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子龙军事遗址

遗址概况,明清以来,施甸多为兵家争夺之地,是古丝绸之路过境。明将邓子龙抗缅平叛和滇西抗战都留下了许多遗址、遗物和神秘的故事传说,特别是邓子龙将军戊边时著名的“偃草坡之战”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西主战场之一的“惠通桥阻击战”、“营盘山反击战”等所修筑的关隘、堑壕、明碉暗堡纵横于整个怒江东岸和姚关以南一带。滇西抗战时的各级指挥部、仓库、靶场、训练场、医院、军民办事处、抗日标语等各种基地遗迹遍布施甸,有些遗址,现在还保存完整。这充分体现出施甸各族人民支援前线、保家卫国的革命优良传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景点介绍   

    1、《恤忠祠记》碑:撰刻于明万历十五年冬十月。全文共2346字,主要记述了邓子龙在滇西抗缅平叛,驻戍经营老姚关的史实以及平定右甸(今昌宁)地方民族械斗之概况。该碑为邓子龙之随军参事、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仓佥事李士达所撰;金腾兵备云南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书;云南按察司分巡金仓副使余姚云屏胡维新篆额。内容翔实可信。该《记》对于研究我国明代西南土宇疆界及中缅关系,研究此次战争之性质及其始末;研究邓子龙军事指挥艺术及文学造诣等问题,均具较重要的史料价值。碑现存清平洞旁碑亭内。1983年2月分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恤忠祠:位于姚关镇清平洞南侧,钦赐建于明代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是纪念明代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随邓子龙将军到滇西抗缅平叛战争中为国捐躯将士的场所,该祠建筑风格为明代中晚期之抬梁式和穿斗式组合的大榫铆木架结构,由正殿、两厢、前殿及耳房、阁楼组成结构严整的四合院,其正殿的十二扇透雕格子门,以其精良的雕刻和艺术风格,尤显珍贵。据《腾越厅志》载:寺成,邓子龙为之捐俸置田,招僧住持。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邓去,委住持僧管理清平洞。至崇祯初年,住持僧还俗而去。姚关守备道长贵州人雷声扬重修其寺,清查官田,重招僧人住持。  后人为纪念邓子龙及其将士之丰功伟绩,塑邓子龙肖像于正殿之上,并于每岁春秋二季祭祀成俗。  恤忠祠和其他寺庙不仅是邓子龙将军留在姚关的珍贵遗迹,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祠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而且对研究明代建筑艺术和风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3年该祠与其它邓子龙遗迹一起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逐步得到修缮、保护,继而于1998年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清平洞:位于姚关街南380米之乌龟山西麓。该洞原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明万历十三年邓子龙开,寓滇西战乱平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之意,取名清平洞。洞口呈椭圆状,高3.74米,最大宽3米,洞口摩崖上有邓子龙亲笔题刻的“清平洞 ”三个大字,右上刻有“万历十三年春”,左下刻有“豫章邓子龙开”字样。洞分主洞,雅歌室、棋室和卧室。主洞右侧是雅歌室,左侧是棋室,从棋室经月宫门入卧室。洞内石壁除有邓子龙的诗词“清平洞 ”、“别清平洞”外,还有明清时期地方官吏及名士的不少诗词题刻。洞口左边约8米处有邓子龙倚剑石。石上有邓子龙亲笔题刻“倚剑”二字,落款为“武桥”。洞口右侧一壁之隔为“噫饮泉”,洞口上方有“挂弓”石,此外洞外摩崖上仍有许多邓子龙及其它官员、名士的题刻,洞外为一弧形月台,月台之外有一较宽阔场地,其西为一半月形池塘。名曰:“龙池 ”,池中央有一亭,名:“看山亭”,经洞中天梯与洞相通。洞右约20米处还有恤忠祠记碑亭和烹象处碑亭。洞南有恤忠祠,此地因有众多邓子龙遗迹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4、镇姚城:位于姚关街,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历时两年竣工,置镇姚所,驻马步军兵八百九十名。该城为土质夯筑,四门砖砌。城墙从小松坡沿今镇政府向东延伸经姚关街子中部弧线北向,沿大观音山头自今姚关邮电所经老关庙西向延伸,顺大松坡成弧状至小松坡结合。城呈椭圆形,周长八百八十丈二尺,圈地面积一千零二十九亩。清雍正年间所废城存。今仅存城西北城墙三段,总长2700米,残高2—3米,厚3—5米。城西外壕尚可辩认,宽约5米。该城为邓子龙当年在姚关一带戍边的重要军事设施之一,省保单位附属点。  

