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防范和处理校园欺凌?

学生

作为学生,若遭受了校园欺凌,应立即告诉家长或者老师,不要一味忍让或者盲目反击、“以暴制暴”。受到欺凌的学生要明确一点,就是有错误的人是欺凌者,而不是自己。同时,要远离欺凌者,并且不要去欺凌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同学,要懂得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接纳和自己有差别的人,逐渐培养成熟的处事办法。

家长或监护人

作为家长或监护人,要懂得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因为孩子在遭受欺凌后可能会出于恐惧和胆怯而无法向父母开口。这些异常表现可能包括:情绪低落、性格反常、身上出现可疑伤痕、物品莫名损坏或丢失、出现不明病症、害怕上学或者莫名学习退步、失眠或突然惊醒、无故要求增加零用钱、明显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当然,孩子做出这些表现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并不是校园欺凌导致的,应当仔细观察和应对。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校园欺凌,要及时从法律、道德等角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自信心,并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要与老师、学校管理人员沟通,以便对后续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欺凌了其他学生,要教会孩子欺凌所带来的危害,帮助孩子形成责任意识,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需要负责任的,并教会孩子将心比心、学会尊重差异。

教师

作为教师,应当关爱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避免“贴标签”,让学生之间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儿童有权利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重视。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能够让学生自行解决的,应该放手让他们自行解决;如果欺凌双方不能有效沟通,老师应当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当然,面对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恶性的事件,老师和学校应当坚决地介入处理。同时,要重视家长的介入,传达积极信号来引导双方家长的有效沟通,帮助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总体来说,校园欺凌问题不仅仅是我们所探讨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教育问题。在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监护人也应当探索帮助受欺凌者走出阴霾、帮助欺凌者回归正轨的方法。在运用法律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多种角度防范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园欺凌不容忽视
【维德六一特稿】遭遇校园欺凌,学生和家长如何维权?
触目惊心的校园欺凌,这些一定要告诉孩子!
未成年人保护还在路上
学生被欺凌后,老师开了一场班会……
对“校园欺凌”态度:零容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