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穴位的基本常识,太珍贵了!终生受益!
userphoto

2024.01.11 浙江

关注
养趣坊 2024-01-11 19:01 发表于河北    土豆微信        
 
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许多具有道医情结和武术情结的人对它都有极深的印象和好感。
人体有340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并不太多。
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1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
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十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
足三里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调: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
关元穴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调: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
中脘穴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调: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
内关穴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调: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
合谷穴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调: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
涌泉穴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调: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
阳陵泉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调: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
风池穴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调: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
殷门穴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
命门穴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注:

【汇总】针灸90个穴位主治功能及图解!(建议收藏)

养趣坊 2024-05-13 19:00 河北    土豆微信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所谓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险物品造成为必要条件。

针灸中常用的穴位功能有哪些呢?

1.尺泽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

②小儿惊风、吐泻、急性腹痛

③肘臂挛痛

2.孔最

①咯血、咳嗽、鼻衄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肘臂挛痛

3.列缺

①伤风、头痛、项强、口㖞、齿痛

②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③手腕痛

4.鱼际

①咳嗽、咯血、咽干、气喘、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

②小儿疳积

③外感发热,掌中热

5.少商

①咽喉肿痛、咳嗽、鼻衄、气喘等肺系实热病证

②中暑、发热

③昏迷、癫狂

④指肿、麻木



6.商阳

①齿痛、咽喉肿痛、耳聋、青盲、颐颌肿等五官疾患

②热病、昏迷

③手指麻木

7.合谷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牙关紧闭、耳聋、痄腮等头面五官诸疾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

③热病、无汗或多汗

④经闭、滞产、月经不调、痛经、胎衣不下,恶露不止、乳少等妇产科病证

⑤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⑥上肢疼痛,不遂

⑦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⑧小儿惊风、痉证

⑨腹痛、便秘、痢疾等肠腑疾病
 
8.手三里

①手臂麻痛、肘挛不伸、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腹痛,腹泻

③齿痛,颊肿

9.曲池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头痛、眩晕

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⑥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⑦癫狂等神志病
 
10.肩髃

①肩痛不举、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

②瘾疹

③瘰疬

11.迎香

①鼻塞、鼽衄、鼻渊等鼻病

②口歪、面痒、肿等面口部病证

③胆道蛔虫症



12.地仓

①口角歪斜、流涎、面痛、颊肿等五官病证

②眼睑瞤动

13.下关

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14.头维

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等头面五官病证

15.天枢

①绕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②癥瘕、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16.梁丘

①急性胃病

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17.犊鼻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疾病

18.足三里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

③癫狂、不寐等神志病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⑥气喘、痰多
 
19.上巨虚

①肠鸣、腹中切痛、便秘、泄泻、肠痈等肠腑疾病

②下肢痿痹、中风瘫痪等下肢病证

20.条口

①下肢痿痹、跗肿、转筋

②肩臂痛

③脘腹疼痛

21.丰隆

①头痛、眩晕等头面部疾病

②咳嗽、哮喘、痰多等肺系病证

③下肢痿痹

④癫狂

22.内庭

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病证

②热病

③胃痛、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④足背肿痛



23.公孙

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24.三阴交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

