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误解 | 大众对中医大夫的三大误解

▲ 点击上方音频,即可收听全文

中医问诊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PART

01
看病不是“比武”

在医馆坐诊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来了一位患者,你问他怎么不舒服了?

他说:你不是中医大夫吗?中医不是把把脉就能知道我的问题了,你给我看看呗!

你让他配合伸出舌头,观察一下舌象,然后有些人还极不情愿。

这类人,在医生眼里就属于:不配合看病的人、不积极看病的人、不珍惜健康的人。

看病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武林决斗——两人往那里一站,就能感受到彼此的内功如何!
即使有的医生,观察病人的气色、神情、姿态,就可以猜出个七八分。但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医生必须要问清楚情况,才能对症下药;也只有医生和病人相互配合,才能把病看好。

■ 如果您是来看病的,咱都好好配合;

 如果您是来咨询的,我也可以陪您聊聊天,辨别下体质以及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但如果您是来考验大夫的,那大可不必。不信任大夫,是完全看不好病的。为了您的健康,真心建议尽早找其他大夫治疗。

PART

02
吃药不是吃糖

现在有了微信后,手机沟通都比较方便。经常有患者在微信问我:孙大夫,鼻炎吃什么药?乳腺增生可以中医治疗吗?胃疼吃点什么药?……

对方直接说个西医病名,就让治疗。一般大夫听后,都不敢贸然答复。

别说找中医了,就是找西医,人家医生也没法只根据一个病名,就给开药。西医大夫用药,是需要有指标和症状的。

有很多西医大夫对于患者,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还需要做各种检查,才能开处方。中医不是借助机器来辨证,是依靠大夫望闻问切后,综合各方情况辨证论治。

如果医生仅凭一个病名,没有诱因、伴随症状、平时体质、饮食二便、恶寒怕热等资料就下结论,这跟盲人摸象有何区别?

中医看病是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单看脉象不一定准确,其他三诊一样重要。

有句话叫做舍脉从症,就是说要根据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而不是以脉象为准。当然有些时候,也需要舍症从脉,这种情况一般适合复杂难治的慢性疾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所以不要觉得中医大夫仅靠把脉,就能知道你所有的情况。看病不是看病名,吃药也不是吃糖。

同时,医生也要对病人认真负责,就如古人说的:不能夸大病人的病情让其忧心;也不能把很容易就能治好的疾病,说成是很难治愈的疾病让其恐惧。

疾小不可言大,

事易不可云难,

贫富用心皆一,

贵贱使药无别。

——《医工论》


PART

03
中医不能开中成药?

疫情之下,好多人出门看病都不太方便。身边朋友身体不适了,都会电话问我怎么办,尤其是咨询小孩疾病的情况较多。

问过孩子情况以后,我会给家长推荐适合的中成药,例如:
积食的情况,一般会推荐保和丸(颗粒);腹胀推荐四磨汤口服液;便秘推荐枳实导滞丸、紧急情况可以用一次开塞露。

有些家长比较信任,就直接去药店给孩子买药。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积食了,用某某通便胶囊行不行?

我的回答是当然不行,有些中成药不适合小孩子吃,例如通便胶囊,药效比较猛烈,大人吃了身体都受不了,况且是小孩子呢?

还有的家长反问:你不是中医大夫吗?为什么不开汤药,却开中成药。这就是属于对中医大夫的误解了。

医生看病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开药,中成药也是由中药组方做出来的,也属于中医用药的范围。

有些孩子反复生病或者是疾病反复难愈的,这些多是需要调整体质的,针对这一类儿童,我一般开汤药。

有些孩子脾胃较弱,极其容易发生积食,之后又会引起其他病症。

在积食的初期,使用中成药,配合饮食忌口,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再加上小孩子,对于中药汤水,大都难以下咽,所以儿科有时候用中成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让孩子受苦,就能把疾病消除,这正是我们中医大夫,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 E N 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个妈妈的中医育儿故事
中医又背锅!某大医院给小孩治咳嗽竟一次开出800元中成药
看中医,吃了一周的药没有效果,您还会去复诊吗?
中医西医说的不一样,到底该听谁的?下次看病你就明白了
我辗转成为了西医,却总被中医的魂牵动着心
为什么西医都很排斥中医,却又开很多中成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