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楞严经》里最重要的“传心之诀”!(《楞严经文句》浅释四

原创 一支空杯子 内空外明 2023-06-17 22:34 发表于陕西

在《楞严经》中,佛陀对阿难“七处征心”之后,说出了一段很重要的教导。这段教导被明代智旭藕溢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文句》认为,是整个经最重要之关键,是佛祖的传心之决!

01
“轮回”产生的两种根本原因


原文: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这段话说明了一切众生陷入轮回、以假当真的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是把“攀缘心”当成是自己,当作自性。攀缘心的“攀”,是指眼能见、耳能听、鼻能闻、舌能尝、心能知道念头和情绪的“能见之功用”。
“缘”是指能被觉知的事物现象,包括山河大地、自己的念头、智慧、思想等等。
这第一种根本原因称为“任迷”,任由自己迷惑迷失其中的意思。
第二是“趋悟”。意为一些修行者已经厌恶了这种虚妄、攀缘,想要求真。
但是这种“趋悟”依然还不究竟和彻底,比如说厌恶了虚妄攀缘,厌恶了世间的苦乐烦恼,而另外又去攀一种“清静涅槃”的缘,又成为一种束缚。这样的修行者称为“二乘”,仍有对立和分别在其中。
即便是一些人达到了“菩萨”的境界,看破了虚幻、也不去攀清静涅槃,但又在虚幻与真实,这两个相对之间,不自觉的又树立起来一个中间的、独立的“道理”,也可以理解为“中道”。这样也仍不究竟,还会处于种种真与妄的变化之中。
这两种错误的本质原因,其实都是不明白,能觉与所觉,也就是觉知与被觉知的对象,都是一颗“真心”、同一个本体所变现的。


02
“见分”“相分”同为虚幻


能觉称为“见分”,所觉称为“相分”。简单的说,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知道自己的思维、智慧、情绪,这个叫做觉知,叫做见分。而被知道的现象,叫做相分,包括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自己的思想念头和身体,都属于相分。
迷于自己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人们就会把自己能够觉知的作用误认为的是“真我”,或者是把身体误认为是“真我”,又或者把种种身心感受、思想智慧误认为是“真我”。
而见分与相分从未分开,觉知与被觉知的现象,本是一体,同步发生。这都是因为“真心”“觉性”的“自证分”而产生。
所谓“自证分”,是说这个唯一的真心、觉性,能够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类似于,我知道我眼睛能看见,我知道“我心”能知道心里的念头、想法,一切都能被证明。
就好像在分别的觉知的背后,还有一个总体的知道。而升起见分与相分的本体,即是“一心”、即是“觉性”。
体悟不到这个本质,而只是知道自己能觉知,能知道,可以说是一种修行中常犯的错误。但时刻把自己认为是“觉知”、是见分,也可以说是一个体悟“觉性”的中转过程。


03
什么是“真妄不二”?

《楞严经》原文中的“菩提涅槃元清静体者”,元清静体即是指唯一真心“一心”,本自清静圆满,不是因为人们修行、证悟之后才会清静圆满。
原文“识精元明”,识精仍是指“一心”的自证分,因能“自证”,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才升起见、相分。
元明,是说人们的“八识”,包括人们的眼能见、耳能听、意能知,都是“一心”所生,又称为“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意为“一心”能够自己解脱自己,自己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缘所遗者”,意为“一心”正是因为“自证分”“证自证分”,才导致产生了见分、相分两种幻相。而这个“一心”反而被隐没其中。
《楞严经文句》比如,就像一根麻绳,是“麻”聚在一起,形成了绳,而人们已经习惯性的只看见绳子,看不见“麻”的本质。
但实际上,麻即是绳、绳即是麻。麻的外在表现为“绳”。这个外在表现即是人们的觉知、与觉知的对象,即是见分、相分。
所以,这里一定要理解到,不是说觉知是麻,现象是绳。而是说,能觉所觉,都是“绳”,都是“一心”这个“麻”之上的现象。
所以《圆觉经》有云:“照与照者,同时俱灭”,意思就是觉知与被觉知的现象同时消失,才是“一心”的出现,才是圆满的觉性。
但这个“俱灭”,不是说完全灭除。仍是说要看到能觉所觉之后的本质是“一心”,不要陷入表面。而“一心”浮现的时候,能觉所觉也就自然消失了,即是清净本心。
而成就了这种智慧之后呢,人们就不会再用“惯性”去认知世界,时刻都知道一切能觉所觉,都是那个一心的“本体”在起作用。
《楞严经文句》称之为人们不再遗真逐妄,而是了妄归真。
同时也特别强调,修行中有两种令人“痛心”的误区。
第一种痛心、令人可惜的是,刻意灭除和空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种觉知,这样将不能产生妙观察智、成所做智。
第二种痛心、令人可惜的是,把“识精”,也就是见分、觉知作为本体,这也是轮回的根本,犹如把“痴人”认作“本来人”。
所谓“见道”“明心见性”,当人们能把能“见”之本身也看空放下,才是离道更近一步。因为“见”只是道的一个外在体现而已。
所谓“真妄不二”的道理,也是说妄心是真心的体现,没有真心就没有妄心。更是说妄心升起的那一刻,人们就应该同时体会到真心的本体。
如此人们就会体会到唯识学所谓的“圆成实性”,也即是禅宗所谓的“自性”,即是“法法全真”,从一切能觉所觉中都能发现清静本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妄皆不可得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楞严经卷四 译文
《心灯录》精华(一)
八、立证无上正觉道
细解第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