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肿瘤的十大内治法之固涩收敛法

固涩收敛法

定义

固涩收敛法是根据“涩可固脱”的治疗原则,针对肿瘤患者正气内虚、耗散滑脱的病证而拟定的治法。固涩收敛法所用的药物具有敛汗、固脱、止泻、涩精、止遗、止带等作用。

病机

肿瘤患者气血受损,精气内耗,诸多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加之经历手术、化疗、放疗之后正气进一步损伤,或同时存在放化疗所致的脏腑功能损伤与衰退的后遗症,以致引起一系列耗散滑脱的病理变化,出现自汗、盗汗、慢性泄泻、带下淋沥、夜尿频数、遗尿失控、遗精滑泄、精神耗散等证候。老年及晚期肿瘤患者的耗散滑脱诸症更甚。

临床应用

1.明辨不同证候 临床常见的耗散滑脱病证有自汗盗汗、泻利日久、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崩中漏下等,应通过辨证,分清不同的耗散滑脱证候,相应使用敛汗固表、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带等不同治法。

2.协同使用 固涩收敛法基本上是一种治标之法,所以除用固涩收敛药物外,还应根据辨证分清寒热、阴阳、气血、脏腑、津精等盛衰,采用不同治法。如伴有感染邪热者,应当以清热祛邪为主;对于化疗引起的腹泻,放疗导致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病证,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扶正补虚 肿瘤患者多数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气血受损,精气内耗,诸多脏腑功能失调,或同时存在放化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在使用固表敛汗、健脾止泻、益肺平喘、补肾涩精、养血止带等治疗方法时应同时注重扶持正气。 

常用药物

临床常用的固涩收敛药物有补骨脂、五味子、白芍、肉豆蔻、诃子、罂粟壳、石榴皮、黄芪、牡蛎、瘪桃干、糯稻根、麻黄根、芡实、莲子肉、龙骨、桑螵蛸、赤石脂、浮小麦等。

来源:《中医肿瘤治疗学》——王居祥、徐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固涩剂
常言中医有八法,岂知法外更有法
涩肠止泻[中医固涩法之一]
山茱萸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
中医药抗转移研究思路探讨(理论探讨)
癌性疼痛中医论治八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