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罗源】陈太尉宫(闽地三大宋代木构建筑之一)

 福州华林寺大殿、莆田玄妙观三清殿、罗源陈太尉宫正殿,号称闽地三大宋代木构建筑瑰宝。前二者地处闹市,寻访较为容易,故为众人所熟知。陈太尉宫因地处福州市罗源县的深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而且一直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故而名声不显,相关资料也较为匮乏。某人虽曾三次前往陈太尉宫,但运气实在糟糕:第一次吃了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啥也没看到就打道回府了;第二次虽然进了庙门,但只走到正殿跟前,就被接踵而至的镇政府工作人员请了出去,说是有北京的专家前来视察指导修复工作,闲杂人等一律回避;第三次才走到半路就下起了小雨,到达时又遇着庙门紧闭,还好有几个随后到来的香客联系到了庙祝,这才侥幸得以进入庙中。而等到这些香客烧香占卜完毕,庙祝也就开始关门走人了,故连看带拍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加上雨天殿内光线太暗,那一次的拍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漏拍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即便如此,某人还是为这趟并不成功的行程而感到兴奋。根据个人的体验,陈太尉宫正殿虽然与华林寺、三清殿同属闽东南地区宋代遗构,在风格、技术及改建方式均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整体保存状况方面,陈太尉宫正殿显然更加接近原貌,在一些细节上,也似乎更具古制古风。尤其是粗壮的梭柱、巨型的栌斗、肥硕的月梁,以及形制独特的插栱叠斗,都给某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说到陈太尉宫,不得不提及它的渊源。此宫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南的一处小山坡上,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原为陈氏家祠,系随王审知入闽的陈苏所建。贞明元年(公元915年),陈苏去世,入祠奉祀,改称“高行先生祠”。宋嘉定二年(1209年),陈苏被敕封为“英惠侯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加封“显佑嘉应侯王”,即建造宫殿于祠前,称大宫。同年,陈苏十五世孙陈庆抗金有功,18岁战死沙场,被封为“都统伏魔太尉”,配享于宫,并予以扩建,改名“陈太尉宫”。以后多次重修、扩建。现状由门楼戏台(清)、两侧配殿(明、清)、正殿(南宋)组成,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85年第二批省保,2001年第五批国保。

 


 

从布局上看,陈太尉宫坐西朝东,稍稍偏南,外观呈十字形。由于正好坐落在一处山坳里,周边又为树木所遮挡,无法拍到它的全貌,那就画张示意图吧。比例不太精确,凑合着看。

 


 

前殿建于清咸丰年间,由门楼和倒座戏台组成,楼门外设八字屏墙。

 

 

 

檐下为七层如意斗拱连叠,上承歇山顶,前高后低,翼角上扬。

 


 

 

 

门廊上方正中的藻井。

 

门廊上方两边的藻井。

 

门楼与戏台之间的过道虽然狭窄,但其上方的装饰一点也不含糊。这里本来应该也有与门楼处一模一样的藻井,不过已经大部朽坏了。

 

 

 

 

 

戏台形制比较特殊。正中的过道将戏台分为两半,演戏时铺设木板,即可将戏台连为一体。

 

 

 

 

 


 

戏台正上方结八角形藻井。两边为平棊,上有彩绘。

 

 

 

戏台前方为天井,左右两侧建有看台,与左右配殿相连。

 

 

 

左配殿原祀福州本土女神陈靖姑,总体呈清代建筑风格,但插拱、皿斗犹带古意,雕饰卷草式云纹的雀替、枋头也很特别。

 

 

 

 

 

右配殿为太尉殿,供奉“都统伏魔太尉”陈庆肉身像。此殿据说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可明显看出仿宋制的痕迹。此处是在庙祝即将关门时拍摄的,只有下面这三张照片。

 

 

 

 

 

正殿建于1米多高的台基之上,现状为面阔三间,进深分作前后两部分,前部进深三间,后部进两间,前后相交部分所成的一间为通道。据专家推测,原构进深应为四间八椽,南宋扩建时将后金柱位置后移,并向后扩出一间二椽,改为十椽屋,梁架随之变动,屋脊也随之抬高。两边又另加副阶,清代时在殿前辟一轩廊,遂成今日之状。 

从戏台走道看正殿

 

从天井看正殿

 

正殿外部右侧

 

正殿前部之清代轩廊。这里的南瓜状蜀柱较有特色。

 


 


 

 

 

两侧副阶。

 

 

 

轩廊与副阶相交处。

 

 

 

 

 

整个正殿只有前殿的前两间基本为旧构原状。由于光线极暗,加上天花板和众多牌匾的遮挡,无法看清全貌。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主体部分为抬梁式结构,上部草架为穿斗式结构。 

 

 

 

 

 

柱身异常粗壮,两头卷杀明显,高度在6米以上。柱头间以月梁相连,月梁与立柱几乎等粗,长度接近7米。

 

梁下施有锡杖雕。部分锡杖雕内有墨书,字数不少,可惜光线太暗,无法辨识。

 

柱头铺作里跳叠斗六层。栌斗直接坐于柱头之上,不施普拍枋,形体特别巨大,明显突出柱外。补间铺作以单栱素方重叠三层承撩檐枋,栌斗同样不施普拍枋,其形体虽稍小于柱头栌斗,但也仍不失为硕大。单栱素方之上交互斗出双杪,首跳偷心,二跳跳头置重栱承托桁枋,这种作法较为少见。

 

 

 

 

 

皿斗也是此处用斗形式上的一大特点,而且明显呈现出斗耳浅、斗底高的特征,这似乎也是福建地区宋代建筑中所特有的。

 

此外,正殿所有柱间均使用月梁式阑额,同样不失为一大特色。这些阑额两头卷杀的方式、出头的作法,也都表现出较早的时代特征。而与之紧邻的副阶阑额卷杀方式,相较之下,尤显拙劣。

 

 

 

同样可以明显看出存在年代差异的还有石柱础的样式、柱头卷杀的程度。

正殿的四根金柱用的是圆柱形柱础,柱头卷杀较为明显。

 

副阶处用的是礩形,柱头略有卷杀。

 

前廊用的是鼓形,柱头没有卷杀。

 

由于专注于前殿当心间的里跳部分,某人忽略了外檐的铺作,这是此行最大的失误。借用博友原野丛林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外檐的柱头铺作为双杪双下昂,但这两个下昂应该都只是假昂,仅插于第二、三跳的的跳头之上,而未深入里跳,这也是某人在里面看的时候未能发现下昂的主要原因。

 

 

 

正殿的后殿部分,虽为穿斗式结构,但所用之材同样可观。


 

庙祝(左)与香客在扶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歷史文化古跡——福建福州罗源县陈太尉宫【圖文】
陈太尉宫被誉为“古代建筑博物馆”
罗源陈太尉宫
福建华林寺(元妙观、陈太尉宫),江南最早大木构建筑
陈太尉宫:许看不许拍的四朝古建筑
长治县北和炎帝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