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满节气至 饮食注意三原则

农历乙未年四月初四(2015年5月21日)小满节气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此时气温明显升高,我们要如何调适以适应节气的变化呢?跟随本期专题来看看小满时节的养生要点吧!
节气养生

小满时节三原则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下面就从中医养生角度介绍一下小满养生三原则: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南瓜、赤小豆、薏米、鲤鱼等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有利于祛湿。
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此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原则三: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易导致人体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同时,少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

小满养生有三法
时下正值小满节气。天气闷热潮湿,正是皮肤病发作的季节,如大家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病,易得风疹,所以要“未病先防”,三防为先。
一、食疗防治法
夏季人体排汗多,需及时补充水分,多食粥类,如用绿豆、莲子、扁豆适量、荷叶3g、芦根2g,加入大米一并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二、心情防治法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三、穴位防治法
每天早、中、晚,用拇指揉按以下三个穴位各2分钟左右,平平安安过小满。
1、孔最:腕横纹上7寸,也就是一掌为7寸;功效:清热解表、润肺。
2、曲池:屈肘肘横纹外侧端;功效:疏风解表、去风疹。
3、风市:双手自然下垂垂手时,中指尖停留大腿中线处;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饮食指南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期,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从这时候起就要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过炎热的夏季。
小满节气中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吃哪些食物可以预防呢?
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
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
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
以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
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此节气的汤品也十分重要,宜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节瓜猪月展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西洋参红枣生鱼汤,千斤拔鸡脚汤等。
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
健康提醒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祖国医学认为,春养肝、夏养心,其理论又认为“汗为心液”。夏日汗流最多,尤其要注重养心、补心。
同时,时至夏日,治病、调理、养生用药时要偏于清凉,如多用菊花、芦根、沙参、玄参、百合、绿豆、扁豆、淮山、冬瓜之类,配伍煎水代茶、煮粥、煲汤均可。
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
时至小满,“春困夏乏”,使人精神不易集中,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吸纳大自然清阳之气,以满足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满再不养脾,就来不及了!教你清热润肺,健脾化湿
大暑节气养生汤
雨水节气,适合喝什么汤养生?
【节气饮食】大暑吃什么消暑气 稠粥鲜汤脆瓜三类抗暑佳品
养生汤粥15
芒种丨养生必须要忙四“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