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生活习俗【图文】

居住

渭源县境内降雨量南北悬殊,南山深处是北部降雨量的三倍之多,因而南北建筑特征迥异。另外,由于时代变移,人们经济收入的差距也是形成不同时代与时期各自特色的原因。

式样特色 北部干旱山区,一般农户传统随田地而居。居住多零散,很少有较大的村落,多用本地榆、杨、松树等木材与土坯建造土木结构房屋,房矮屋窄,大多是土房,且屋顶无瓦。庄院的版筑墙较川区高尺余,庄角靠院门一侧修角楼,因比其他房屋高,又称作“高房”,一般三面开窗,有两窗开在院外两侧,用来听取内外动静,观察来人,防备贼盗,是院落的“耳朵和眼睛”。院内房屋采用单檐式、挂椽式或滚椽式,一般家庭多采用三担两挂,生活宽裕人家主房以平桴陡架来托拉檩条三根,结构较牢靠。也有住窑洞者,窑有三种:箍窑、土窑、忙上炕。庄院外靠崖处多挖土窑洞,设牲畜、家禽圈舍、栅栏,或堆柴放草。

各家打谷场都在院落前边,形成大场圃、小院落的格局。以前用红粘土箍水窖,今以水泥修蓄水池,引场中、院落的雨水以供人畜饮用。

北部山区农民多在近宅处及谷场四围栽种桃、杏、梨树。秋来梨香满园,有过路人采摘食用,主人以为乐事。

川沿区的民居,在清代就有定制。在主要通途,一般五里一村,十里一铺,村人多夹道而居,设铺户。每户占铺面宽9米左右,其中铺面占6米上下,另外3米多另大门,供人出入。院落大多狭长,分前、后院。前院居人,后院堆柴草,设仓禀、畜圈、厕所等。不开铺面的农户多土筑方形庄院,主房8米,两侧各有角屋居人,左右建厨房、仓房等。在前院院子中多置蔬果园。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清源、会川、莲峰、北寨等城镇建设速度快,大多数住宅商铺已改建为楼房。

南部山区由于雨水较多,大多农户房屋采用马鞍架,即“两檐水”,中架略高,两挂两檐,后墙有遮雨檐,与前檐墙略约等高,墙高七至八尺。生活殷裕的人家有盖虎座庭或半屋庭,虎座庭五檩四挂双平桴,后挂有雨檐,前挂有明柱拉件撑持为廊。当地人称作深檐屋的,都是此类。个别贫困人家有茅草屋,数年一覆盖,即遇淫雨连绵天也极少渗漏。

改革开放以来,水泥、钢材、砖瓦增多,大多数人家盖有砖木结构房屋与砖混结构的平房。各乡镇所在地兴建楼房、山村人家住宅,小二楼也随处可见。

庭院种植 渭源人种花养草前有传承,今更兴盛,一般在庭院中不植松柏,称“穷孙”,不植桑树、杨树,称杨树为“鬼拍手”,有“前不栽桑后不植杨”的说法,以为不吉利。庭院不种刺玫,不种高大的果树。

院中花圃多植丛竹、牡丹、芍药、蔷薇、荷苞花、菊花、兰花、凤仙花及藤类植物诸多花草,种树也仅限于桃树、杏树、樱桃树等。外院和庄院四周则多无忌讳,习惯在宅院前植花果树,后插榆柳。有诗语流传于口“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近年来,种大丽花、月季、昌莆、蜀葵、金丝莲、十样锦、碧桃、迎春花、牵牛、鸡冠花、睡莲、君子兰、仙人掌、令箭、吊金钟、夹竹桃、绣球花、美人蕉、万年青、金钱树、冬青、吊兰、紫罗兰等花草。

蔬菜类:普遍种植白菜、韭菜、葱、蒜、菠菜、芹菜、辣椒、茄子等。

家庭饰物 一些丰裕之户都有饰物,有水锈石,镂空雕凿,玲珑剔透。各种盆景、根雕等平添雅趣,旧式庭房中多有暖阁,上有雕镂图案,装板上常以书画之作为饰。大多数家庭中正庭正中后墙挂中堂书画,左侧或右侧挂四扇屏或条幅。桌面有“净壁”,为祭器,示作饰物,方尺余,上蒙素绢,题名人字画,或素净。小房箱柜多以描金画为饰。