    5、大关:位于姚关镇大岭岗办事处大关箐东约一公里处的山梁上,明万历十一年邓子龙建。整个建筑分关楼、护关墙、护关壕三部分,均用石块垒砌而成。该关为旧城(猛波罗)进入姚关(镇姚城)的重要关卡,是当年邓子龙与缅象兵鏖战的战场,关前即为偃草坡古战场。现关楼复修、护关墙遗址尚存,护关壕仍能辩认,省保单位附属点。  

    6、小关:位于姚关镇摆马办事处东南两公里处的少罗山与关坡山之间垭口上,明万历十一年邓子龙建,该关是从湾甸通往姚关的重要通道之一,地势险要,在此筑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存“西南锁钥”石碑一方。是当年邓子龙率军和缅军鏖战的主战场之一,关前至今尚存“擂石山”和“跌象坑”等遗迹。现该关关楼已毁,关墙墙基保存较完整,为石块垒砌墙皮、中间砂土夯筑而成。两侧关墙对称,均长6.5米,宽4.8米,残高1.9米,关墙与两侧山体联成一体。省保单位附属点。  

    7、里骚关:位于姚关镇傅家寨东约两公里处关坡山梁子。明万历十一年邓子龙建。该关是湾甸通往姚关的重要通道之一。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地势极为险要。它与大关、小关等构成姚关外围关隘,对保卫姚关大本营起着重要作用。该关关墙用石块垒砌,仍较完整,关卡两侧对称建盖关房两间,关里还另建一哨房。关房、哨房均已毁,唯见其基础尚存,省保单位附属点。  

    8、点将台:位于姚关街东北1.5公里,在今姚关中学北侧300米处,为明万历十一年邓子龙驻防姚关时的操练场。此台用石块砌边中间垒土夯筑而成,呈正方形,原建规格不详,现存边长12米。石砌部分已损毁,残高4米,该台坐北向南,台周围均为平坦的开阔地带,非常适合演练兵马。左前方有擂鼓台,现已不存。点将台是邓子龙驻军姚关的主要军事遗迹之一。省保单位附属点。  

    9、朝天洞:位于姚关镇陡坡办事处大寨村北侧约200米处,明万历十三年,邓子龙开辟。该洞座南向北,洞口高约10米,宽约8米,进深约100米,洞口左侧摩崖上有邓子龙亲笔题刻“朝天洞 ”三个大字,落款为“虎冠”。此外还有邓子龙“朝天洞 ”、“别朝天洞”诗词题刻两首。该洞是邓子龙驻兵姚关期间开辟的一处胜景。省保单位附属点。   

    10、芭蕉关:位于摆榔乡尖山村。建于明代万历十一年,以当地盛产野芭蕉而得名,系永昌参将邓子龙为抗缅平叛设立的重要防御设施五关之一,关以石墙筑成,扼控卡期、湾甸入姚关要道,与东北大关山头之城墙对应,两地建筑占地约1500平方米。省保单位附属点。  

    11、茨竹关:位于酒房乡摆田村境内,姚关至酒房公路约十一公里处,建于明代万历十一年,以当地盛产茨竹而得名,系永昌参将邓子龙为抗缅平叛设立的重要防御设施五关之一。关以石墙筑成,扼控旧城方向和西控怒江方向入姚关要道。该关于七十年代挖酒房公路时被毁。  

    12、邓子龙祠:位于今施甸县城河西,施甸县生资公司和粮贸宾馆之间。公元1590年邓子龙班师复命,驻驿经由施甸,梓民感再造之恩,乞请建祠以垂永义,时建生祠规模周围五十丈,曾先后更名万寿宫、萧祠。原古建筑已彻底被毁,现存邓子龙祠《首叙》碑一方,保存于县文管所。

 