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④心悸,失眠,高血压

⑤下肢痿痹

⑥阴虚诸证

⑦湿疹、瘾疹等皮肤疾患

25.地机

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

③下肢痿痹

④小便不利、水肿

⑤遗精等男科病证

26.阴陵泉

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脾湿病证

②阴茎痛、小便不利、遗尿、遗精、尿失禁等泌尿系统与男科病

③阴部痛、痛经等妇科病

④膝痛、下肢痿痹

27.血海

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

②瘾疹、湿疹、皮肤瘙痒、丹毒等皮外科病证

③膝股内侧痛
 
28.大横

①腹痛、泄泻、便秘等脾胃肠病证

②肥胖症



29.通里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

②舌强不语,暴喑

③肘臂挛痛、麻木、手颤等上肢病证

30.神门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等心系病

②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痫等神志病

③胸胁痛


 
31.后溪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②耳聋,目赤,咽喉肿痛等头面部疾病

③癫狂痫

④疟疾

32.少府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等心疾

②不寐、健忘、痴呆、癲狂痫等神志病证

③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等前阴病证

33.养老

①肩、背、肘、臂酸痛,项强等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证

②急性腰痛

③目视不明

34.天宗

①肩胛疼痛

②气喘

③乳痈、乳癖等乳房疾病

35.听宫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②齿痛、面痛

③癫狂痫等神志病


 
36.攒竹

①头痛,眉棱骨痛、面痛、面瘫

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

③呃逆

④急性腰扭伤

37.天柱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

②鼻塞、目赤肿痛、近视

③癫狂痫

④热病
 
38.肺俞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③瘙痒、瘾疹

④背痛

39.膈俞

①胃痛

②呕吐、呃逆、咳嗽、气喘等气逆之证

③贫血,吐血,便血等血证

④瘾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

⑤潮热、盗汗等阴虚证

40.胃俞

①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②多食善饥、身体消瘦
 
41.肾俞

①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慢性腹泻等肾虚病证

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疾病

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④消渴

42.大肠俞

①腰痛

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腑病证

43.次髎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

②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疝气等前阴病

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④腰骶痛、下肢痿痹
 
44.委中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②腹痛、急性吐泻等急症

③瘾疹、丹毒、皮肤瘙痒、疔疮等血热证

④癃闭、遗尿

45.膏肓

①咳嗽、气喘、肺痨等肺系虚损病证

②肩胛痛

③健忘、遗精、盗汗、羸瘦等虚劳诸证
 
46.秩边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②痛闭、便秘、痔疾等前后二阴病

47.承山

①腰腿拘急、疼痛

②痔疾、便秘

③腹痛、疝气
 
48.昆仑

①后头痛、项强、目眩

②腰骶疼痛、足踝肿痛

③癫痫

④滞产

49.申脉

①头痛、眩晕等头部疾病

②癫狂痫等神志病

③腰腿酸痛,下肢运动不利

④嗜唾、不寐等眼睑开合不利病证

50.至阴

①胎位不正、滞产、胞衣不下等胎产病

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51.涌泉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

②头痛、头晕、不寐、癫狂痫

③喉痹、失音、咽喉肿痛等头面部疾病

④小便不利、便秘等二阴病

⑤足心热

⑥奔豚气

52.太溪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月经不调、阳痿等肾虚证

②咳喘、胸痛、咯血等肺系疾

③腰脊痛、下肢厥冷、足跟痛

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⑤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阴虚性疾病

53.照海

①癫痫证、失眠、嗜卧、癔症等神志病

②咽干咽痛、目赤肿痛

③癃闭、小便频数

④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⑤便秘

54.复溜

①腹胀、泄泻、癃闭、水肿

②盗汗、汗出不止或热病无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

③下肢瘫痪、腰脊强痛



55.郄门

①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胸病证

②咳血、呕血、衄血等血证

③疔疮

④癫痫
 
56. 内关

①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疾病

③失眠、癫狂、郁病

④中风、眩晕、偏头痛

⑤胁痛、胁下痞块、肘臂痛

57.大陵

①心痛、心悸、胸肋痛

②喜笑悲恐、癫狂痛等神志病

③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疾病

④手、臂痛

58.中冲

①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②高热

③舌下肿痛



59. 中渚

①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痛

②头痛、耳鸣、耳聋、聤耳、耳痛、目赤、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③热病、疟疾

60. 外关

①耳鸣、耳聋、聤耳、耳痛、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目眩、咽喉肿痛、口噤、口㖞、齿痛、面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头痛、颈项及肩部疼痛、胁痛、上肢痹痛
③热病、疟疾、伤风感冒

④瘰疬

61. 支沟

①便秘

②胁肋痛、肘臂痛、落枕

③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暴喑等头面疾病

④瘰疬

⑤热病

62. 翳风

①口角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口㖞等头面部疾病

②瘰疬

③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63. 风池

①中风、头痛、眩晕、不寐、癫痫等内风所致病证

②恶寒发热、口眼㖞斜等外风所致病证

③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鼻渊、耳鸣、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

