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标本虚实辨证方法与糖尿病治疗十二法

编者按:

标本虚实辨证方法

与糖尿病治疗十二法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基本证候特点是虚实夹杂,中心病位在脾胃肝肾,以热伤气阴为核心病机。赵进喜教授基于临床观察,从辨标本虚实的辨证思路将糖尿病本虚证分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以及阴阳俱虚,标实证分为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火中阻、肝阳上亢、气机郁滞、血脉瘀阻以及痰湿阻滞,并由此归纳出糖尿病中医治疗十二法。实际上,糖尿病的本虚证与标实证,常互为因果。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导致本虚证和标实证各有侧重。一般说来,初病多以内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内热与阴虚、气虚互见,或表现为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具体而言,患者可表现为一种本虚证,或同时兼有一种乃至多种标实证,在治疗方面,也需要标本同治,往往两法并用,甚至多法兼施。

01

本虚证

1、阴虚津亏证----滋阴生津治法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咽干舌燥,兼见五心烦热,尿黄便干,或有盗汗,舌红或瘦,苔少甚至光红,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增液。

主方: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

体质:适用于少阴肾阴不足、阳明胃热阴虚、厥阴阴虚肝旺体质或其他消渴病阴伤之人。

临证变化:

(1)少阴肾虚体质:①肺肾阴虚者,当麦味地黄丸为主;②心肾阴虚者,当天王补心丹为主。③若兼热伏于肺,治当清解肺热,可用泻白散、黛蛤散;④若兼心火上炎或下移,治当清心导赤,可用导赤散;⑤若兼相火妄动治当清泄相火,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黄连阿胶汤等;⑥若复受外感,感受风热或温热邪毒,则治当疏风清热,用银翘散、桑菊饮化裁。

(2)厥阴阴虚肝旺体质:①肝肾阴虚者,当以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为主。②若肝阳上亢病机突出者,可用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

验方分享:尊仁清滋糖宁方

生地黄15-30g,山茱萸12-15g,山药12-15g,茯苓9-12g,泽泻9-12g,丹皮9-12g,麦冬9-12g,玄参15-30g,知母12-15g,黄连9-12g,葛根15-30g,天花粉15-30g,地骨皮15-30g,荔枝核12-15g,翻白草15-30g,仙鹤草15-30g。

该方适用于少阴阴虚体质,或内热伤阴者。

2、气虚脾弱证——健脾益气治法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口渴不喜饮,或口不渴,小便频多。兼见气短懒言,腹满,食少,大便不调,或大便溏稀,舌体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弱。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加减。

体质:适合于太阴脾虚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脾虚者。

临证变化:太阴脾虚体质:①湿邪困脾者,治当化湿醒脾,方用平胃散、藿香正气散化裁;②若兼湿热内蕴者,治当清热除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茵陈平胃散、四妙散化裁;③兼痰湿阻滞者,治当化痰除湿,方用二陈汤、指迷茯苓丸等;④久病不愈,兼血脉瘀阻者,治当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治法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口干咽燥,小便频多。兼见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淡红,或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主方:参芪地黄汤、玉液汤合生脉散加减。

体质:适用于少阴肾虚和太阴脾虚体质或其他消渴病久病气阴受伤之人。

临证变化:①气阴受伤,兼有胃肠结热者,治当清泄热结,方用增液承气汤、三黄丸加味;②兼肝经郁热,治当解郁清热,方用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③兼湿热内蕴者,治当清热除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茵陈平胃散、四妙散等;④久病不愈,兼血脉瘀阻者,治当活血化瘀,方用顾步汤、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

验方分享:尊仁清补糖宁方

生晒参6-12g(另炖兑)或人参粉3g(冲服),生黄芪15-30g,生地黄15-30g,山茱萸12-15g,山药12-15g,茯苓9-12g,丹皮9-12g,麦冬9-12g,五味子9-12g,知母12-15g,黄连9-12g,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

该方适用于少阴肾虚体质、太阴脾虚体质,或久病热伤气阴者。

 4、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治法

临床表现:口干多饮,夜尿频多。兼见五心烦热,畏寒神疲,腰膝酸冷,四肢无力,汗多易感,性欲淡漠,男子阳痿,大便不调,舌体胖大,舌苔少,或有白苔,脉沉细,或沉细数而无力。