辰溪发现明代抗倭名将诗文石刻
     本报(湖南)9月23日讯(通讯员陈秀健满延长杨昌友记者肖军)9月中旬,辰溪县政协委员们在旅游资源调研考察中,发现县城西郊祖师殿(原名真武殿)的绝崖石壁之上有一古石刻。经考证,此乃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题书的《登辰溪真武殿》五言诗。此石刻为楷书,笔力遒劲。诗曰:“岩阁飞钟磬,参玄一振衣。步看云散处,坐待月来时。石引梅根瘦,江添雪水肥。乾坤皆幻景,随处可留题。”落款“豫章邓子龙书”。
  据《历代名人词典》载,邓子龙系江西丰城人,明代著名武将军,曾任浙江都指挥佥事、湖南靖州参将,官至副总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赴朝参加抗倭援朝战斗,英勇奋击,杀敌无数,但因舟中火起为敌所乘,遂战死,时年70岁。据考证,邓子龙作《登辰溪真武殿》的时间是明万历初,时年近50。那年冬季,他奉旨率水军到我省五溪富州(今麻阳)征剿起义苗民,途经辰溪真武殿时写下了此诗。他离开辰溪不久,地方上的文人特别爱惜将军之文,遂请石匠将其题书的五言诗镌刻在真武殿旁的绝崖石壁上,历400多年之风霜雪雨,一直完好无损。

 

 铜鼓石刻的“前世今生” 
       铜鼓,汉属豫章郡艾县,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因城郊“铜鼓石”而得名。清末置铜鼓厅,民国2年(1913年)废厅建县。境内有古文化遗址16处,古石器遗存点36处,历代石刻14处等。这个小城,当地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下江山后,云游至此,有感奇峰异石酷似臣民朝觐皇帝之状,故发“万笏朝天”之慨。

  那么,那些刻画在巨石峭壁上的石刻,流传在民间百姓中的传说,是否还能看见“它”的前世今生?记者沿着昔日皇帝的云游之路,试图探寻历代石刻的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当地县志办的退休老教师杨方箴老人一路同行。

 
 这首古诗是一代名将邓子龙的手笔
 
 神仙洞”连着“万笏朝天”与外面的世界。

  石刻群集历代文臣武将墨宝

  位于县城东郊的铜鼓石刻群,前濒定江河,后倚大沩山。至于为什么会形成石刻群?史书《南昌府志·形胜》载云:“铜鼓石为浏阳、平江、新昌(宜丰)、万载各州、县适中之地”。“水通彭蟊(鄱阳湖),地接荆湘”,雄踞湘赣边陲,地势险要。古铜鼓营城东出宁州(州治设今修水义宁镇),西去长沙府驿道傍石而过,石峡空窿,设有茶肆,便利来往官民饮茶憩息。历朝文臣武将,行至此地都勒石题字,摩崖铭诗,文采生辉,声名远播,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史诗石刻。

  铜鼓石是一座高十余米的巨石,形如铜鼓,巨石峭壁上刻有“铜鼓石”三字,正楷竖书,鲜明隽逸,每字长宽各50厘米,下端落款“备兵使者晋人延任书”;“试剑”两字书于铜鼓石右侧,落款署名“武桥”,乃明朝鄱阳守备邓子龙别号,笔力遒劲,虽历经数百年,仍无磨损风化之迹;而“潘周过化”凿于铜鼓石左侧,落款为“邓子龙书”,四字用正楷竖刻。老人说,此石刻涵意为“江西巡抚潘季驯和巡道周思敬二人,派邓子龙来此镇压李大銮农民起义之后,铜鼓地方才复归王化”,它反映了当地起义农民与明代封建王朝的一次浴血搏斗。

  在铜鼓石朝东峭壁,“铜鼓石”三个竖写几尺见方的柳体大字。山里的老人告诉记者,“铜鼓石”是石刻群中最出名的一处石刻。明嘉靖《宁州志》有载“石,屹然数丈,形类铜鼓”,铜鼓县名由此得来。石刻落款“□兵使者晋人延论书”,□字年深日久,剥蚀不清,无法辨认。那到底是何人所题的字呢?清人胡乙灯撰《义宁州志手稿》记为“备兵使者晋人延论书”。道光《义宁州志·秩官》写出“延论,晋安人”,阐明题壁者是福建晋安人。