今楼房多以壁挂物、字画、玻璃、鱼缸、博古架等工艺品及帘布、壁纸作饰。有以奇石、玉器、瓷器,各类绢、塑花篮、花盆为饰的。各量其力,从其爱好以置。

习惯 无论北、南二山,沿川地区,农家都有睡热炕的习惯。凡居人房屋,都盘有土炕,炕上铺竹席、毛毡,或毯子。以畜粪、碎秸杆、树叶、干草等为燃料;一年四季,睡眠不离热炕。冬季取暖,夏季驱潮,通宵温暖舒适易解劳累。特别到了冬天,炕上都用被子捂苫着,人从寒冷的野外归家,炕热融融,寒气消解,顿感温热,热炕成了极好的御寒之物。故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当地人最朴实的生活追求。

服饰

发式 清时男人都剃发留辫,民国后城镇男居民多留西式发型,多数为三七开的分头,少数留发较长,梳压为背头。乡下人绝大多数是光头,也有用剃头刀剃去周围,只留头顶部分,俗称“平头百姓”。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多寸头、平头、学生头及分头。部分人染发焗油,多采用黑、橙、红、粽各种色彩,吹风、打发胶者也渐多。无论男女,三岁前都剃光头,只留些须护顶,称“性命口儿”。女孩儿三岁后留发扎小辫,男孩儿留头顶椭圆形发寸许,戏称“狗舌头”或“狗粪底底儿”。

化妆 妇女有扑粉描眉者,以前各家以白胡麻籽浸水抿头,光亮洁净。风寒季节以猪羊油、蜂蜜调酒护肤。随着时代的演进,如20世纪5060年代海蚌油,20世纪80年代棒棒油,现今各类护肤用品不胜枚举。

饰物 佩饰:男子古时有佩刀剑、武器、玉器为饰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插钢笔为饰的,“文革”时男女无别,以戴毛主席像章为时髦。改革开放后,戴戒指、项链、手镯的人增多。

女子头饰:清代到民国间,有在帽沿缝缀小人像的,质地有银、铜两种,也有镀金的,俗称“金娃娃”或“银娃娃”。旧日发簪有木、角、骨、铜、铁、银、玉、镀金等簪子,精巧者多有挂缀饰物,已婚妇女用双股簪定髻形。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多见绢条缀花边的头绳,也有用绸缎、毛线、丝线、橡皮、塑料筋儿等扎发辫的,有绢、塑料等花。20世纪90年代后,女子戴头饰的逐渐减少。

耳饰:旧时妇女大多钻耳垂、带耳环,以银质为多。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不太流行。20世纪80年代以后渐渐增多,有耳环、耳坠,质地为金、银、铂、玉,尤以耳丁儿多彩鲜艳为耀。

项饰:以往当地人不戴项链。改革开放后,因经济条件的改善,大多青年妇女喜戴项链,现今一般家景的妇女也戴项链,质地有金、银、玉等。

20世纪60年代前孩子们多戴“长命锁”和项坠儿。后来渐渐变为薄铁皮及塑料片儿刷金银粉的玩具。现今多数孩子都不再戴这些。有戴玉石或仿玉的饰物的。

手饰: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在当地盛行银镯,多为婚礼给女方的信物。后来银价渐涨,银匠渐失,婚礼中多由手表顶替。改革开放后,戴手镯、手链、戒指者渐多。

衣服 渭源服饰与时相宜,崇尚朴实庄重,以棉布为主料,辅以丝绸尼绒,式样随时而变。另外,由于渭源地气寒凉,当地男子大多穿皮袄。即便穷苦人家的成人也穿件光板羊皮袄,长可掩膝。20世纪50年代,城镇居民服装多用机制布(俗称洋布),颜色以灰、黑、蓝和藏青为主。男装款式多为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青年装等,女青年时兴衬衫配以灰色或蓝色工装裤。干部穿“干部服”(即灰布中山装),质料多以平布,咔叽则视为较高档次。农民多穿麻布衣衫和褐布上衣,款式多为对襟布衫或加腰的“便裤”。

