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学说1

讲师:徐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概说

Ø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Ø 病机与证侯的关系

病机是证侯的内在依据,证侯是病机的外在表现。

Ø 病机的层次

基本病机,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

系统病机,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大类疾病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

病证病机,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症状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一、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1. 邪正盛衰的概念

Ø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奋起与致病邪气进行斗争所发生的盛或衰的病理变化,即所谓邪正盛衰判虚实。

Ø 邪正的盛衰变化不仅关系着病证的虚实状态,而且直接影响着病势的发展与转归。

2.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的基本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出虚实两种不同病理状态的实质。

1)实的病机

Ø 概念: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机变化。

Ø 表现:致病邪气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脏腑功能亢进,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激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

Ø 形成:多由外感六淫病邪侵袭,或由痰、食、水、血滞留于体内所致。

Ø 常见于:①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②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③体质比较壮实的患者。

Ø 临床表现:

Ø ①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Ø ②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各种病变。

2)虚的病机

Ø 概念: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机变化。

Ø 表现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正气不足以抗击邪气,临床多表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成为虚证。

Ø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或慢性病耗损,以致精气消耗,或大汗、吐泻、大出血等因素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或阳气、阴精所致。

Ø 多见于:①外感病的后期,正气耗伤;②各种慢性病证日久,正气化生无源;③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④体质虚弱者。

Ø 临床表现: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 55讲 病机:发病机理(二)
55《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发病机理(二)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8.2
中医基础理论的病机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基病机(一)
第56 讲 病机:基本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