  铜鼓石是道迷离景观

  杨方箴老人告诉记者,铜鼓石也是当地的一道迷离景观,大石中间裂约尺许平直深邃的缝隙。相传西晋年间,修江流域有条孽龙,经常掀起狂风恶浪,暴涨山洪,淹没田园农舍,地方受灾严重。许仙真君为民除害,仗剑追逐孽龙至铜鼓石,孽龙隐形潜藏,突然失踪,寻觅片刻,忽然“石中有声,挥剑劈之,一石中分,如剑劈状”孽龙伤残一腿,负痛窜出逃逸,后世遂传出许仙真君曾经在此试剑斩蛟的美妙故事,因而又名为“试剑石”。许仙真君就是许逊,做过旌阳县令,地方习惯称呼许旌阳。官辞东归后,一度出任豫章郡水利官员,晚年笃信道教,生平事迹含有浓重神秘色彩。真君试剑,神力迷茫,但巨石中分,如剑劈状,怎么会爆裂得这样均匀,至今仍为待解之谜。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铜鼓石在古时遇人敲击,会发出清亮的响声,后闻音响消失。鸣沙响石,本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奇特现象。那为什么石头到了现在反而不响了呢?当地有“铜鼓打不响,金鸡飞上天”的说法,讲的是许仙劈石裂缝之时,惊动了内藏一对金鸡冲天飞去,自此铜鼓石就敲不响了。而老人则认为,这是受了自然景观变化的影响,铜鼓石临河壁立,古时汹涌激流,湍急旋涡,直接对岩壁冲刷水解,久之形成幽邃穹隆,猛然叩击,回声清越。后因石中裂缝,分为两半,遂使声波共鸣频率破败。明末沿河新修驿道,筑路填窿,近世森林过伐,水土流失,河床淤高,而哑然失声。金鸡是象征吉祥的神物,巨石能发出响声也是不寻常见的奇异事物,前人将其相提并论,反映先民对乡里特有自然景观的消亡不胜惋惜的深情。

  百年古诗“还原”一代名将

  “定江巨石当路傍,有人疑是南山虎。笑汉将军祗没羽,乃不贯之何足数。又闻此石名铜鼓,上应列宿开帅府。英雄一剑破中垒,砥柱乾坤镇吴楚。”这就是刻在铜鼓石正面上的那首百年古诗,全诗七言八句,四行竖写,每字三寸见方,落款“万历五年春邓子龙书”。由于常年风雨侵蚀,已经字迹模棱,很多字都已不复历史的原貌。好在乾隆志书保存了原诗真貌,全诗述景言志,气度恢弘,“英雄一剑破中垒,砥柱乾坤镇吴楚”美句表白雄才大略,豪迈意向。古时,这首诗是驻屯铜鼓营将士师承壮志、学建殊勋的楷模。

  杨方箴老人告诉记者,这首古诗是一代名将邓子龙的手笔。明末隆庆年间,邓子龙将军领兵路过此地,看见巨石中间的裂缝犹如刀劈斧削,便挥笔写下了笔力遒劲的“试剑”二字。后因邓子龙“抗击倭寇、屡建战功、朝廷赐予金盔金甲八件予以加冕”,而与这首古诗流传至今。正如这首古诗的豪迈壮志一般,晚年的邓子龙仍不忘国事,请缨受命统师援朝抗日,最终捐躯黄海。明亡清兴,清政府为大力宣扬其忠君报国的精神,规定凡铜鼓去宁州应考秀才的生员,主考官员迭次指名背诵这首《题铜鼓石》,茫无所知或倒讹错者,立遭假冒籍贯的斥逐。因而在清代这首诗成为铜鼓书生必读诗篇,童叟传诵,脍炙人口。民国时人卢新斋,善画淡墨兰竹,他的作品加盖诗画专用印章之外,常有“剑石新斋卢”的落款。诗人画家题籍剑石,沿用下来,“剑石”一词,便成了铜鼓地方的艺坛雅号。

