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精确找底?
 

  坚持两次找底

  确定调目前进行第一次找底,找准钓组平衡点,将垂钓过程中需要浮漂平衡的记重因素全部考虑进去,这是下一步确定调钓关系和浮漂灵敏度的先决条件;确定钓目时的第二次找底也很重要,找到了底才能找到鱼,才能正确适配调目,同时确定钓灵钓钝。


  坚持在钓点找底

  两次找底均要在钓点中进行,当首次找底测定出钓点水深后,在空钩半水调漂确定调目时,浮漂向下移5至10厘米,在钓组双钩中的下钩离水底5至10厘米的半水状态下寻找调目,就基本将实际水线的长度重量平衡到浮漂的浮力中了。

  两次找底坚持压水线

  为了确保浮漂在调漂时的稳定性准确性,两次找底时均要将竿尖到漂座的风线全部压人水体,以便求得调漂环节的精准性。

  第二次找底坚持上钩触底

  上钩挂坠找底方能保证双钩到底,将饵重可能要下压浮漂的示目数提前考虑进去,使钓目稳定,钓者能准备判断钩饵在水体的状态,避免出现饵轻找不着底或饵早已脱落但浮漂无从反应等现象;


  在垂钓过程中校漂

  当钓目出现不准确、浮漂语言紊乱、有鱼无口等现象时,要考虑存在浮漂吃水或漂座移位等因素,可再次调校浮漂,重新确定调目钓目,确保垂钓顺利。

  出现离底过底怎么办?

  离底

  离底多由于调配不当、水底杂物、饵料轻重不均、钓组变更等原因造成。有时钓友刻意追求擦底、灵敏而造成钩饵离底。这种情况在休闲钓、野钓中出现的几率很小,在竞技钓重却很普遍。垂钓过程中如出现经常走漂、小动作多且讯口无鱼、下钩上鱼率不高等情况,说明钩饵可能离底,应适当上移浮漂加以应对。


  过底

  过底是指钩饵所在水底位置可能不是鱼实际觅食的底层,而在实底之下,钩饵可能陷于泥浆中或被物体遮挡掩盖而不易被鱼发现或吞食。导致过底多是因为水底水草乱石杂物过多、钩饵易滑落缝隙中而被隐藏遮盖、水底泥浆层厚重、钩饵易陷埋其中等原因所致。

  而水底的泥浆层太厚是垂钓中常遇到的问题。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泥底,由于水底的淤泥被谁稀释以及水底的有机质和饵料残留物被微生物分解,会在水底形成一层浑浊的絮状浆层。

  这种浆层虽有一定承重能力,对于钩饵来说还是略显微弱,常导致钩饵被没于浆层下,因为鱼多在浆层上觅食,常会出现窝里鱼星四起却无鱼咬钩,稍加引逗即有所获的现象。这说明可能过底了,浆层表面才是实底。

  解决方法

  ①下移浮漂或剪掉少量铅皮。利用浮漂浮力将钩饵提升到浆层表面,但浆层厚度未知,浮漂下移多少合适较难掌握,需反复实践。


  ②更换浮漂。不改变钓组铅重,换一支大浮力浮漂,并挂双饵半水观察并记住所露目数,假设为3目,找底时将钓目调为3.5目。此法虽方便但新换的浮漂浸水时间不够,需在过程中校漂,重新验看双饵、半水,漂露几目,一遍重新调整钓目。

  ③用打窝器铺底。用打窝器将碎砂石送到钓点,在水底铺一块亮底。此法多用于大水面野钓,先打重窝再定点钓。

  ④改变饵料比重。充分利用饵料自身松散、质轻的特点,使钩饵浮或半浮于浆层表面以引鱼上钩。此法应变速度较快效果不错,如将它与下移浮漂法结合使用会更好。

  总之,调漂找底功夫需在实践中锤炼,调整好心态稳坐钓鱼台,这样才能提高垂钓水平。 
  还有一种底是鱼情底。鱼情随时变化,需调整浮漂及水下钩饵脑线状态加以适应,找到最佳吃口才真正心中有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学者比较详细的钓鱼知识
浮漂的剩余浮力 饵重与水深对调漂的影响
天太冷,这样才是调漂精髓,鲫鱼一咬钩,上鱼定会十拿九稳
避开小杂鱼,直钓大板鲫
冬天鲫鱼就该这样钓,据说这7招,只有高手会用,你会吗?
每天努力一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