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上了好大学,然后呢?
原创苏菲的成长课2021-05-08 18:11:38

最近买了两期《三联生活周刊》,很有感触,于是推荐给先生和大儿子,等他们看完了,又讨论了一番。

这两期的主题分别是——《“鸡娃”与自驱力:不焦虑方法论》和《小镇做题家:如何自立》。

“鸡娃”主题有7篇文章,第一篇讲为什么在如今“鸡血”的大环境下,有一些家长并不焦虑,敢于走不一样的一条道路。第二篇讲如今“鸡娃”背后的压力。后面五篇讲的是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说实话,我觉得这五个个例的说服性不算太强,无法让焦虑的家长感觉轻松一些,太小众了,而且成功率可能比传统道路更低。

但让我特别有共鸣的是第一篇文章,那些不焦虑家长的心声,好像就在看自己。其中一段话很代表不焦虑家长的想法:“不焦虑并不代表忽视教育,不追求考试成绩也不代表家长们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跟标准化的育儿方式相比,其实不焦虑意味着动更多脑筋,有耐心和承担压力。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有机会接触众多家长,大部分家长都是相当焦虑,显得我这样“不焦虑”的好像没心没肺。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不焦虑。

难道是我不关心孩子的教育吗?显然不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离开互联网行业,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学习了两年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每年阅读1500多万字中,至少三分之一是有关教育和心理学的。坚持几年写公众号文章,每年带领大量的讲座和工作坊。

难道是家底丰厚,无所畏惧吗?显然也不是。最普通的人家,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连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家家境一般,要节约,贵一点的东西他们自己都不要。

要说起“不焦虑”的根源,可能就在于我认为——成绩好并不是优秀的唯一指标,18岁考上大学后,人生还有更长更艰难的道路要走。考上好大学并不意味着拥有幸福的人生,也不意味着拥有成功的事业。一直以来,我的育儿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终身学习的普通人”,左看右看,“学习成绩”在这个目标中所占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我认为我的育儿目标比“考上好大学”要更复杂,投入更多精力,动更多脑筋。怎样才能身心健康?怎样才能具有幸福能力?怎样才能保持终身学习?都考验着我对这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实践。

唯有看得长远一点,才能更好地判断当前一步走得对不对。我这么想。

然后拿起《小镇做题家:如何自立》那期,简直拍案叫绝,和“鸡娃”主题放在一起看,无缝衔接。正说要看得长远一点,这一期就帮助我们看看远景。这一期的质量,我个人认为很高。主题系列有六篇文章:

第一篇讲自称“985废物”的一群年轻人,为什么从优秀大学毕业,还是会困惑、痛苦、认为自己一无所用?

第二篇讲的是顶尖高校中学生的状态,考入全国最好的大学,他们有没有收获到自己想要的?老师如何看待这群“天之骄子”?(备注:看这篇,简直就是在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篇讲的是二本高校的学生状态。

第四、五篇讲的是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人才的期望。为什么好大学这么多,还经常招不到适合的人才?

第六篇讲的是职业学校的年轻人。

这六篇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环,从各个角度来看年轻人该如何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及如何去面对所受教育和“社会需求”的错位。到底社会需要怎样的年轻人?而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

先说说自称“985废物”的那群年轻人,大部分95后。他们的父母是60、70后,是高考和上大学的受益者,特别相信“书包翻身”。按照父母的理念一路走过来,却在“追求阶层跃升”的道路上踩空踏错。一方面,时代改变了,以前灵验的招数现在不一定管用了,父母的经验也可能不奏效了。以前的大学生是珍惜资源,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衣食无忧,可是现在“毕业即失业”越来越多见。另一方面,在“为高考学习”的应试压力下,学生们除了成绩,丧失了太多培养其它重要技能的机会,可以说是新一代的“高分低能”。而残酷的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立足”所需要的技能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让“只会考试”的年轻人招架不住。