  “万笏朝天”“神仙洞”人间奇观

  步履轻幽,与老人一同缓缓穿过“神仙洞”,来到了“万芴朝天”脚下。“神仙洞”是在一处完整的大岩石上开凿出来的,石洞连着“万笏朝天”与外面的世界。当地人之所以叫它“神仙洞”,大抵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在他们心里,一直相信那个古老的传说:这里是朱元璋曾走过的帝王之路,只要能顺利穿过岩洞继续前行,他们最终也能到达另一番净土,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仰望群峰,千姿百态。记者不禁探索起“万笏朝天”的地质成因来,太古时代此处属于云梦泽水域,前震旦纪经过地球内力造山运动,沉积红层,折皱隆起,形成丹霞地貌,出现了以红砾石为主体结构,连绵起伏的石山。蜿蜒耸立的坚硬岩石,经过化学溶蚀和机械风化作用,自然界的流水便充当了杰出的雕刻师,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塑出了多种多样的拟物形态。

  探寻“万笏朝天”的由来

  在这些山崇险壑,错综盘结的群峰之中,有一座以红沙砾岩为主体,宛若竖立海螺,海拔高度310余米的秃峰,这就是“万笏朝天”了。“万笏朝天”景观壮美,气势雄浑。起步走在“万笏朝天”登天云梯上,记者时常有种踩在云巅上的感觉,仰望上空只见绵绵白云,低头却已见不到脚下曾走过的小道,云梯仅宽0.8米,贴壁而上。

  难得杨方箴老人年逾八旬仍有年轻人的体力。他告诉记者,清嘉庆丁丑(公元1817年)端阳,皇帝敕命考察民情,检察吏治,御使山右(今山西省)宋蠫,登临绝顶,观风察景,有感于怀,终写下“万笏朝天”四个大字。“万笏朝天”的“万”,约数,报言极多;“笏”,用玉石,象牙或竹制的狭长板器,别名“朝简”。封建王朝高官显宦有事面向皇帝请示汇报时,先在简上写好提纲,谨防疏漏;“朝”,动词,参见拜谒;“天”,古籍常见以天或天子譬喻拥有无量权力的国王,皇帝。

  “万笏朝天”属意何在?今存明清版本的《宁州志》(含铜鼓,修水)未见载抄。采访当地居民,众说纷纭,探索其生成背景,“万笏朝天”内涵可做以下解读:一曰,象征自然景观,表白独秀风采,宋蠫籍以这座拔地而起,俯瞰周围山峦的高峰,比拟为威严尊贵天子,环护拱卫,酷似臣民朝觐皇帝,这与朱元璋的意境不谋而合。二道,题留良好祝愿,寄证殷切期望。宋蠫眼见山明水秀,资源富饶,盛赞铜鼓得天独厚,风光绮丽,必将孕育许多英才,出将入相,报效朝廷。三说,暗寓治安虞需,表达劝诫忱心。宋蠫为官维护正统,鼓励稳定时局。意在赞誉铜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余,感触此地“山环而矗,虎踞豹蹲,森林郁秀,地势险要”。标榜“万笏朝天”警示文臣武将,务必柔敬天子,听命中央,忠贞不渝。

  老人告诉记者,“万笏朝天”曾题于山峰之顶,书法苍劲,峰顶能容十数人驻足观瞻。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侵蚀,字迹已不复清晰。老人说,古时凿有拾阶而上石阶,年逢九九重阳,传承登高民俗,游人喜欢来此登峰造极,领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豁开视野,心畅神驰。

  文/图记者方方、杜金存、实习生熊衍兰

 

