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海子史话 | 南海子的由来

乍一听南海子,有人会以为是我国的南海。其实,这里所说的南海子与中国的南海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甚至与海都不沾边儿。

南海子在北京的南郊,曾是辽、金、元三代的帝王狩猎场,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

既然不靠海,为什么叫了个南海子的名呢?原来,“海子”这一名称不是源于中原地区,而是从蒙古地区的称呼而来。大家知道,蒙古位于内陆,蒙古人很少见过海,只听说海是水汇很多的地方。所以,他们只要见到面积较大的水汇之处,便称为海子。正像清代诗人王廷鼎所说:“北人不识江与湖,潴水为潭便称海。”元世祖忽必烈建元大都后,就把海子这一称呼带到了中原的北方地区,北京地区才有了海子的名称。如北海、中海、南海、什刹海等,现在的积水潭,元代就称为北海子。这样南、北相对,才有了南海子这个名称。据《大明一统志》记载,“以禁城北有海子(今积水潭),故别名南海子。”

那时的南海子,用现代的词来说,就是一片自然湿地。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台临三海子,水泱泱,雨而潦,则旁四淫,筑七十二桥以渡,元旧也。”又据《大兴县志》记载,“南海子非川也,以其为水所聚而擅海子之名。”正因为这里水美草丰,飞禽走兽才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后来各代帝王到此行围狩猎创造了条件。

那么,南海子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当地有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九缸十八窖”的传说。

传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了都城南京,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成为永乐皇帝。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和结怨太深,就想把都城迁到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迁都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别的不说,这得花费多少银两呀。所以,为迁都的事儿,把朱棣愁的是寝食难安。

有一天夜半三更,朱棣好不容易入了睡。朦胧中飘然走进一个人来。朱棣微睁双眼一看,来者竟是已经死去多年的老丈人徐达。

这徐达可不是一般人物,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明朝第一开国元勋,就是他当年率大军25万一举攻下了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为创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朱元璋非常仰重徐达,曾屈尊枉驾亲自登门求亲,请徐达将女儿许配给皇四子燕王朱棣为妃。朱棣当了永乐皇帝后,徐妃即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这时候,徐达已病逝多年了。

永乐皇帝朱棣忽见岳父飘然而至,就要起身相迎,徐达已到了龙榻前,说道:“皇上勿动,老臣说几句话便走。”朱棣只好躺着静听。只听徐达接着说:“南京非久踞之地,北迁实为上策,知道你现正为迁都的银两着急,特来告你一事。”朱棣赶紧竖起了耳朵倾听,徐达接着说:“老臣当年攻下元大都时,逮着了元监国帖术儿,他为保命,交待元顺帝临逃跑时,曾在城南二十里的地方,埋藏了'九缸十八窖’的金银财宝。老臣问他所埋确切地方,他说是元顺帝秘密进行的,他也不知道。只听说了两句口绝:'九缸十八窖,不在东道在西道。紧七步,慢七步,七步之内有金库。’”说到这儿,远处传来了公鸡的鸣叫声,天已渐亮。朱棣正要追问,徐达忽然没有了踪影,朱棣急得满头是汗,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朱棣不管真假,就命令上千兵士到北都城南挖宝,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什么也没挖到,却挖出了五个大深坑。后来,深坑积满了水,就形成了南海子。这些都是民间茶余饭后的闲聊,不可当真。

其实,南海子的形成与永定河相关。

众所周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就是在它几千年的冲刷下,逐渐冲积成扇形北京地区小平原。南海子也在小平原范围内,因此,永定河也是南海子的母亲河。

“永定河”这一称呼,从清康熙时期才开始,历史上它还叫过桑干河、卢沟河、浑河等,还有一个名字叫“无定河”。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流向是多么没正形儿,简直就是想怎么流就怎么流,自由泛滥。

据专家考证,流经南海子的凉水河就曾是永定河的一支故道,后来顺着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摆动。这样,摆动后留下的余脉就构成了一条条地下水溢出带,也就是涌泉。水往低处流,地表坑洼之处,便形成了一处处小的湖泊,这就是海子。(“最早永定河水主流偏于凉水河一侧,随后顺着地势逐步向南摆动,到了今日凤河一线。”侯仁之著《㶟水及其变迁》)因此,是永定河孕育了南海子。

史料记载,南海子所形成的“海子”或“泡子”(大的称海子,小的称泡子)共有25处。较大的海子有5个,分别称为“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头海子面积约75亩,位置在今德贤路西,航天部生活区东墙外。二海子面积约230亩,位置在原大有庄村东,旧忠路西。三海子面积最大,是由三个水泡子组成,总面积约830亩,位置在今麋鹿苑。四海子面积约120亩,位置在原四海庄村西。五海子面积约190亩,位置在今六环路以南原太合庄村南。

文字:张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南海子”行走记
凉水河史话
皇家苑囿
木樨园附近有处“海户屯”,和昔日皇家苑囿有关
你不知道的南海子 | 南海子春秋
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公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