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枕的穴位疗法
userphoto

2022.05.19 山西

关注

 一、落枕的临床表现

“落枕”,是指晨起出现以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若经常性落枕,可能是颈椎病前期症状。

 二、治疗落枕的穴位

  1、外劳宫穴。

  外劳宫穴,出自于明代《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因其在手背侧,与手掌侧的劳宫穴相对,故名外劳宫。又因其临床治疗“落枕”疗效可靠,故又被称为“落枕穴”。

外劳宫穴在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有通络止痛,健脾消积之功效。 

可治疗:落枕;手背红肿,手指麻木;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病症。

2、后溪穴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有清心安神, 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

落枕时可以直接针刺后溪穴,并嘱患者活动头颈部,活动范围逐渐变大。

直刺0.5—1寸。

 3、局部取穴

局部可取阿是穴,在针刺后溪穴后痛点较局限时,可以找到阿是穴进行针刺并进行局部松解,松解后嘱患者活动头部后找到不适处再确定下个穴位进行针刺。如此寻找3-4个点后,落枕即可痊愈。若治疗效果不佳,则可直接穿刺颈部夹脊穴以及位于斜方肌起点的天柱穴与肩井穴,因为落枕通常表现为斜方肌与肩胛提肌的不适。

三、落枕的按摩与艾灸

1、按揉法

以拇指或示指指腹按揉对侧(患侧)外劳宫穴,进行反复左右旋揉,每分钟100~200下,每次5~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并配合颈项部的活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


2、艾灸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穴位2-3cm进行熏烤,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配合颈项部的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手诊治落枕
2个小穴位巧治落枕
落枕怎么办
常见疼痛之单穴止痛系列(1):落枕病
治疗落枕的特效穴 不在颈部而是在手上
针灸疗法-颈肩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