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剑迷踪 是龙渊太阿还是干将莫邪?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09-11-15 05:21
  关于丰城双剑,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迷幻色彩的剑史。
  自夏商开始,青铜滥觞,传世名剑接连横空出世。其中,关于龙渊太阿与干将莫邪的身世最为扑朔迷离,它们都来自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与干将莫邪之手,到了春秋时期之后,宝剑几易其手,突然下落不明。数百年后,豫章丰城上空紫气冲天,两把传世名剑在这里重现人世。人们在感慨丰城双剑惊鸿一瞥的同时,仍然有许多疑惑不解的地方,这两把剑究竟是龙渊太阿还是干将莫邪?铸造它们的剑匠是什么人?
  绝世名剑的踪迹在传说中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11月初,当我们实地探访剑邑丰城市后,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下落不明的龙渊太阿
  历来,中国民间口口相传的绝世名剑太多。在民间的古代十大名剑包括: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太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它们的来历大多来源于上古传说或者见于古籍,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有些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仅仅是人们假想或文学渲染的产物,但毋庸置疑,这些都已成为中华剑文化的代表。
  其中,有据可考的龙渊太阿最为神秘。《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记载,楚王派使者风胡子前往吴国,耗费巨资,聘请当时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打造了三把名剑:龙渊、太阿和工布。它们寒气逼人,令人仿佛有站立高山之巅和下临深渊的感觉,剑身的装饰,气象高大而又壮盛,上面闪烁着流水般的波纹。楚王凭借名剑,一时所向披靡,宝剑威力不可阻挡。
  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并吴,吴越地区的重器宝物尽归楚人所有。到公元前223年,秦又灭楚,龙渊太阿下落不明,世人对它们的去处有着各种猜测。
  绝世双剑现身丰城
  2009年11月2日下午,丰城龙光书院修复竣工,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等人在这里说儒论道,述古谈今。当龙渊太阿悄无声息数百年后,就在丰城龙光书院的原址突然显露端倪。
  双剑再现,不得不先提两个人。张华,官居散骑常侍,曾力排众议,劝说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惠帝时任司空,后被诬杀;雷焕字孔章,鄱阳小雷冈人,为丰城令,从此定居丰城,为丰城雷氏祖。
  丰城市剑文化研究所所长剑川先生说,丰城发现双剑的事情,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南朝刘宋人雷次宗的《豫章记》。大致意思是,在吴亡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朝野议论。著名的星相学家雷焕宣称,那是剑气的精华冲向天空后形成的天象,而宝剑所处的地点,应当就在豫章郡丰城县(今江西丰城)境内。为此名士张华派雷焕担任县令,以便就地搜寻宝剑。雷焕到任之后,经过仔细勘探,在县立监狱的地基上动土发掘,于四丈深的地下获得一个石函,里面正是失踪了数百年的龙渊和太阿。石盒打开那天的黄昏,天上的紫气突然神秘消失。
  雷焕掘剑的地方就是今日丰城市赫赫有名的剑池。
  龙渊太阿还是干将莫邪?
  故事并没有结束。绝世双剑的再次现身引发了更多疑问。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根据记载,在丰城所发现这两把剑还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干将莫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剑川先生说,根据《豫章记》载,雷焕“至县,移狱,掘深二长,得玉匣,长八九尺。开之,得二剑,一龙渊,二即太阿,。”这里说得很清楚,雷焕所发掘时龙渊太阿二剑;但是在唐代《晋书》当中,却在文末出现一封来源不明的张华致雷焕的信:“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此时的龙渊太阿已经悄然变成了干将莫邪,虽然不少专家都认为,《豫章记》作者雷次宗为雷焕族裔,豫章南昌人,生活在晋末、南北朝初,距离张华与雷焕生活的年代最近,他所记载的内容,可信度要高一些。
  尽管这样,两组剑的身份孰是孰非,后人一直争执不下。