④颈项强痛
 
64. 肩颈

①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项部病证

②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③瘰疬

④乳痈、乳少、难产、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65. 环跳

①腰腿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②风疹

66. 阳陵泉

①黄疸、口苦、呃逆、呕吐、胁肋痛等胆腑病

②下肢痿痹、肩痛、膝髌肿痛等筋病

③小儿惊风

67. 悬钟

①下肢痿痹、脚气

②中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髓病

③颈项强痛、偏头痛、咽喉肿痛

④胸胁胀痛

68. 丘墟

①偏头痛、胸胁胀痛

②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足下垂、脚气

③疟疾



69. 太冲

①中风、癫狂痫、头痛、眩晕、口眼㖞斜、小儿惊风等内风所致病证

②目赤肿痛、青盲、咽喉干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热性病证

③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难产等妇科病证

④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70. 蠡沟

①睾丸肿痛、阳强等男科病证

②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证

③外阴瘙痒、小便不利、遗尿等前阴病证

④足胫疼痛

71. 期门

①胸胁胀痛

②郁病、奔豚气

③乳痈

④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



72. 腰阳关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73. 命门

①腰骶强痛、下肢痿痹

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

③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带下、不孕等妇科病

④五更泄泻、遗尿、尿频、癃闭等肾虚病

74. 大椎

①恶寒发热、疟疾等外感病证

②热病、骨蒸潮热

③咳嗽、气喘等肺气失于宣降证

④癫狂痫、小儿惊风等神志病

⑤风疹、痤疮等皮肤病

⑥项强、脊痛等脊柱病证

75. 百会

①晕厥、中风、失语、痴呆、癫狂、不寐、健忘

②头风、颠顶痛、眩晕耳鸣等头面部病

③脱肛、阴挺、胃下垂等气虚下陷证
 
76.神庭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77.水沟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脱证等急症,急救要穴之一

②癫狂痫、癔症、急慢惊风

③口㖞、牙关紧闭、面肿、鼻塞

④闪挫腰痛、脊背强痛



78. 印堂

①头痛、眩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

②痴呆、痫证、失眠、健忘

③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79. 中极

①癃闭、遗尿、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疾病

②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等妇科病

③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

80. 关元

①遗精、阳痿、遗尿、尿频、癃闭

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

③腹痛,泄泻,痢疾、便血

④虚劳羸瘦,中风脱症、阴挺、脱肛等元气虚损所致疾病

⑤保健

⑥腹痛、泄泻、便血等肠腑疾病
 
81. 气海

①完谷不化、腹痛、泄泻、便秘

②遗尿、遗精、阳痿

③经闭、痛经、崩漏、带下、阴挺

④虚劳羸瘦、中风脱症、脱肛

⑤保健

⑥遗尿、癃闭

82. 中脘

①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②癫痫、失眠等神志病

③黄疸

83. 膻中

①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咳嗽、气喘

②乳汁少、乳痈、乳痹等乳病

③呃逆、呕吐等胃气上逆证

④心痛、心悸

84. 天突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气肺系病证

②暴喑、梅核气、瘿气等咽部病证

85. 四神聪

①头痛、眩晕、健忘等头脑病证

②癫痫、失眠等神志病证

86. 太阳

①头痛

②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色盲

③面瘫

87. 定喘

①哮喘,咳嗽

②肩背痛,落枕

88. 夹脊

①上背胸部穴位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疾病

②下背部穴位治疗胃肠部病证

③腰部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病证

89. 腰痛点

急性腰扭伤

90. 十宣

①中风、昏迷等神志病

②中暑,高热等急症

③手指麻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人体穴位的基本常识,太珍贵了!终生受益!
这些基本常识,不由的想收藏!
中医基本常识,太珍贵了,好好收藏!
【健康指南】中医基本常识,太珍贵了!
中医基本常识 好好收藏!
中医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