再来看看“顶尖高校”的学子们。我当初报考清华时,家里没人上过大学,我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两眼一抹黑来到清华,然后就感到了意想不到的“重压”。现在的中学紧张生活,让很多学生被画了大饼——“上大学就轻松了”,如果有人在我高考前跟我说这句话,那我可能在清华会过得更糟糕。带着“对轻松、自由”的憧憬,想着把“中学做题”损失掉的“社会活动、发展兴趣爱好”等等都补回来,进入大学就傻眼了。在顶尖高校,意味着比中学更激烈的竞争,更重压的学习,一切以“学分绩”为标尺。相当于上了几年加强版“高三”,毕业时当然迷茫。我做了四年清华大学“职场导师计划”特聘校友导师,辅导过那么多毕业生,我很清楚他们在学校忙得不会有机会搞清楚自己的求职方向。

招到了全国“最会学习”的学生,在大学也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和勤奋,老师应该满意了吧?恰恰相反,老师很困惑。“卓越和平等是一对张力,出于减负和教育公平的要求,高考难度一再降低,对人才的辨识能力不断被削弱。”于是开始自主招生,然而很快就发现大量的市场化机构开始针对此研究“破解之道”。自主招生的老师说,越来越见不到有特点的孩子,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回答问题的答案也是一模一样的,全都在揣摩和尝试迎合招生老师的想法。钢琴十级证书一大堆,却几乎找不到对音乐真正感兴趣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因为爱阅读的人可能分数考不进来。一问喜欢读什么书,就回答“四大名著”,都是虚的空的,读没读过,一问就知道了。

面对这群全国“最会学习”的学生,老师感叹,在多年的训练里,年轻人真实的学习能力被剥夺,没有兴趣、不会读书、满满功利心、没有生活体验。

二本院校的老师感触可能更多,“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有更直接的感知。教育就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了大学,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想起来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是一个高校辅导员写的,也是感叹中小学的禁锢,把年轻人的叛逆期推迟到了大学,如今,考入顶尖学校,却沉迷游戏、放纵自我、放弃学业已经屡见不鲜。按照校规,需要开除,但是实施时压力很大,因为所有大学老师都感到,如今他们面对的再也不是一个个学生,而是一个个家庭,学生的问题家长屡屡出面,参与其中,而一个孩子考上大学,背后是整个家庭的付出。开除一个学生,意味着给这个家庭判了死刑,给予最沉重的打击。所以,有一些大学,不得不继续下猛药、注射抗生素,把爆发期拖到大学之后。

终于,离开大学,没人再去管着、呵护着,“是骡子是马,只能拉出来遛遛了”。拿着优秀大学毕业证,却遭遇职场滑铁卢,不仅父母亲友目瞪口呆,连本人也过不去心理这一关。就像一个自称“985废物”的年轻人说的,“我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就想在转弯时候有个车撞到我就好了,就不用去上班了,有时候会有这种逃避的想法”。

那企业想要怎样的年轻人?看看一些关键词。“好奇心”,“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快速学习能力”,“志向远大”,“坚韧度”,“判断力和决策力”,“团队合作能力”,“共情能力”,“有突出特长和技能”。中小学加大学,至少16年,培养的是这些特性吗?

企业的HR是最先感受到人才需求压力的,他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目标和企业现实需求发生了脱节。比如,牛人不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但需要的偏科人才在高考时就被淘汰了。为此,华为专门提出“偏才计划”,进入学校提前去找那些偏才。一个顶尖企业的HR说,虽然招的都是985的优秀毕业生,但是同质化太严重了,找不到有特点和特长的。终于,我们的教育成了流水线生产,一样的配比,一样的加工工序,一样的产品。问题是,这已经不是工业化初期培养标准化工人,为什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多样化,反而教育越走向了同质化呢?

拿着手头两本期刊,看看“鸡娃”的残酷性,再看看大学毕业后的不适应性。感叹,“有人星夜奔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毕竟,中国平均寿命都到了77岁,22岁大学毕业后还要活55年。咱也不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不过了,是不是?总该为那55年想想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父母会毁掉孩子-今日头条
她用180天走访了29所世界名校,讲述了99个学霸的求学故事
孩子逃避在逆境中淬炼毅力,意味着人生拒绝成长
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农村学生不足2成? 老师: 考上二本都非常优秀
网易新闻
上帝没有给任何天赋,唯一能做到的是不断“舍易求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