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玫瑾教授推荐:你对零食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李玫瑾教授



本文来自公众号:李玫瑾育儿之道

其实,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开一个小卖部,里面放满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从早吃到晚,自己吃够了,再邀请小伙伴来吃。

  后来,上了小学我才知道,这个梦想是全班同学的,除了班里的小胖,因为他家就是开小卖部的。

  小时候怀揣着小卖部梦想的我们,当妈了之后,怎么就对零食这么深恶痛绝,如临大敌了呢?

  其实,不难理解,毕竟现在零食种类不仅全得让你眼花缭乱尝都尝不过来,有的还不健康,添加了各种色素、味精、防腐剂等。

  而且,了解了零食的配料表和生产过程后,作为亲妈的我们又怎么忍心给孩子吃这些东西。

  不过,一味的禁止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对的吗?

  我有一位牙医朋友,因为见多了小朋友的牙齿问题,所以禁止儿子接触各种糖果,就连小蛋糕、冰淇淋等都是严格限制。

  家里从来不会买这些高糖零食,就连别人送的,事后也会丢掉或者藏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前几天,孩子奶奶来城里看孩子,下午带孩子出门溜达,顺便给孩子买了一小盒巧克力。当时孩子就藏了一块在身上。

  晚上睡觉时,孩子破天荒的非要自己换衣服,朋友欣喜地由孩子去了。事后朋友说,自己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

  真的是孩子反常,必定作妖啊。

  等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孩子的整个床都是满满的深褐色东西,当时朋友还以为是娃拉被窝了呢,仔细辨认才发现是巧克力。

  原来昨晚睡觉前,孩子没忍住,打开包装偷偷舔了几口巧克力,然后拿在手里就睡着了,睡!着!了!后来 ,不用我说你们也能想象的到。

  我强忍着笑,问朋友后来怎么样了。

  “当时我感觉有一股气直冲脑门,但还没等我发飙,孩子就开始绝望地嚎啕大哭,边哭边说“我的巧克力~还没来得及吃呢~”

  当时孩子哭的过于悲戚,所以,我开始想,是不是之前对他太严格了?我应该听你的,适当满足孩子对零食的需求?”

  你看,很多事情,旁人劝的再多,也不如自己亲身经历来得更透彻。

  所以,今天我们再来说一说孩子吃零食这件事。

1

为什么孩子要吃零食

  • 满足生理需求

  孩子吃零食,是正常生理需要。

  三岁前的宝宝胃容量与活动量完全成反比!

  像女儿这样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大孩子尚且需要加餐,更别提再小一些的宝宝。

  正常的一日三餐根本不能满足孩子的能量需求。

  一旦宝宝能量需求跟不上所需(说人话就是一旦宝宝感觉到饿),脾气就会变狂躁,所以,在正餐之间,需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零食(这里的零食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跟食用的时间点有关跟种类无关)。

  • 满足心理需求

  抛出生理需求不说,爱吃零食是一个孩子再正常不过的欲望。

  而欲望只能疏,不能堵。你越是反对,他们对花花绿绿的零食越是好奇,越是阻止,他们就越是跃跃欲试。

  求而不得的滋味,相信大家都有过。越是得不到,那种欲望越变成自己压在内心的一个结。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匮乏感”,是说,一旦内心某种欲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别的方式来补偿。

  小时候,我们越是压抑孩子想吃零食的需求,长大后这种需求就会被无限放大,变成一种无法戒掉的欲望。

  之前有位大学同学便是这样:

  小时候父母在零食方面管的很紧,几乎不让她吃任何所谓的垃圾食品,后来她报了家乡外的大学,离开了父母的管制,开始变得对零食疯狂的迷恋,宿舍里囤积了各种零食,即使不吃,也不能接受自己没有储备零食。

  而且,一旦有人动了她的零食,她立刻会变得烦躁不安,需要买更多的零食来弥补。

  尹建莉老师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中也写道:

  扼杀孩子小小的欲望,会导致孩子对某种事物的极度渴望,产生补偿性心理。

  因此,不仅仅是吃不吃这么简单的事,还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

  • 获得幸福感

  对于成年人,一顿美食也足以抚平生活中的苦痛。

  成年人的幸福来源往往就是一顿啤酒炸鸡或夜间大排档,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对于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不懂什么叫权衡利弊,不懂什么叫克己自律,只想要满足当下的愿望。

  而他们的愿望可以很大,大到去外太空和外星人捉迷藏;他们的愿望也可以很小,小到仅仅一颗糖果,一小块蛋糕就可以满足。

  黄磊曾经说过,没有吃零食的童年是不幸福的。所以他从来不反对孩子吃糖果和冰淇淋等这些零食,只不过会把一份零食提前分成好几份,多吃几天。

  我们一直在倡导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到孩子的需求。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替孩子权衡健康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既满足孩子想吃零食的欲望,又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保证孩子的健康。

2

对于零食,不禁止≠不限制

  其实零食选的好,不仅能保证娃的营养补充,也能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欲望”。

  欲望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道坎,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规避、打压,而是通过适当的满足和限制,帮助孩子学会正视和控制。

  零食要怎么吃?

  ☞ 有选择的吃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零食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所以,给孩子准备零食的时候,我们尽量去选择健康有营养的食品,例如新鲜果蔬、奶制品或坚果等。

  如果孩子对这类纯绿色健康零食不满足,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相对健康的零食”。 

  有一双识别非健康添加剂的双眼,孩子吃零食这件事,就没那么阔怕了。

  ☞ 定时定量的吃

  零食可以吃,而且可以作为正餐的补充,但零食的摄入不能影响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以免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最好每天设定固定的零食时间,和两餐距离不要太近,这样孩子既能养成规律进食,也不会没完没了的要零食吃。如果过了时间,距离饭点很近,孩子自己也就知道,不能吃了。

  而且,给孩子的零食一定要控制量,尤其是不太健康的零食,规定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颗糖,如果多吃,明天的就没有了。

  去超市选东西也是,提前规定好每次只能买2-3样,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买的零食,并执行约定好的零食时间。

  ☞ 主动提供给孩子吃

  我们都明白外面的很多零食都是垃圾食品,吃了肯定对健康没好处。

  但是你也一定要明白,就算你现在不让孩子接触,他也可能在别的地方接触。

  相反,很多东西,放手去让孩子尝试,你会发现很快孩子便会失去兴趣,原来也就这样,自己并不是很喜欢。

  因此,既然压根就管不住,倒不如主动出击,主动提供给孩子一些零食。比如外出活动时,主动提议孩子选购一些零食(当然也是在第一条的基础上)。

  现在女儿就是这样,很多的零食她都尝试过,知道了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去超市也不会见啥都想要,对于别人有的也就不会眼馋了。

  在不影响日常所需营养的正常摄入,少量吃些不那么健康的零食也是没关系的。试着回忆一下你小时候的幸福瞬间,有多少与零食有关?

  现在我也会时不时给女儿买一些不那么健康的小零食,看着她满足又兴奋的神情,老母亲也是非常幸福的。

  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攥着两毛零花钱,买糖吃的幸福感。

  果然,不管是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孩子都是一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吃零食”,你一定要读懂李玫瑾的这句话
李玫瑾:一日三餐是训练孩子的最佳时间,家长们该做些什么
李玫瑾:想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要重视4个黄金阶梯
“一月2000?你想饿死我!”不会自我管理的孩子,心中有魔鬼
李玫瑾: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有这3种表现的孩子,说明很聪明
李玫瑾:父母在孩子6岁之前不应离开其身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