20世纪60年代后期,除府绸、咔叽、直贡呢、斜纹布外,出现了东方呢、雪花呢及的确良、涤咔、涤纶等化纤类面料。男性款式变化较大,农村穿对襟衫者日渐减少,春秋两季以穿中山装、衬衫为主,冬季穿对襟暗扣棉衣,亦有穿棉大衣、呢大衣者。女性春秋服装以对襟布衫为主,冬季穿棉袄或毛呢外衣。“文革”后,盛行绿军装,服装颜色多为草绿色和蓝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时兴咔叽、的确良和涤咔。此后,化纤、棉麻和混纺布类品种增多,渐次取代了纯棉布。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人们思想逐渐摆脱“左”的枷锁,服装款式多样化,逐渐时潮,在青年人中盛行喇叭裤、直筒裤、牛仔裤,兴起“西服热”,不久就取代了流行了几十年的中山装类服装,从城镇乃至偏僻山村,随处可见穿着西装的人群。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弹力棉、针织品比较兴盛,流行了健美裤、运动服、夹克衫及编织春秋衫外套、毛衣等。20世纪90年代,男性服装以西服、夹克、休闲服、运动服为主,农村中老年人多穿中山装。女性服装款式更具多样化,颜色迭出,西服裙、超短裙、长裙、休闲类服装为青年妇女所钟爱。棉衣类开始流行滑雪衫、羽绒服。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穿着更具个性化,款式多变时髦,几乎每年都有流行色、款,休闲装普遍化,牛仔服、皮夹克仍然兴盛,各类衬衫、短袖、体恤衫在城乡普遍流行。冬季棉衣款式也多样化,羽绒服、丝绵、太空棉等高档材料为群众普遍使用。

鞋帽 20世纪80年代以前,鞋类主要有胶鞋、塑料鞋,如力士鞋、青年鞋、解放鞋、球鞋、雨鞋等,还有农村自家手工缝制的布鞋、麻鞋。绝大多数是,男子布鞋,有千层底毛边,双层底滚边鞋,当地叫“牛鼻子”鞋。穿到半旧时鞋底前后钉掌护底。麻鞋有纳底、辫底两种。富家有靴子,属匠工制作。妇女鞋式多样,大多是绸面绣花。

另有木鞋,多用于雨天出行。南山区有牛皮窝子,以生牛皮浸软穿孔粗制,穿细绳提绑,穿时裹衬燕麦草或野生的绵绵草以适脚,泥雨厚雪中行走舒适暖和,能防棘扎,竹茬戳脚,俗谚:“牛皮窝子、燕麦草,老爷靴子没这好。”另有毡窝子,由羊毛擀制,属毡匠之作,防滑保暖是冬季保暖的佳品。

此外,还有勾针挑制的纲眼凉鞋,“前搭鼻梁后做跟,中间两绺穿麻绳”的粗制凉鞋。当地人称“麻鞋”。

20世纪80年代以后,鞋的花色品种日繁,旅游、休闲、运动类鞋进入平常百姓,如休闲鞋、旅游鞋、青年鞋、足球鞋、防滑鞋、棉胶鞋等,皮鞋类一直比较兴盛,特别女性皮鞋款式色彩不断翻新,变化多样。童鞋种类更多,有的在走动时会发出光亮、叫声或播放音乐。儿童鞋与妇女鞋多绣花。

袜类: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多用布作袜,长行之人有裹脚布。另有毛练子及棉、丝纱袜。许多妇女都喜欢在袜底与袜根儿描花绣蝶,因而花袜底儿也成为妇女们表情之物。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尼纶袜出现,特别耐穿,价格较贵。20世纪80年代以后,袜子颜色款式多样化,且不断翻新,有超薄丝袜,也有各类棉线袜。

帽:渭源地气寒凉,戴帽以护寒为要。旧有瓜皮帽,形如对半剖开的西瓜。毡帽较多,20世纪60年代随处可见。绒帽多为成年妇女所戴,絮以绵花。另外有线编帽,以羊毛纺线,编为柱形长筒,以锥形收顶,褶边至三四层,随气温寒暖,褶放自如。民国间多礼帽,后渐失,今偶有戴者。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多布帽。妇女大多用方形头巾。

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大多不常戴帽子,只在午时下地,或防尘时戴草帽等,戴帽的只有老年人。妇女喜欢围巾,也有一些女式帽子为城镇女士所青睐。

童帽,旧有“脑包”在顶侧部做小动物双眼双耳,囱门(又叫性命口)处开缝似口,又作遮掩,如层顶天窗式,絮棉,主要给初生婴儿戴;稍长后有各色绒帽。20世纪70年代后,家庭多用毛线编织或用绒布等缝制童帽,市场上的童帽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饮食

饭食 渭源农家饭食有四餐:干粮、午饭、响午饭与晚饭。早干粮约在夏季8点至9点,烧拌汤,杂粮锅贴。午饭在12点左右,多为面叶儿。晌午饭约在下午4点,酸汤或菜汤,多锅贴。晚饭较隆重,按家中条件各自有差。男子若外行归家,无论早晚,家人都要作饭,不以茶点代替。此俗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犹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粮食渐裕,饭食仍为午、晚两顿,农村早点以罐罐茶与馍馍为主。城镇多有以快餐乳品为早点的。午饭以小麦面、米饭为主食,辅以鲜肉蔬菜佐餐。