穿越横断山脉
    邓廷良
       滔滔怒江
    保山旧为哀牢地,梨花坞所在即其族发祥地的九隆山。南诏破西爨和吐蕃后,又各迁当地数以十万计的人口到保山地区。故这里在唐及其前,均为南部氐羌集居地。
    至元代,这里成了以百越系居民为主之地,并成立了金齿宣抚司。氐羌系留于此地的白族、傈僳之类,已退居次位了。白(拉玛等部)、景颇、傈僳重狩猎,长居山岭深处;而傣家重农耕故居于坝上。长期以来,各族固执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遂有“傣不上山,傈不下坝”之说。因坝上疟蚊猖獗,连汉人迁入后也只白天下坝耕田,入夜归山止宿。于是在潞江坝一线形成了傣居平坝,汉住半山,傈占山头的格局。在五六十年代,疟蚊除后,汉人方才相继下坝。
    潞江坝是这一带难得的渡口,两岸的山陵和湍急的怒江均是可资固守的金城汤池。在中华民族危急的抗战之秋,怒江成为了民族的天然长城。横扫东亚所向无敌的日寇十五军团,奇速进袭龙陵、腾冲后,民族健儿与国民党军队,凭借了怒江才遏止了东进日寇的铁蹄。陈纳德的航空兵们,使侵略者的精锐在怒江畔葬身于地毯式轰炸的火海里。中华儿女在怒江东岸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确保了抗战后方的稳固。伟大滇西反击战,也正是从强渡怒江开始的,那悲壮的历史令人永世难忘,是民族自救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
    望着咆啸奔腾而南的怒江,在朝阳下掀起赤褐色的惊涛巨浪,教人不禁想起关汉卿的词:“滚滚滔滔流不尽,英雄血!”
    烹象亭
    由保山入缅甸有三条大道:越高黎贡山至腾冲的正西道,是蜀——身毒的主干道;西南渡怒江,经芒市、瑞丽入缅甸是古今要道,也是1939年所筑中缅古今要道,缅兵入寇多次选择这条捷径北上。明将邓子龙和他的将士们,就是在这条古道上用鲜血写下了反侵略战史上极有声色的一页。
    江西丰城人邓子龙,是明代抗倭宿将,在沿海屡建奇功,以智勇闻于当世。明嘉靖年间,耿马的罕虔与陇川的岳凤叛乱,引狼入室。万历十一年(1583),罕虔与缅王弟纠集十万大军犯境,“破姚关,焚施甸……剽焚为烈,博象马所向无前”。
    邓子龙受命驰援滇西,率三千卒“日夜兼程暴暑行”至永昌就任。于姚关破缅兵象阵,复诛强寇于湾甸,再出奇兵夺三尖山并生擒敌酋,功垂社稷声震边关。但历来正直之士难容于朝,故邓子龙迭遭谗贬。万历二十八年(1600),邓子龙复受命赴釜山援朝抗倭,壮烈殉国于露梁岛。
    在保山九隆池畔,有副邓子龙撰书的对联,其词:“百战归来,赢得鬓边白发;三军散尽,惟余湖上青山。”将军不但文采盎然,书法也如他题在腾冲来凤山麓的大字“剑扫风烟”一般雄奇苍劲。只是心情何其苍凉乃尔。
    姚关街道狭长,往来马帮人群,混挤在成串的羊肉馆间的石板道上。出镇南不一公里,左边浅山下露出一段红墙,那就是古关所在。墙外一泓清水,池中有一“磨剑亭”,由五折曲桥与岸相连。小亭八角高翘,衬着远处田畴浅山,颇为俊俏。池右是后人为纪念邓子龙所建祠庙,原作指挥所的清平洞前,一片草坪与池水相接。这里本是万历十三年(1585),邓子龙为殉国将士所建之祠堂。
    清平洞甚为低矮,洞中有石桌石台,高处有挂弓石突出壁外。洞壁上诗刻不少,均为邓子龙遗墨。
    洞北一小亭,中有明人了士达、姜忻特所撰《恤忠祠记》,碑文翔实记录了那次艰苦卓绝而又取得辉煌胜利的抗缅战争。
    祠后一小道,可通崖畔的“烹象亭”。亭中有万历十一年邓子龙所书碑为“烹象亭”三大字,上款是“万历十一年擒缅象千余”,下款为“烹以亭士,豫章武桥记”,以及民国初李根源所书“邓将军烹象处”。
    想当年,邓子龙率三千疲惫奔波之卒,破十万贼寇,擒战象千余,何其壮哉!血战歼逐狂虏复我国土后,洗甲磨剑在此开筵祝捷,定是盛况空前。山麓野火冲空,旷原画角连云,“醉和金甲舞,擂鼓动山川”之景色岂不令人神往。李广霍骠姚,也不过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山旅游】邓子龙在保山留下的文化遗产
明朝与缅甸的战争:缅甸入侵中国 夺取大片土地
明朝1武将,在战场上被割去首级,清朝却对他供奉祭拜了268年
缅甸是如何侵占明朝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
明朝和缅甸血战半个世纪:将士奋勇作战,但是大明帝国最终战败
明朝后期为何兵变频繁?刘綎:打完缅甸,一个兵只想赏五钱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