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气不足,百病丛生
userphoto

2023.10.23 浙江

关注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来临,冷空气频繁来袭,昼夜温差大,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寒露节气,也是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时期。在中医看来,寒露节气正是补阳气的重要时机,有利于调养身体,增强人体阳气的活力。
这些行为损伤阳气

1
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脚。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有时候,袜子比衣裤更重要。

2
不固护重要部位

“神仙也怕脑后风”。风为百病之长,加之风寒袭击身体,最伤阳气,不仅容易感冒,更是诸多大病重病之诱因。

脑后是风邪最容易侵犯的地方,这里穴位特别多: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风门穴。秋天多风,有风的天气可以戴个帽子,围巾也要多绕几圈,把脑后及肩颈的位置保护起来。

3
缺乏运动或过量运动

现代人长期坐在办公室,过于安静缺少运动,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提倡有氧运动,微汗出。

而过量运动,大量出汗,尤其是因为白天忙于工作,只能晚上去健身房,跑步健身大汗淋漓,认为这样就能弥补白天运动的不足的行为,也是非常损伤阳气的。

4
经常熬夜

总是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高质量的睡眠是补充阳气的一种重要方式,睡眠为阳入于阴,该休养的时候还在耗散精力,阳气会逐渐虚损。

5
喜欢吃生冷寒凉食物

包括冷饮、凉茶、每天大量喝水等,特别是春天过食寒凉水果,不利于阳气升发。

阳虚体质的常见症状

1
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阳虚得越厉害,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肘膝关节以下都是凉的。

2
怕冷怕风

“阳气卫外而为固也”。阳虚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头怕风吹,后背怕凉,生病很少发高烧,往往是低热,到37度多就很难受了,这就是在提示免疫力不足。

3
频繁感冒咳嗽

阳气有固表的作用,阳虚的人往往体表的保护屏障比正常人要弱,在同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反复得感冒、咳嗽、鼻炎等。阳气足的人就算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

因为疾病症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自然就好得慢。

4
胃寒、胃痛、腹泻

有些人一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这就是阳虚、脾阳不足引起的。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

5
易疲劳,多汗,尿液多,睡眠不好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睡前也上厕所了,但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甚至还要起来好多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固护阳气,这样做

1
秋冬常晒背

晒太阳也有讲究,如果在阴天,阳中带阴,则不可以晒。要选日有光之时,一般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晒太阳最佳,此时空气较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时间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同时,在午时若能稍睡片刻,不仅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也可使下午工作精力充沛。

2
少食生冷

天气逐渐转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此时要重视养肾、温肾,宜多食温热补肾的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

肾阴虚者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精神状态差等症状,需滋阴补肾,可多食枸杞子、银耳等食物;肾阳虚者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宜补阳益肾,食羊肉、桂圆、红枣等滋补品。

3
强身健体

秋冬宜养精蓄锐,避免高强度运动,保存阳气,但也不能不动,最佳选择是进行有氧运动。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柔和的养生功法,有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的功效。

与此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关节,都处在一个代谢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都比较僵硬,所以在运动前应该进行一定时间的准备活动。

4
拒绝美丽“冻”人

秋冬时节,有些爱美人士可能会忽视保暖问题,但颈部、背部、腹部、脚切记要重点保暖,可通过穿高领毛衣、戴围巾避免头颈部受寒。对于女性,腹部温暖是避免痛经的有效方式之一,借助一些动作按摩护肾,如双手搓腰,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足部防寒首先要避免露脚踝,脚上穴位较多,一旦受寒邪侵袭,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做足浴并进行按摩。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养根基的黄金期,一定要注意这几件事!

 云修行 2023-11-30 07:31 发表于山东    土豆微信        
 

道医课堂

道医课堂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入冬之后,当如何养生?《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入冬养生的总原则:顺冬藏、无扰阳、使志蛰。我们来挨个分析。

一、冬三月,养生总则

1. 顺冬藏

冬能藏精,就是藏住我们的根基。到了来年春天,庄稼植物得阳气升发健旺,产量自高;人亦如此,冬天善于深藏阳气,来年春天健康不病。

在一天的小周期中,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我们的阳气要通过睡眠得到蓄积补充,如果在深夜熟睡的时候老有人打扰你,你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会觉得特别难受,而且第二天会无精打采,这就是阳气不能闭藏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垮掉。

2. 无扰阳

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秋收冬藏之道。就像瀑布,夏天流量最大,立秋后水量减半,而到了立冬时就结冰滴水,这是由于气已经被收敛于大地之下。

人也一样,所以冬天养生的主旨就是 “无扰阳气”。

内经说:“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由于冬季人体毛孔的闭合,运动也是宜静不宜动,诸如跑步、单骑这类挥汗如雨的运动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应尽量避免。