  不仅如此,当初收藏双剑的剑匣也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剑川先生说,丰城双剑出土后,剑匣一直被弃置在剑池边的草莽中,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三十一年在丰城任知县的浙江平湖人韩弼对它很感兴趣,便把它抬到了县城的儒学学宫中;清代嘉庆十一年,丰城知县朱如金在一帮文人雅士的倡议下,把剑匣转移到尊经阁,并专门建了一座亭子来保护它,此后曾经重修。在丰城,剑匣亭一直保存到“文革”时期,之后被毁,剑匣失踪。
  种种迹象,让丰城双剑披上了迷幻色彩。
  丰城双剑的铸造人是谁
  实际上,干将莫邪的名头与龙渊太阿相比并不遑让。
  干将莫邪是在春秋晚期吴国成名的宝剑。传说,当年吴王派干将和莫邪夫妻在莫干山(该山名即由莫邪干将而来)上铸造宝剑,采集最精良的矿材,以三百童女来祭奠炉神,但金属融液仍然不能顺畅流下。情急之下,妻子莫邪竟舍身跃入铁炉(一说是剪下指甲和毛发投入炉中),以殉剑的方式感动炉神,金属液才缓缓流出,注入剑模,由丈夫干将锻打成两把宝剑,其中雄剑叫做干将,雌剑就叫莫邪。
  “这两组剑的铸造者身份并不简单。仔细考察一下两者的来历和铸造者,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剑川先生说。
  欧冶子在战国时已经有人提及其为制剑名匠,在《韩非子·显学》当中就有记载。但欧冶子很有可能不是指具体某个人,至少不是真名实姓,欧冶子也被称作区冶子,区指区越,古代区、欧、瓯三字通用,区越即瓯越,是古越族一支,居住在浙江南部,今瓯江上游。冶即冶炼的意思,子为尊称,区冶子即区越的一位冶剑高手或者一个群体,到了文学大发展的汉代,区冶子已经具体演化成一位人物,传说纯钩、湛卢、鱼肠、巨阙都是他为越王所制作的名剑。
  而干将莫邪,在战国时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人名即剑名,但干将莫邪为名剑是毋庸置疑的。干将莫邪变为人名,甚至被理想成夫妇,由此演绎出一场生动的铸剑传奇,则是在汉代人所著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完成的,由此广泛传播。不仅如此,在汉代,干将莫邪与欧冶子还被人们恰如其分地安排成了夫妻、师徒关系。
  双剑去了哪里
  人们关心的是,丰城双剑最终去了什么地方?
  根据《豫章记》记载,当年雷焕在丰城发现双剑以后,派人把其中的一把剑送给张华,留下另一把自己佩戴,当作向世人炫耀的饰物,双剑分离。但宝剑却断然拒绝了这种命运。《晋书》记录了此后发生的连环奇案:张华遭到政治诛杀,他的剑也在人间悄然蒸发;不久,星相学家雷焕本人也离奇病故,连死因都无人知晓。他的儿子雷华继承了宝剑,而当他佩剑经过一座名叫“延平津”的大湖时,宝剑突然跃出剑鞘,砰然堕水,雷华派人下水打捞,根本看不见它的踪影,却看见两条数丈长的大龙,随即,湖水掀起了波涛,湖面上放射出明亮的光华。从此,双剑在人间彻底销声匿迹。“延平津”就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当地还有“双剑化龙”的纪念建筑。
  这样的故事往往被人们按自己的意愿无限夸大。有专家认为,关于龙渊太阿与干将莫邪,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考古证据,以什么金属铸造,外型、重量等问题,暂时只能从古籍窥见一二。
  只不过,时至今日,当年名震天下的龙渊剑往往被人称之为龙泉剑,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之讳,龙渊在唐代就被改作了龙泉,李白还说:“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被拓宽的双剑人文
  千百年来,丰城双剑在传说中已经越过兵器的界线,往往被冠以威武慷慨的剑客色彩。
  在干宝的《搜神记》中,他已经把铸剑过程淡化,只写了一句“三年乃成”,而是突出干将之子的复仇。其记载干将莫邪夫妻为楚王铸剑,耗费了三年时间才完成,楚王担心他们继续为他人铸剑,藉口交货期被耽误而要斩草除根。当时妻子莫邪怀孕临产,干将猜出楚王的用意,就留下妻子、雄剑和秘密遗嘱,独自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果然成了楚王的刀下之鬼。之后干将的儿子遇到一位素昧平生的侠客,为了复仇,二话没说自刎捧头以付侠客,使其得以成功入宫行刺。
  丰城剑川先生认为,丰城剑可以分为前传和后传,前传主要指铸剑,这几乎就是一部血泪史和侠客传,后传包括了从埋狱到化龙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饱读诗书的文人对丰城剑情有独钟,不仅热衷于对丰城神剑绘声绘色的描述,向往剑客的英雄气概,更认为丰城剑与张华、雷焕是人生知己的象征,从而形成丰城独特的剑文化。
  文/记者刘国伟 实习生杨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将莫邪
干将(春秋末期著名的铸剑师)
李白《古风》其十六(宝剑双蛟龙)赏析
双龙宝剑(民间故事)
《滕王阁序》详解10文字版~典故与注释2·牛斗紫气·下榻·南平·南昌
中国有哪些厉害的铁匠,打出过什么铁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