治法:培元固肾,滋阴温阳。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右归丸加减。

体质:适用于少阴肾虚体质,或消渴病久病阴阳俱虚者。

临证变化:①阳虚性功能障碍突出,畏寒,男子阳痿,妇女带下清稀,治当补肾壮阳,方可用五子衍宗丸、玄菟丸等,药可用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仙茅、仙灵脾、鹿茸片、雄蚕蛾、露蜂房、九香虫、蜈蚣等。②兼脾肾阳虚、寒湿内侵,脘腹胀满,泄泻者,治当温补脾肾,散寒理中,方可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者,治当通阳化饮,方可用苓桂术甘汤;③体形肥胖,兼痰湿阻滞者,治当化痰除湿,方用二陈汤、指迷茯苓丸等;④久病入络,血脉瘀结,出现多种并发症,治当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止痉散等;⑤阴阳俱虚,虚阳浮越者,可用潜阳丸、驯龙汤等。

验方分享:尊仁双补糖宁方

炮附子3-9g(久煎),肉桂3-6g,黄连9-12g,生地黄15-30g,山茱萸12-15g,山药12-15g,茯苓9-12g,泽泻9-12g,丹皮9-12g,黄芪15-30g,生晒参6-12g(另炖兑)或人参粉3g(冲服),淫羊藿12-15g,葫芦巴12-15g,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

该方适用于少阴肾虚体质,或久病阴阳俱虚者。

02

标实证

 1、胃肠热结证——清泄结热治法

临床表现: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兼见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舌燥口干,心胸烦热,舌质红,苔黄干,脉滑而数。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泄热。

主方:增液承气汤合三黄丸加减。

体质:适用于阳明胃热阴虚体质或其他见胃肠结热证候的患者。

临证变化:(1)阳明胃热体质:①若热毒壅盛而致疮疖者,治当清热解毒,方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四妙勇安汤化裁;②外感风热或温热邪毒者,治当疏风清热、通下和胃,方用升降散、凉膈散化裁;③若兼肝经郁热者,治当清泄肝胃郁热,方可用大柴胡汤化裁。(2)少阴肾虚体质:肾阴虚兼胃肠结热,治当重视补肾,可加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等。(3)厥阴阴虚肝旺体质:肝阳上亢兼胃肠结热者,方可用天麻钩藤饮、大黄黄连泻心汤等。

验方分享:尊仁清泄糖宁方

黄连9-12g,黄芩9-12g,熟大黄6-15g,天花粉15-30g,生石膏15-30g(先煎),知母12-15g,蚕砂12-15g,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该方适用于阳明胃热体质,或胃肠结热者。

 2、湿热困脾证——清化湿热治法

临床表现:纳食不香,口干粘腻。兼见头晕沉重,脘腹胀闷,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或尿频涩痛,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而数。

治法:芳香化湿、苦寒清热。

主方:芩连平胃散合四妙散加减。

体质: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阳明胃热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有湿热内蕴证候之人。

临证变化:①阳明胃热体质,湿热有从阳化燥之机,治当清泄热结,方用三黄丸、茵陈蒿汤等;②兼肝经郁热,或少阳肝郁体质,兼湿热内结者,治当舒肝解郁、清热化湿,方用柴平煎、丹栀逍遥散等。

验方分享:尊仁清化糖宁方

生晒参6-12g(另煎兑)或人参粉3g(冲服),生黄芪15-30g、炒苍白术各15g,茯苓9-15g,陈皮9-12g,清半夏9-12g,黄芩9-12g,蚕砂12-15g,黄连9-12g,荷叶12-30g,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该方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或醇酒厚味,内生湿热者。

3、肝经郁热证——清解郁热治法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口渴引饮。兼见胸胁满闷,太息频频,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泄热化湿,清肝解郁。

主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合栀子清肝饮加减。

体质:适用于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患者见肝经郁热证候者。

临证变化:(1)少阳肝郁体质:肝经郁热日久,兼见血瘀者,治当配合活血化瘀,可配合血府逐瘀汤等。(2)阳明胃热体质,兼肝经郁热,胃肠热结者,治当配合清泄胃热,药可加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等。(3)少阴肾阴不足体质:兼肝经郁热者,治当重视滋阴补肾,可配合杞菊地黄丸等。

验方分享:尊仁清解糖宁方

生晒参6-12g(另煎兑)或人参粉3g(冲服),柴胡9-12g,黄芩9g,茯苓9-15g,沙参12-15g,清半夏9-12g,蚕砂12-15g,黄连9-12g,白芍15-30g,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该方适用于少阳气郁体质,或情志忧郁,气郁化热者。    

4、痰火中阻证——清火化痰治法

临床表现:头晕,心胸烦闷,失眠多梦,体形肥胖,口中粘腻。兼见四肢沉重,脘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火化痰。

