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泉天主教堂

    柏泉天主教堂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刘家咀,距柏泉街办事处茅庙集东约1.7公里,柏泉天主教堂实名“柏泉小修院”,全称“汉口柏泉圣安多尼小修院”,建成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柏泉是个古老的地方,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人烟,人气一直很旺。1842年,意大利传教士李文秀(中文名),识得柏泉这块宝地,即在这里购地备石,意欲建屋办修院。后租得一庙宇,招生授课,被察觉遭驱逐。因此,修院形成“流动式”。1870年左右,意大利政府因过去没收了“中国学院”(圣家书院)的教产予以退赔。郭栋臣等数名中国神父携款回汉,分别修建了柏泉天主堂和武昌花园山天主堂。柏泉天主堂的圣堂取名圣家堂以资纪念。1892年,柏泉天主教堂已设本堂区并有男孤儿院和公学。1897年将公学称为预备修院。1901年修建方济会初学院和教区小修院。其间均系意大利神父任院长,1946年仅只有中国神父郑学文主任院长。

柏泉天主教堂的大门,从公路边到这里一路喇叭花盛开。

教堂主建筑,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巍峨壮观,具有罗马建筑风格。

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各高20米,呈双十字形。

中间以天桥相连

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堂内设小学和修道学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

   柏泉小修院于1952年才停办,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东西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自开院的110年里,共招收修生700余人,毕业后入大修院读神哲学后升神父者约60余人。

教堂外面有两块大的菜地,习教之余耕种劳作,很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看去,这个建筑坚固、挺拔。

主楼后面的入口

楼里的内廊宽敞明亮。

主楼外古树参天

不知是哪年挂的牌子,挂牌时这树已有110年了。

两栋楼的背后就是大堂

大堂的背面,内里的穹顶在外面看起来很是别致。

大堂内

大堂的穹顶

整个大堂让人感到肃穆、庄严。

大堂的后院,我去的时候鲜花盛开。

这里是养老院,必须是教徒才能入住,每年500元,这里空气好、远离闹市,价钱也公道,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房屋的廊道

木制的楼梯

后院外是菜园,走廊上放满了收获的南瓜。

走出大堂,到办公楼的后面,有一块墓地。

   这里安葬了汉口教区的很多神职人员,包括神甫、修女、司铎等等,其中许多都是外国传教士。可见历史上,这座教堂的地位及旺盛程度。

 

关于汉口地皮大王与柏泉教堂的一段故事

   意大利传教士刚来东西湖乡下传教时,村民们都不太敢搭理蓝眼睛的洋鬼子。洋鬼子独自走在午日乡间火辣辣的地头,又渴又累,这时,一中年农民大胆地跟他打了个招呼,并送了个西瓜给他解渴。西瓜吃完,朋友也交上了,于是传教士到了该村民家,发展该村民成为了教徒。看到村民的儿子机灵可爱,又带了这个孩子到教堂打杂。小孩子于是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长大后到汉口做了洋买办,最后又做地产生意发了大财,时称“汉口地皮大王”,也是一代名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刘歆生!据说,他曾跟黎元洪开玩笑说:“先生创造了民国,我创造了汉口。”

    据载,刘歆生家三代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刘歆生自小聪颖好学,得以在修道院免费读了几年书,由于经常出入教堂,学得流利外语,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成年后到汉口做了买办,从此踏上了经商之路。

     刘歆生一生勤俭,但对商业上的发展,对社会上的公益善事,则舍得投资或积极赞助。据说当时修筑张公堤共用去80万两白银,刘歆生就捐资60万两;为了扼制危害民众的鸦片,刘歆生办了许昌烟厂,劝导吸鸦片的人改吸纸烟。由于刘歆生的诸多善举,他在老百姓中声望很高,又被称为“刘善人”。抗日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颇有爱国情怀。直到1941年去世,享年84岁,也算清白、顺当的一生了。