尤其是体质差、气血虚弱的人,剧烈运动会更加损耗人体气血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

同时,过度运动使阳气外浮,也会造成收藏不足。

可选择轻缓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保健,比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瑜伽等。

在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毛孔打开,漏出阳气,可以多穿些衣物来保暖。

在冬天也不适宜天天洗头洗澡,以免消耗太大,导致来年春天咳嗽倦怠。

3. 使志蛰

《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亦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心藏神,肾藏精”,过度劳心费神,则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

如何能做到神补?就是要让心灵处于安宁祥和的状态。如果过度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

《内经》中提倡的冬季好心态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感觉自己偶然得到了一个宝贝,没向外大声宣扬,自己藏着偷着乐。

现在外界环境比较乱,形势复杂多变,我们更要守住内心,咱们遇事儿特别容易急躁,忧虑,焦虑,低迷的朋友,可以平时多亲近朱砂。

朱砂又名“丹砂”,《神农本草经》中称其:“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杀精魅邪恶鬼。”。

朱砂养精神,安魂魄的效果特别好,可以滋养安宁我们的脏腑,所谓肾藏志,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养好这五个脏腑,气血消耗也会减少。

你平时如果思虑过重,感到害怕,担忧,夜间易醒,就把它戴在手腕,或放在枕边,护着我们的神气。心定了,念头也就不折腾了,把能量收回,真正遇事反而更果断。

二、冬季养阳,把阳气藏起来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谓的冬藏,就是让阳气老老实实充满在身体中,别去打扰它。

可以说冬天是一个“囤货”的季节,冬三月“藏”的好,来年开春你的基底才扎实,阳气足,精血盈,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少生病。

1. 叩齿吞津法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冬三月,由肾主时。

人体是一个大环境,身体里的阴阳、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消长,要保持阴阳的平衡关系,不能只补一个方面。

养肾也是,我们温中强腰,都是偏重扶阳,同时也需要补阴,简单的叩齿吞津即可。

叩齿吞津法操作如下:叩齿36下。

全身放松,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

意守“金津”、“玉液”两穴。

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唾液自生,之后分3次将唾液徐徐咽下。

2. 睡好觉,藏好阳,养好阴

冬季,建议大家早睡晚起,跟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应多注意养精蓄锐。尤其老年人,气血虚弱,冬季起居更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人类没有冬眠,生活没有停歇。所以更要在冬天的晚上好好睡觉,藏好阳,养好阴。

节气交节时,气血调整,比以前更容易睡不好,可以尝试:

01. 睡前半小时热水泡脚15分钟

有时候失眠是因为气血能量都在头部,泡脚让双脚暖起来,引火下行,暖身安眠,泡脚时可以多按摩后腰双肾处。

02. 用眼睛来助眠

眼睛是藏神的,人的神都从眼睛耗散出去,常说聚精会神,当神情专注时,两眼距离较近,眉头也为不由自主皱起来,大脑飞速运转。

睡觉时,我们什么都不想,那就闭上眼睛,感知两个眼珠,让眼珠不要向中间聚集,而尽可能地保持一种直视,甚至向外疏散的状态。这时候即使你想去想一些什么,也用不上力,大脑处于平静空白的状态,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03. 睡不着,摸肚皮

注意,是摸肚皮,而不是摸肚脐,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手掌相叠,掌心放在肚脐下方,意守此处,会觉得这里慢慢发热,身体放松,很快就入睡了。掌心的劳宫穴属火, 脐下的关元穴属水,两穴相触,水火既济,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通,自然就睡着了。

04. 避寒邪,少消耗阳气

收敛阳气,首先一点,不能外泄太过,天凉以后,尤其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秋裤袜子要穿起来了,之前也有说过,三处一定不能受寒,头、肚脐、脚踝。

入冬后风也变得尖锐,中医讲「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什么意思呢,是说风邪这个坏分子,是阳刚的病邪,头在上,为身之阳位,风邪就喜欢去跟头硬碰硬。

所以吹风受寒,先头痛,再走窜,本身就阳气偏弱的小伙伴、老人,帽子一定要戴起来了。

除了帽子护住脑门,风大的时候,还有几个穴位务必要保护好。就是我们后脑勺到后背上部的这些风字头的大穴:风池、风府、风门。

不与天合者,天厌之。

跟着天地的节奏,我们会越来越好。减少张扬,养精蓄锐,是我们在冬季最应该做的事。

我们所期待的平安喜乐的一生,也正是在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普通日子里,顺时养生,过好每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气不足,百病丛生——如何改善阳虚体质?
食欲下降
百病生于寒!怕风、怕冷、怕凉,说明肾阳虚!中医推荐温补助阳方
阳虚体质的表现,如何调养,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阳虚体质的形成、表现以及如何调理
皮肤爱过敏,畏寒怕冷,中医教你4种调理阳虚体质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