主方: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加减。

体质: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肥胖体形属痰火中阻证者。

临证变化:痰火扰心重症,心烦失眠,如狂发狂者,治当化痰清火,镇心安神,方用礞石滚痰丸、导痰汤等。

5、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治法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兼见颜面潮红,耳鸣耳聋,躁烦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小便黄赤,舌边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体质:适用于厥阴阴虚肝旺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患者见肝阳上亢证候者。

临证变化:①肝肾阴虚病机突出者,治当重视滋阴补肾,方可用杞菊地黄丸等;②阴阳俱虚,虚阳浮越者,治当滋阴助阳,潜镇浮阳,方可用潜阳汤、地黄饮子化裁。

验方分享:尊仁清降糖宁方

生地黄15-30g,玄参15-30g,桑叶12-15g,黄芩9g,菊花9-12g,夏枯草12-15g,白芍12-30g,蚕砂12-15g,黄连9-12g,生石决明15-30g(先煎),生龙牡各30g(先煎),葛根15-30g,丹参15-30g,地骨皮15-30g,鬼箭羽12-15g,荔枝核12-15g,仙鹤草15-30g。该方适用于厥阴肝旺体质或厥阴阴虚肝旺体质,临床表现为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者。   

6、痰湿阻滞证——化痰除湿治法

临床表现:体形肥胖,口中粘腻。兼见四肢沉重,神疲嗜睡,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缓。

治法:化痰除湿、健脾助运。

主方:二陈汤、白金丸合指迷茯苓丸加减。

体质: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肥胖体形属痰湿阻滞证候者。

临证变化:①脾气虚突出或兼阴虚者,治当重视健脾益气,方可用六君子汤等;②少阳肝郁体质,有痰湿阻滞证候者,治当重视舒肝解郁,可配合四逆散等。

7、气机郁滞证——行气解郁治法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太息频频。兼见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少腹不舒,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起沫,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健脾。

主方:逍遥散、四磨汤加减。

体质:适用于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患者见肝郁气滞证候者。

临证变化:(1)少阳肝郁体质:气郁日久,兼见血瘀者,治当配合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等;肝郁化热,肝经郁热者,治当清解郁热,方可用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汤等。(2)少阴肾阴亏虚体质:兼肝郁气滞者,治当配合滋阴补肾,可配合六味地黄丸,或改用滋水清肝煎等。

8、血脉瘀滞证——活血化瘀治法

临床表现: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夜间为甚。兼见胸痛,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妇女月经不调,经血紫暗,口唇色暗,颜面瘀斑,或腹部有压痛;舌质紫暗,脉弦,或艰涩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行滞。

主方: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合下瘀血汤加减。

临证变化:①气虚突出者,治以益气活血,方可用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30-60g;②兼阴虚者,治当养阴活血,可配合六味地黄丸等;③少阳肝郁体质,或有气滞血瘀者,当行气活血,方可用血府逐瘀汤;④兼痰湿阻滞者,治当重视化痰活血,可配合温胆汤等;⑤兼痰火阻滞者,治当化痰清火活血,方可用黄连温胆汤;⑥久病入络,或见肢体麻木、疼痛、偏瘫、痿痹者,治当重视搜风通络和舒筋活络,可选用地龙、全蝎、穿山甲、白花蛇等虫类药和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钩藤等藤类药物;⑦消渴病继发肾病,病在络脉,“微型癥瘕”形成,治疗又当重视化瘀散结,药可用海藻、昆布、夏枯草、莪术、薏苡仁等软坚散结。

结语:

糖尿病本虚标实辨证治疗,关键在处理好本虚与标实、治本与治标的关系。一般说来,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治本为主,兼以治标,或治本、治标并重;病情急变的情况下则往往是治标为主,兼以治本,或先治标,后治本,总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体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丰富多彩,突显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总的来说,治本治法固然重要,治标治法也不可轻视,因为标实证的解决必有利于治本;而标实证不解决,单治本虚,终难取效。

参考书籍:

《赵进喜临证心悟》

《三阴三阳统百病:赵进喜精讲<伤寒论>》

《中医内科学实用新教程》

注:文中所列方剂、药物、具体剂量及治疗方法等,仅供临床医生参考。

编    辑|唐莹

排    版|林元媛 潘星如

审    对|铿锵幕后小分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糖尿病,抓住8类主方
消渴病讲稿分享——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案例分析
【治疗糖尿病的8类主方】(下)
关于引火归原治法浅议
消渴病的中医食疗与药膳处方
大泄密! 中医绝招.喜者收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