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城剑


丰城剑传说始于西晋永平元年(291年)。相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差使剑匠干将铸剑于莫干山,金汁经久不下。其妻莫邪问计,干将道:“昔吾师作法,金铁之精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之中,然后成物。”莫邪道:“师知炼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断发剪爪,投入炉中。金汁下,铸成雌雄两剑,乃举世无双,由吴王自持佩用。历代诸侯为此争夺,至秦时被秦始皇佩用。秦始皇南巡时听从道士进言,将此双剑埋藏于江西丰城,以镇妖压邪。500年后,于西晋永平元年由丰城县令雷焕发掘出土,分别为司空张华和雷焕佩用。 9年后,张华在“八王之乱”中被杀,雄剑失落于河南襄城北汝河;雷焕辞世后传雌剑于其子雷华,3年后失落于福建南平延平津。《晋书·张华传》载:“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因问曰:‘在何郡?’‘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丰城剑即龙泉、太阿宝剑,合则一柄,分则两把,因晋时在丰城出土,为称谓方便,代称为丰城剑。丰城剑铸造于浙江德清莫干山,发掘于江西丰城荣塘墟,丢失于河南襄城北汝河和福建南平延平津,地跨 4省 4县,时跨2500年。期间,亦真亦幻,或隐或现,是神是物,有记有传。该剑自发掘到失落,最后在延平津双双化龙而去。经过文字整理,口头传说,在丰城形成了一整套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后来,丰城剑传说还成为典故被广泛使用。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此典写出“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的名句。

  “磨就青蛇斗气雄,神光长射曲江东。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这是明代爱国名将、丰城人邓子龙400年前在家乡留下的豪迈诗篇,其“剑扫风烟”手刻至今仍遗留在云南腾冲石崖上,成为各国驻华使馆武官必定要参观的古代军事景点之一;电影《少林寺》还将此处作特写镜头。

  鲁迅先生的《铸剑》,将丰城剑传说第一次用白话文编成故事。1940年12月,国民党政府司法院长居正,为已故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作墓志铭,其中写道:“兰生荆棘,不败其方;剑没丰城,不挫其刚”。

  丰城是剑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晋掘得龙泉、太阿宝剑后,丰城便以剑驰名于天下,剑邑、剑城成为丰城的别称,而剑也成为丰城的吉祥物。自古以来,在丰城这个地方就家家兴挂剑,人人好佩剑。如今,这里不仅有剑池、剑匣、剑匣亭、丰城剑气、龙泉太阿剑等文物和文化遗迹,还有许多以剑命名的街道、学校等等。在赣中、赣西乃至邻省也有丰城剑文化的遗迹,如宜春铜鼓县的试剑石、湖南辰溪县的真武殿等。

  丰城剑传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故事庙会、进香朝拜、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古时丰城属豫章辖境,县治在今荣塘集镇,镇郊约 1公里处为县狱,雷焕拆狱掘剑后,后人看重剑池这块风水宝地,建龙光书院,造就人才。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学者在此讲过学,如朱熹在此讲学月余,并留下“源头活水”手书,至今尚存。距龙光书院 3公里处有一个叫作许山的古村,村后小山坡上建有一古庙,叫龙光庙,原为纪念雷焕、雷华父子所建,后来人们以地名称之为许山庙。每逢农历三月三日至五日许山龙光庙会期间,丰城及崇仁、安义、新干、清江(今樟树市)、高安等地群众,披红挂彩、吹吹打打从四面八方汇集许山,祭祀朝拜雷氏父子。期间,还要围绕龙泉宝剑这一内容举办武术比赛、舞狮、滚龙、故事灯会等大型民间文娱活动。同时,通常还会聘请省内外有名的戏班子连唱18本大戏。庙会历经千余年,久传不衰。到而今,斗转星移,风云变幻,丰城剑传说已历经千年,脍炙人口,广传民间。

  2008年 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剑传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贝 | 古诗文中的“丰城剑”意象
从剑文化对丰城地方文化的贡献谈“一句话”宣传
词人本色是将军:水龙吟与永遇乐
李白《古风》其十六(宝剑双蛟龙)赏析
杜甫五律《蕃剑》读记
延津剑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