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小品(1)——女儿墙

   喜欢古建,却生在南国,是件颇为悲剧的事情。以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为例,现存古建以清代居多,清代之前的已寥寥无几,而且乏善可陈。那就只好接受现实,把目光锁定在清代和民国的老房子上吧。看得多了,也就开始发现这些老房子虽然大作不行,细作却颇具本土特色,尤其是雀替、封火墙、女儿墙、柱础、灰塑等建筑构件和建筑工艺,都极尽雕饰之能事。

   在方家眼中,这些细作或许只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而对于某人而言却也敝帚自珍,故不惜费时费力,挑选出一部分近年来所拍摄的相关照片分门别类,整理成辑,美其名曰《古建小品系列》。

 

古建小品(1)——女儿墙

 

   闽地多雨,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四水归堂”式格局。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其正厅的屋顶要高于两侧披榭的屋顶,这就可能导致下大雨的时候,一部分的雨水从正厅的屋檐冲击到披榭的屋瓦之上,然后飞溅到厅堂的前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工匠在正厅屋顶与披榭屋顶的重叠之处设置了一道梯形的矮墙,起到防止雨水飞溅和漫流的作用。这种矮墙,某人在不知道它的确切名称之前,姑且将其纳入“女儿墙”之列。

 

 

 

 

 

   关于“女儿墙”的名称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言其卑小也”,这倒是与本篇中所指的“女儿墙”的特征相吻合。这样的矮墙,原本只是民居建筑整体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在福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清代民居建筑中,却是一个在雕饰上大放异彩的重点部位。简而言之,这种形制的“女儿墙”,在雕饰手法上应用灰塑、彩绘、墨书等各种工艺,而在雕饰内容上则包涵了亭台楼阁、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吉祥图案、诗词格言等各种题材,极具观赏价值。

 

 

 

   某人对于本土清代以及部分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中的这种“女儿墙”情有独衷,近年来拍摄了不少,先上一组“女儿墙”正面的照片:


 

 


 

 


 

 


 

 


 

 

 

 


 

 


 

 


 

 


 

 


 

 


 

 


 

 


 

 


 

 

 

 

 

 


 

 


 

 


 

 


 

 


 

 


 

 


 

 


 

 

 

 

 

 


 

 

 

   因为光线的缘故,拍摄“女儿墙”的背面难度极大,故而照片数量比较稀少,也就无法讲究画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为什么是叫女儿墙而不是叫男儿墙呢?
女儿墙是什么?为什么叫女儿墙?
女儿墙是什么?
干工程这么久,你知道女儿墙的由来么?
行家为你揭秘女儿墙是什么?为什么叫女儿墙
【什么叫女儿墙】女儿墙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