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俗语“清明上坟需留神,男带烟火绝丈人”
  
骑蜗牛追流星     2021.04.03  09:51
众所周知,清明节就是去上坟的日子,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清明还是古代最开始的一个节气,清明节是踏青的好时机,由清明节气到了如今的清明节。而清明祭祀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多忌讳的,就像是清明上坟需留神,男带烟火绝丈人,就是其中一个忌讳,需要格外注意,这句话有什么寓意呢?
清明节的时候子子孙孙会给先人送一些金银财宝聊表孝心,以此获得祖先的保佑,在古代百姓家中,一直认为,祖先就是属于家族的一个保护神,外人一般不会祭拜别人家的祖先,就像是女婿不能给妻子娘家祖先上坟,有的严格的甚至成亲后的女子都不能去自己祖先那上坟,嫁出去的女儿相当于外人,这也相当于古代重男轻女的一个情况,而男带烟火绝丈人更是以前的封建习俗,暗示女婿上坟的危害,会导致女方家中无后。
清明上坟在以前是格外重要的一个祭祀节日,需要留神什么,烟火绝有什么特殊用意,其实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男人生在败月或者带烟火绝,而这类男人往往是不可以去祭拜祖先的,特别是回到老丈人家里,对其祖坟祭拜,这样会导致老丈人家中子嗣中断,甚至比较封建的时候,不允许有女婿进行祭拜的情况,而古人在成亲之前,都会有一个看双方八字的习俗,就是一方面以防出现男子是败月出生或者烟火绝的男子,更是核对双方八子是否合适的一个手段,以防相冲的局面。
古人成亲之前对于这些格外在意,不仅会暗中打探男子是否怀在败月,还会看生辰八字,首先要向天问吉,先把双方的八字写在红纸上,然后放在灶君之下或者家中主要位置,三天内如果家中不顺利,包含一些霉事,哪怕只是打碎碗筷,都是代表着不合适,双方的婚姻基本也就凉了,过了三天后,找新的合适八字进行再测。
综上其实就可以明白,测八字往往是女方会去测男方是否带有烟火绝,生怕因为这个导致女方家中无后,而如果出现男方出生于败月,或者带有烟火绝,往往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毕竟古代最为看重的还是子嗣绵延,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指这个。
清明上坟,俗语“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啥意思,有道理吗
一一道历史                土豆微信         
2022-08-15 13:37
×每年大家都很期待法定节假日,最盛大的当然是春节和元宵节,这两个节日差不了几天,而当元宵节过完之后,大家就会开始翘首以盼接下来的一个法定节假日。那就是清明节,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它不仅仅是人们祭拜祖先,扫墓的节日,同样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这天很多在外的游子一般会借着节假日回家上坟。而在民间向来就有“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的说法,那么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01清明节由来已久
首先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天干地支以及对八卦的推演,在一年中选出了二十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子,也就是节气。每个节气都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比如清明节就是一年中的暮春,这时大地吐故纳新,气温渐渐回升,万物给人一种洁净和清爽的感觉,这也是清明节这个名称的由来。这时也一般适合人们外出踏青,游山玩水,同样也适宜祭拜祖先。
除了是个节气之外,清明节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习俗就是祭拜祖先。而这个习俗和我国自古以来民间的信仰有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一直有着对天地的敬仰之情,所以催生出了在清明这天踏青,和大自然亲近的习俗。除了对这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对祖先的信仰。
×人们深信虽然祖先们已经去世,可是他们依旧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而缅怀的最好方式就是经常去祭拜,清明这天就是祭拜祖先最好的日子。然而虽然清明节的起源很早,可是在唐朝以前并没有被官方在全国推广,唐玄宗的时候每年到清明,很多官员都会请假回家去上坟。因此唐玄宗下旨清明给大家放假,当时假期有四天,后来增加到五天。
这么一来,本来就在民间流传的清明节一下子变得在全国流行起来。而到了宋朝更是如此,因为宋朝本来就重视文化教育,当时清明节的假期则增加到了七天。时至今日,清明依旧是我们向往的假期。那么大家回家祭祖,为什么要说“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呢?这两句话有什么道理?
02扫墓不过三代
这句话到底意思简单明了,就是说扫墓的时候一般都是和去世的人有三代以内血缘关系的。这是为什么呢?既然都是一家子,超出三代就不行吗?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自己家的亲戚如今走动的还有多少,其实很多人在慢慢长大之后,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也会渐渐和亲戚疏远了。
而只有当春节这种盛大的节日来临时,很多人才会见到自己的许多亲戚,可是很多孩子长大后甚至都会不认识以前的亲戚。这些亲戚还是在世的,那更何况是已经去世的人呢?一般人去扫墓,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父亲辈的人,其次是爷爷辈。所以三代就是扫墓者本人和他上面的两代人。
×再往上就到了太爷爷,而很多人其实都没见过这一辈人,只是从爷爷或者父亲口中听说到老一辈的事情。所以这句话有点没有人情味,可是也确实是一个事实,对于超出三代以上的长辈,很多人都没有记忆,所以感觉上就没有父亲和爷爷这两辈亲。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一个比较迷信的说法。
这种说法和玄学有关,我国古代一直有祖坟决定家庭运势的说法,而其中就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的运势和他前面去世的三代人的坟墓有关。通俗点说,就是一个人去世之后,可以影响到自己的下面三代。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玄,可是往深了说就是风水中阴宅的重要性了,所谓阴宅就是坟墓。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坟墓会影响到自己后面三代人,那么三代的子孙自然愿意经常去祭拜了。看来“扫墓不过三代”这种说法还是有点道理的,首先就是超过三代之后,就算是一家人也就不太熟悉了。其次就是一个人的坟墓,只能影响后面三代人的运势。综合这两点,我国民间才会有这样的习俗。
03上坟不过未时
这句话同样很好理解,就是上坟的时候要在未时之前。首先未时是几点呢?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天干地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小时,而未时就是午后一点到三点之间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一直认为天地间有阴阳的存在,比如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它们相生相克又互相依存。
×同样的,中午十二点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夜里十二点就是阴气最盛的子时。一天中过了未时,也就是三点之后,阳气才渐渐消失,阴气逐渐上升,而坟地又是阴气很重的地方,所以古人才会留下在未时之前上坟的习惯。而且虽然自己家的坟地埋的是自己的祖先,可是一般的坟地周边都是其他人的坟墓。
自己的祖先不会害儿孙,可是别人家的就说不好了,因此很多地方哪怕到了今天,人们上坟还是会选择在两点多,三点之前这段时间。一旦超过三点去,这时候阴气开始上升,这对人是很不好的。要是到了夜里,那就更加不是上坟的好时机了。因此这句话主要是对坟地的阴阳之气的一种解释。
04结语
成百上千年以来,我国人民对祖先们的缅怀之情从来没有减少过。清明作为祭祀的一大节日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如今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很大,整天疲于奔命,已经很少有时间回家祭拜祖先了。
可是如果有时间,最好可以回到老家,来到祖先的墓地表达一下自己的缅怀。这样也会让这些奔波的游子们心里得到一丝慰藉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看风水:坟地风水顺口溜
俗语:坟地莫搬,是为不尊,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有道理吗?
“坟前有三物,子孙不难富”,具体是哪3物,有没有依据?
俗语“坟前有洞子孙稀,坟后三树贵人出”,三树是哪三树呢?
墓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