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科学丨血液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医学联络官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一)出血

    1.皮肤、粘膜出血  表现为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严重者可有血泡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小不等的瘀斑。

    2.内脏出血 

    3.其他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于广泛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

休克。

    二、慢性型主要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

    出血倾向  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发生。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见。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血小板的功能一般正常。

    二、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

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

    三、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80%以上的ITP患者PAIgPAC3阳性。

    四、血小板生存时间9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80%。

    作用机制①减少PAl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脾切除

    (一)适应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d;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二)禁忌证①年龄小于2岁;②妊娠期;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脾切除治疗的有效率约为70%~9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

    、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一)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二)主要药物

    1.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

    2.环磷酰胺

    3.硫唑嘌呤

   4.环孢素  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液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80621
西医内科—血液系统疾病(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一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