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为何浓墨重彩写黛玉?


/姜卫华

 

文学创作以少显多,是少与多的辩证艺术在创作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鸟鸣春,以虫鸣秋,以一瞬显一生,都是以少胜多的虚拟描写。

  我国戏曲艺术有着高度虚拟的特征。抬一脚便是登山,闭一眼就是一夜,三五步走遍天下,但却能取信于观众。这是因为少与多是相辅相成的,少是多的基础,多是少的目标。多只有浓缩在少中,才能集中、突出主题,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提倡少,应从作品的内容与表达主题的需要出发,需要少时,则要惜墨如金。需要多时,可以用墨如泼。



  《红楼梦》里写林黛玉进贾府花了七千多字,写薛宝钗一家进贾府只用了几百字,这正是出于详林略薛的需要。多,有时看起来是重复,实则却是丰富而厚重的表现。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fú)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描写贾府宏伟的外观、巧夺天工的布局,富丽堂皇的陈设,以及皇帝御书的“荣禧堂”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让人觉得豪门贵族的气派,的确与众不同。

  对林黛玉的描写,用“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来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刻画了林黛玉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的复杂心里。

  凤姐一出场,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一切都依着贾母的心思行事,她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地位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三分。不知不觉中,道出林黛玉的美丽及来贾府的原因。

  《红楼梦》里有三进荣国府,《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里有三顾茅庐,却没有觉得有画蛇添足之感,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把它浓缩成一进一打一顾,岂不是太煞风景?



  《林黛玉进贾府》的描写为何要浓墨重彩?究其原因主要是:《红楼梦》的主要场所是在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独特的环境、奢侈的生活以及一些令人望而生畏的规矩。在别人眼中,林黛玉只是来到姥姥家投靠的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和别的女孩子如迎春探春没有什么分别。而在贾宝玉看来,却是新到的天仙般的妹妹,而且两人一见钟情,这就为下文写两人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宝黛爱情的发展是必然的。通过介绍贾府的相关人员,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一一登场,为何要详写王熙凤,而对另外一些重要人物如贾母,王夫人却一笔带过呢?王熙凤是掌管贾府一切事务的人,贾府的兴衰和她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浑身珠光宝气不正是贾府鼎盛时期的写照和缩影吗?所有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为以后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多与少要服从于作品的总体构思,服从于人物塑造的整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少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多既是必要的,又是丰富的,既不琐碎,又不累赘。从而取得以少胜多,以多见厚的文学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5林黛玉进贾府
试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叶飘然烟雨中
红楼梦里贾母唯一一次警告林黛玉是怎样进行的?凤姐怎样配合的?
四大名著欣赏《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