    柏泉天主教堂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刘家咀,距柏泉街办事处茅庙集东约1.7公里,柏泉天主教堂实名“柏泉小修院”,全称“汉口柏泉圣安多尼小修院”,建成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柏泉是个古老的地方,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人烟,人气一直很旺。1842年,意大利传教士李文秀(中文名),识得柏泉这块宝地,即在这里购地备石,意欲建屋办修院。后租得一庙宇,招生授课,被察觉遭驱逐。因此,修院形成“流动式”。1870年左右,意大利政府因过去没收了“中国学院”(圣家书院)的教产予以退赔。郭栋臣等数名中国神父携款回汉,分别修建了柏泉天主堂和武昌花园山天主堂。柏泉天主堂的圣堂取名圣家堂以资纪念。1892年,柏泉天主教堂已设本堂区并有男孤儿院和公学。1897年将公学称为预备修院。1901年修建方济会初学院和教区小修院。其间均系意大利神父任院长,1946年仅只有中国神父郑学文主任院长。

柏泉天主教堂的大门,从公路边到这里一路喇叭花盛开。

教堂主建筑,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巍峨壮观,具有罗马建筑风格。

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各高20米,呈双十字形。

中间以天桥相连

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堂内设小学和修道学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

   柏泉小修院于1952年才停办,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东西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自开院的110年里,共招收修生700余人,毕业后入大修院读神哲学后升神父者约60余人。

教堂外面有两块大的菜地,习教之余耕种劳作,很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看去,这个建筑坚固、挺拔。

主楼后面的入口

楼里的内廊宽敞明亮。

主楼外古树参天

不知是哪年挂的牌子,挂牌时这树已有110年了。

两栋楼的背后就是大堂

大堂的背面,内里的穹顶在外面看起来很是别致。

大堂内

大堂的穹顶

整个大堂让人感到肃穆、庄严。

大堂的后院,我去的时候鲜花盛开。

这里是养老院,必须是教徒才能入住,每年500元,这里空气好、远离闹市,价钱也公道,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房屋的廊道

木制的楼梯

后院外是菜园,走廊上放满了收获的南瓜。

走出大堂,到办公楼的后面,有一块墓地。

   这里安葬了汉口教区的很多神职人员,包括神甫、修女、司铎等等,其中许多都是外国传教士。可见历史上,这座教堂的地位及旺盛程度。

 

关于汉口地皮大王与柏泉教堂的一段故事

   意大利传教士刚来东西湖乡下传教时,村民们都不太敢搭理蓝眼睛的洋鬼子。洋鬼子独自走在午日乡间火辣辣的地头,又渴又累,这时,一中年农民大胆地跟他打了个招呼,并送了个西瓜给他解渴。西瓜吃完,朋友也交上了,于是传教士到了该村民家,发展该村民成为了教徒。看到村民的儿子机灵可爱,又带了这个孩子到教堂打杂。小孩子于是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长大后到汉口做了洋买办,最后又做地产生意发了大财,时称“汉口地皮大王”,也是一代名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刘歆生!据说,他曾跟黎元洪开玩笑说:“先生创造了民国,我创造了汉口。”

    据载,刘歆生家三代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刘歆生自小聪颖好学,得以在修道院免费读了几年书,由于经常出入教堂,学得流利外语,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成年后到汉口做了买办,从此踏上了经商之路。

     刘歆生一生勤俭,但对商业上的发展,对社会上的公益善事,则舍得投资或积极赞助。据说当时修筑张公堤共用去80万两白银,刘歆生就捐资60万两;为了扼制危害民众的鸦片,刘歆生办了许昌烟厂,劝导吸鸦片的人改吸纸烟。由于刘歆生的诸多善举,他在老百姓中声望很高,又被称为“刘善人”。抗日期间,拒不与日本人合作,颇有爱国情怀。直到1941年去世,享年84岁,也算清白、顺当的一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真年代(36)武汉柏泉天主教堂 一个让人心接近灵魂的地方
中国古九州之一的兖州——民国时期鲁西南地区公教会中心
上海現存最早的天主教堂——董家渡天主教堂
贵港文化遗产之122 三板桥天主堂建筑群
仲富兰民俗博客(247)图文(43)老教堂
涠洲岛之盛塘村天主堂和城仔村圣母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