑定期消费型重疾,优先保障赚钱的这段时间,比如保到60岁或70岁,作为过渡,以后经济好了,可以再补充。或通过它搭配终身重疾做高保额,降低整体预算。

4、注意:重疾险无论带不带身故责任,都无法取代寿险,特别是对家庭支柱而言,如此,才能做好身故兜底。有钱的买终身寿,没钱的给家庭支柱上一定期寿险,拉高杠杆。

配置核心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健康情况。

如果身体体况存在异常且较为复杂的,鉴于消费型重疾险核保都比较严格,还是乖乖选择带身故责任的线下产品进行人工核保,做好如实告知,能够争取更好承保结果的概率也更大。

对于非健康体来说,你能买到的,就是最好的,对产品的预期和要求只能降低一些,因为在没得选的情况下,能保才是首要的。

比如有些人会纠结“除外承保”的问题,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如果多家尝试后已经既成事实,其实没必要纠结,不要因小失大。

换位思考下,我可以想象保险公司的内心OS:你怪我要除外,我还想问你早干嘛去了。

这又回到我为什么强调投保要趁早的原因。

哈哈,买保险就是这么的反人性。

就像炒股一样,赚钱的往往都是那些最终能够克服人性的

提前规划的人生,也许无法赚得什么,但至少不会过得太差。

安全时为危机时准备,健康时为患病时准备,年轻时为老年时准备。

这就是健康类保险存在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疾险要不要带身故?看完这篇就不纠结了
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到底区别在哪里?
消费型重疾真有缺陷吗?含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真的好吗?
新品测评,2018年消费型重疾险投保指南!
一篇文章读懂「重疾险」,你需要知道这8个真相!
重疾险买哪个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