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一丛林东岳庙

 正一丛林东岳庙

 

东岳庙与白云观一样,都是道观,不同的是,白云观是全真派,而东岳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

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后裔张留孙筹资修建,其弟子吴全节完成。当时,张留孙被元朝封为玄教大宗师、正一教主。东岳庙建成后,屡经兴废,现存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基本上都是清朝建筑。

庙门朝南,庙门外立有一座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牌坊北面刻“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为严嵩所书。

牌楼现在与东岳庙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东岳庙原本的山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东西还各有一座木制牌楼也已拆除。在山门拆除后,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成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原本位于山门内东西两侧的钟楼、鼓楼变成了正门之外的两栋建筑,就在朝外大街的旁边。

庙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龙虎门、瞻岱殿。

 

出瞻岱门是一条甬道直通岱宗宝殿,称为“福路”。福路的两侧有两座碑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放置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现在碑亭前放着一对玉马和铜特。

铜特长着驴面、骡身、马耳、牛蹄,俗称铜骡子,相传为文昌帝君座骑。但现在的这对玉马和铜特都新做的,原来的铜特已经移到了白云观的老律堂前。

   

   

   

    岱岳殿是东岳庙的主殿,面阔五间,前出三间卷棚歇山顶抱厦。殿内供奉东岳大帝及其侍臣像。大殿两侧的耳房中设有三茅真君祠、吴全节祠、张留孙祠、山府君祠以及嵩里丈人祠等。

岱岳殿后部有一条长廊与寝宫相接,使整个建筑呈“工”字型,据说这是元代盛行的一种建筑布局。寝宫叫做育德殿,原本供奉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像,现改为三官九府像陈列厅,用以陈列原朝阳门内大慈延福宫的明代金丝楠木彩绘塑像。

东岳庙中路的最后部后罩楼,三面怀抱,上下两层,共七十四楹。现在是展示北京民俗的陈列室,展出了不少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图片、实物。

东岳庙素以“三多”闻名,即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

神像多,是因为庙里有76司塑像。在瞻岱门与岱岳殿之间的院子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共七十二间,代表东岳大帝掌管下的地狱七十二司。以前每司供一神像,后来又增建了四司,因此共有七十六尊神像,不过早已不存。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东岳庙整修时由“泥人张”传人重塑。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

 

   

   

   

    楹联多,七十二司的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是对各殿神司职能的诠释,细读这些楹联,也是妙趣横生。

碑刻多,东岳庙各院落所立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頫行书《张天师神道碑》,为元代书法艺术珍品。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后经修复,目前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景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东岳庙龙头庙貔貅讲解
北京东岳庙有东岳大帝,庙内以神像、石碑、楹联众多享誉海内外
北京-东岳庙
岁月如歌:神路街、东岳庙与琉璃牌楼
神路街,进香拜神之路
祀岳之庙 之 北京东岳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