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山书院

罗山是江西历史文化名山之一,距丰城市区南48公里,跨丰城、崇仁、乐安三县(市),属南岭武夷山余脉。主峰老仙峰海拔962米,山间有茂林修竹瀑布流泉,景致幽雅异常,既是一处修身养性的人间仙境,又是一块传道授业的风水宝地。

在离罗山主峰一华里的广坪上,原有1座规模雄伟的古老殿宇---罗山谌母殿,始建于宋代,清乾隆二年(1737年)修葺,位于“九狮聚会”穴地,是当年罗山书院旧址。

罗山原名池山,因山巅一池,冬秋不涸。晋代名士罗文通隐居池山讲学,授徒800多人,著道学书数十卷,寿终池山,门生念其功绩,将池山改名罗山。

据清代《丰城县志》中《晋徵君罗山隐居铭》、《罗氏大成族谱》艺文志中江西监察使魏少游所撰《罗山书院记》载,该书院于唐大历六年(771)为纪念晋代隐士罗文通所建。罗文通为汉代大农令罗珠十五世孙,因追慕隐居丰城槠山的南州高士徐孺子风范,遂隐于槠山著《求道书》14篇。晋大兴元年(318)荆州刺史王敦檄聘其为别驾,咸和二年(327)朝延诏为军诰祭酒,罗文通均辞不往,改而隐居丰城池山,成为豫章一带名士。罗去世后,葬于禅师坪之原,其徒立祠祭祀。梁朝大通年间(527529),改罗文通祠为“云霄观”;唐开元年间(713741),都督吴兢命名罗山一带为“诏贤乡”;唐大历六年(771)春,魏少游和时任江南西道观察判官、后成为一代名相的李泌一起前往丰城拜访罗氏讲学旧址,将“云霄观”改为“罗山书院”,并题写匾额,把学舍修缮一新。宁绍兴二年(1132)十二月,热衷道教的宋徽宗不仅下诏再次修葺罗山书院,还封罗文通为“大罗悟道真君”。

到了元代以后,罗山书院因地理位置偏僻,逐渐失去书院教育功能,明清以后随着谌母君祠的兴建,书院变成纯粹的道教活动场所,中国最早的书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兴市”战略,挖掘丰城书院文化的内涵魅力,增强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市计划重修罗山书院,追怀先贤芳躅,彰显丰城精神,提升发展软实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山旅游
天晴,我想去罗山!
文化名山之十五:“岭南第一山”罗浮山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解密第三十四福地之泉源
晓风寒 || 曲江甘棠村:一门忠孝泽后世
一、针灸学,我心中的太阳(二)娄绍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