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子弟

梨园子弟                                                                                                   

【拼音】:lí yuán zǐ dì

【释义】:梨园子弟,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成语典故】

唐代及以前还没有戏曲,唐代培养宫庭音乐人才的机构是教坊,教坊集中了全国高水平的歌舞、器乐人才。

唐代流行法曲,所谓法曲,实际上就是今天大型歌舞的雏型。唐代法曲不仅有歌唱,还有舞蹈,全是用器乐现场伴奏,且阵容庞大,有几百人之众。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喜爱音乐,又精通音律,他尤其喜欢法曲,其中《霓裳羽衣》就是他创作的法曲。

唐玄宗十分喜欢音乐,大臣给他讲春秋时期宋王修筑练武场墙壁时,请歌唱家癸与射稽伴唱,提高劳动效率的故事,于是唐玄宗想让音乐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建立音乐学校梨园,经常演奏《霓裳羽衣曲》。

他从坐部伎中选出了三百个年轻乐工,在长安禁苑附近的梨园,亲自教他们练习法曲,这些人便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典故的由来。

后来戏曲产生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戏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于是人们也便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弟子”,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为“梨园”和“梨园弟子”?
京剧名词解释·“梨园”的来历
唐玄宗李隆基懂理论能实践尊称梨园祖师(图)
文物故事 | “梨园”由来
梨园:唐朝“皇家音乐艺术学院”,为何只存在不到百年
蒋远桥 | 时间中的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流变和表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