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江中文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阳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南临南海,北接云浮,东临江门,西通茂名。位于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东西距离112千米,南北距离132千米。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总人口282.81万人,常住人口为242万人(2012年)。
  阳江市区陆路距广州247公里,距深圳、香港300公里,据珠海、澳门160公里,距湛江230公里。海岸线长341.5千米,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粤西第二高峰),海拔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广东六大江河之一),全长199千米,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2011年省环保厅公布,阳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水力资源:市内河流密布,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4条,水力资源蕴藏量67.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31.7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251座,装机498台,装机容量18.72万千瓦。
  海产资源:阳江海(岛)岸线长476公里,海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洋滩涂面积19.7万亩,可供养殖16.6万亩。全市现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和江城等七个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的渔港,其中闸坡渔港为国家中心渔港,东平渔港为全国一级群众渔港。盛产鱿鱼、鱼翅、海蜇、花蟹、对虾、马鲛鱼、石斑鱼等。海洋捕捞历史悠久,海水养殖经验丰富,海水产品产量稳居全省首位。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煤矿储量753.6万吨,铁矿储量3521.6万吨,铜矿储量6155万吨,硫铁矿储量7079万吨,还有钛、钨、锡、钼、锌、煤、黄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矿产。
  旅游资源: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品种全、品位高、空间组合佳,在广东省首屈一指。闸坡大角湾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春春湾——凌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海陵岛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海岛。2001年阳江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景区有市区的东岳公园、森林公园、北山公园、鸳鸯湖公园、北湖公园、石觉寺,海陵岛的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阳东县的阳江温泉、东湖、东平珍珠湾、新洲温泉旅游度假区,阳西县的大垌山、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阳春市的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渔王石、春湾石林、玉溪三洞、八甲白水瀑布、百甬原始森林区等。
  【行政区划】
  阳江市于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地级市建制。全市设2个市辖区(江城区、阳东区),1个县级市(阳春市),1个县(阳西县),38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709个村委会,113个居委会户籍总人口284.61万人。经省政府批准,还设置了2个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城区辖埠场、双捷2镇和南恩、城南、城东、城北、岗列、城西、中洲、白沙等8个街道办事处。
  阳春市辖春城街道办事处及陂面、岗美、圭岗、合水、河口、河朗、马水、三甲、石望、双滘、松柏、潭水、春湾、永宁、八甲等15个镇。  
  阳东区辖东城、北惯、大八、大沟、东平、合山、塘坪、雅韶、新洲、那龙、红丰等11个镇。
  阳西县辖织篢、溪头、程村、上洋、儒洞、沙扒、塘口、新圩等8个镇。
  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辖闸坡镇。
  阳江高新区辖平冈镇。
  【人口民族】
  阳江市设1个市辖区(江城区),1个县级市(阳春市),2个县(阳东县、阳西县),3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699个村委会,101个居委会709个村委会,109个居委会。经省政府批准,还设置了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末,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282.81万人,常住人口242.18万人。
  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9万多人,少数民族成份37个。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在阳春市,以永宁镇、河朗镇、春湾镇、松柏镇、圭岗镇、三甲镇、岗美镇、石望镇、合水镇、圭岗镇、河朗镇等为主。
  全市现有三种宗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徒约有7600人,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6处,其中佛教有石觉寺、东山寺、金鸡寺、净业寺、净业寺下院、凝秀寺、吉水寺、慈云庵、真宇庵和闸坡念佛堂;基督教有青云堂、春城礼拜堂、平冈基督教活动点、闸坡基督教活动点和织贡基督教活动点;天主教有露德堂。
  【历史沿革】
  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14年派军队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统一了岭南越族地方后,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设了合浦郡高凉县,政治中心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高凉县是粤西地区最古的县。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汉时的合浦郡分出,设为高凉郡,转由广州管辖,下统三个县:安宁县(今阳江市区及其东部)、高凉县(今阳东县北部地方)、西平县(今阳东县白沙镇、江城区埠场乡、平岗镇、阳西县程村镇邻近部分地区)。两阳由县升郡。
  南北朝时,两阳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连同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从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阳江由郡升格为州,下管郡,郡管县,历时122年,是祖国南疆的交通要冲、军事重镇。
  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阳江、阳春各自为县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江、春两县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阳江县两次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
  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
  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
  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
  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
  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
  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下辖现在的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和江城区。
  1992年增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1998年增设岗侨管理区。
  2002年设立阳江高新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阳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11个街道、39个镇。
  2009年撤销岗侨管理区。
  2014年10月,撤销阳东县,设立阳江市阳东区。

阳江市气候概况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即北纬21°28'45"至22°41'02",东经111°16'35"至112°21'51"之间,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土地面积7955.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5.57%,山地面积占41.97%,平原面积占21.77%。东与恩平市、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度458.6公里,主要岛屿40个,岛岸线长135.13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拨1338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海运可通航广州、湛江、香港、澳门等地,陆运有广(州)湛(江)线325国道和三茂铁路东西横贯市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阳江位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0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2040毫米左右,雨水分布不均匀,夏秋季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约350天,偶有低温霜冻。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季长;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季风活动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冬春有旱,夏秋易涝。年平均气温23℃,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3.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雷暴日68天。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2346毫米,主要雨季是4~9月。 
  ◆ 春季(3~5月) 
  平均气温22.6℃,平均最高气温25.8℃,平均最低气温20.1℃。
  春季后期多雨,且强度大。由于面临南海,热带海洋气团登陆首当其冲,雨季开始较早,雨量较多。春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31%。但有些年份因为热带海洋气团不盛,登陆较迟,雨水不足,会有春旱。
  一般4月下旬开始有暴雨,5月最多,强度较大。 
  春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阴雨天气日数多,日照时间仅占全年的16%,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季节。
  春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低温阴雨、暴雨、冰雹、大风等。 
  ◆ 夏季(6~8月) 
  高温炎热、降水丰富、日照时间充足,是阳江气候的重要特征。在夏季季风控制之下,异常湿热的偏南气流盛行,多吹东南风。平均气温28.2℃。7至8月是最热的月份,最高气温38℃。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0%。暴雨平均日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51%。台风次数多。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夏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洪涝、台风、龙卷风等。 
  ◆ 秋季(9~11月) 
  平均气温24.2℃,平均最高气温28.2℃,平均最低气温20.4℃,普遍高于春季。秋季降温不及春季升温迅速。秋季多晴天,降水少,空气干燥,降水量远不如春季多,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13%。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秋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秋旱、台风、暴雨、洪涝等。 
  ◆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冬季是阳江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15.6℃,是最冷的月份,极端最低气温5℃。冬季,大陆处在蒙古高压控制下,阳江处在高压之南缘,干冷的偏北气流,使阳江多吹东北风。当有寒潮南下时,会发生突然的低温,北部山区往往出现霜冻。暴冷之期虽短,但对于喜温的农作物却是严重的威胁。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日照时数占全年的20%。冬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低温阴雨、寒潮、干旱,偶有霜(冰)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省阳江市部分乡镇圩日(赶集)日期(欢迎阳江朋友评论补充)
阳春赞
今高州与古高凉的地理变迁
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25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广东阳江行政区划史,阳春在阳江之前,与恩平藕断丝连
城市映象之广东阳江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