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财现象,看看你碰上没?

理财领域有个很普遍的现象,注意很久了。

越是年轻、手里本金少,投资理财上越保守、越小心翼翼,亏一块两块的都觉得心疼。

越是年长、手里本金多,投资理财上越大胆,投资大手大脚、啥都敢折腾,亏损数额更大,但是因为本金较多反而无感了。

你可能觉得这很正常啊,毕竟钱少、办小事,家底少的时候小心一点、少吃亏;钱多办大事,有钱任性多尝试。不是也经常有一句劝解——你先别着急研究投资赚钱,先好好学习或者工作,等以后有钱有时间了,有的是精力研究。

但是要我说,这很不科学。

人越是年轻、本金越少,其实抗风险能力其实越强,越是一个适合折腾的时期。假如你手里仅有 100 块,只要别去负债上杠杆投资,就算踩坑 P2P 本金全亏,甚至中招中行原油宝巨亏 300%,其实也充其量也就是一顿饭钱、半天工资的事儿,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反过来呢,等到工作了半辈子,手里本金多了,积累几十上百万。这个时候看起来家底厚,其实抗风险能力已经远不如年轻时候,一下亏掉 20%,可能就是好几年的工作收入。

而且算亏损的时候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钱包算赚了、赔了,还得顺带考虑一下生命周期——亏掉这些钱多久能赚回来?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抗风险能力不在于本金多少,而是基于我们未来的收入潜力、人力价值,这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假如把生命周期这个因素考虑进来,理财周期的最佳搭配是,年轻的时候稍微再激进一点,别死磕保本、稳健,各种品种都试试。就算再不济亏就都亏了呗,转身再搬砖分分钟又赚回来了。

相比于你从亏损中学到的投资经验,只亏这么点本金真的赚大发了。

等渐渐年长,那就应该保守点。如果你年轻时已经折腾过了,那这个时候才能很清楚什么投资风险高、什么投资更适合自己,投资策略可以适当保守一点。年轻折腾时交出去的学费会在这个时期获得最大化的回报。

假如等到这个时候再去折腾付学费,当然也能学到经验。但因为本金更多,亏损交学费的代价太大了。

投资进阶之路,越早折腾越划算、越早吃亏越幸福。

……

难道投资就一定要折腾、吃亏吗?难道就不能一直小心谨慎投资,根本就不掉坑、不踩雷?

经历过牛熊的读者肯定会心一笑——别想了,不可能的,很多坑注定避不掉。

理财这件事说来也是有点反直觉,有些坑即使你提前准备、甚至已经知道坑就在那,但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踩进去。

明知道庞氏骗局许诺的收益率才 12%,为啥 P2P 许诺 15% 的收益率还敢往里冲?

明知道投资要看低估值,为什么还总想着抓热点、炒 5G、炒芯片,为什么总想着「这次不一样」?

没吃过亏,我们总会迷信自己运气更好、能力更强、更聪明睿智。等接受了一遍遍市场的毒打,才慢慢接受现实,其实自己没啥不一样的。

还没踩过的坑,只要还在资本市场里面待着,早晚要去补上这一脚,没跑的。我自己回忆一下,当年刚刚开始投资的好运气,在后面还不一样都义无反顾地交回去了。

反正早晚都要踩,本金少的时候早早踩过了,本金多了以后才更容易守住。

年轻的时候尽可以多折腾一点、多尝试一点,风险高点真没啥,尤其是本金本来没多少的情况下。

人近中年,虽然手头钱多了、宽裕了,但反而更要小心谨慎,因为万一亏没了,真的很难再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