一般农家家庭待客,杀鸡备酒的常有,老人串亲,年青人聚饮,常有肉食佐酒。各类餐饮业日渐兴盛。城镇中酒楼林立,面馆随见,小吃摊点很多,烧烤鸡鸭畅销。冬日农民杀年猪。市场鸡、鸭、羊、牛肉20多年来供应充足。

烟、酒、茶 烟:过去渭源人家多备有铜质水烟瓶,在家用水烟瓶吸水烟,外出时带有羊腿或雁腿骨与铜板,枪弹筒儿嵌制的小水烟锅,俗称“干乐儿”。以猪、羊脬包裹烟丝,常润不燥。

旱烟吸食最普遍,烟草自种自制。大人教青少年吸食旱烟,说能防野外虫蛇叮咬。男子出行多带烟袋、烟锅。闲人烟杆较长,忙人烟杆较短,约五寸至二尺余不等。多为铜锅、镶竹杆、玛瑙、翡翠嘴儿,老年人外出,喜在系腰或衣领豁口插捌。到了20世纪60年代,长烟杆渐泯。20世纪60年代后期,吸烟多用书报纸自卷,有喇叭筒,掐头烟两种。纸条卷筒后灌烟的称喇叭烟,以纸条裹烟,一手握压,一手旋制而成的称掐头烟。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改吸纸烟,现在有年长者还有吸食旱烟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后普遍吸商品香烟,以本省所产为主。

酒:渭源在很早就有酒坊。特别在南部寒凉地区数乡镇,人称酒乡。如莲峰、麻家集就有不少酒坊。也有家庭自酿的,以青稞、高粱为料的蒸馏酒。许多农民农闲时长途跋涉,从天水挑酒自卖自藏。

渭源人饮酒之风历史悠久,每逢节庆、喜筵、接待客人都用酒款待。现今一般家庭婚礼置白酒常过百斤。偶有相贺、节庆、相访,客人到门,各家常设酒待之。携酒访友,日夜聚畅饮者不少。

饮酒方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丰富多彩。席面上饮酒,首先是敬酒,一般是主对客,少对老,下级对上级。另外有先到的敬后到者。如果是相熟对劲的,后至者所饮,却常称罚酒。通常的酒令方式有:猜拳、划拳、呵酒曲等,如戴帽拳、一字清、吆鸡、打砂锅、抹溜子、踩刹车、幸运五十二、美女缠腰、数数字、打杠子等。

老一辈人划拳,常在数字后加以祝福、吉祥词语。如“元宝来了”、“一心敬你”、“二喜临门”、“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之类。

一般的席面喜欢采用“打通关”的形式。即由一个按座次向别的饮者邀拳。划遍在座之人后,交给下手“打通关”,以此类推。待客之家,往往由“执客”者招呼客人,“打通关”饮酒。

饮酒场面除“划拳”外,也有“抹流子”、“呷酒令”、“唱酒曲”等多种形式,可谓丰富多彩,热闹非常。

茶:渭源饮茶之风较盛,昔日多为成年男子饮用,早起拢柴生火,把撇子(一种喇叭状的烧水用具)支架柴顶,水热后给小砂罐儿加水下茶,偎靠火侧熬煮而饮。砂罐高约2~3寸,腹部微鼓,罐口有一小槽嘴儿。在砂罐中备一根小棍儿,叫逼茶棍,茶沸时捣搅罐里茶叶,目的为防茶水溢出,并捣茶溶汁,使茶水更酽,口味更苦浓。饮茶者备用茶点,以解浓汁之苦,倘来客人,则另备有小砂罐儿与茶盅,相陪饮用。后来柴火盆渐由煤油炉、煤火炉、电炉替代,罐罐茶,茶罐渐大,多用搪瓷、铁、铝诸器煮茶。农村中全家共饮,吃干食当作早点,也有饮晚茶的。

城市人家多饮泡茶。因地气渐热,人多采用。在农村,捣罐罐茶的习惯比前更盛,有诗人咏渭源人喜罐罐苦茶曰:“味熬秋茶苦,饮久自醇浓。生计赖之惯,不可无此君。”可见茶之一道,与当地人生活之贴。

行旅

渭源人从前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另外有马车、骡、马、驴儿等代步和拉承货物。

步行者,不分远近途,无论北、南、山、川区,出行者都要带棍,当地人称“鞭杆”。鞭杆长约三尺,清末间人也有棍长等身的,俗谚:“三尺鞭杆五尺棍,狼虫虎豹不敢问。”人们带之防身。行人在近村时防狗,避处防狼,路途作杖,都很方便,近年稀见。

昔日忌俗,青年男女外出归家,须先至老人房中告安,忌先入小房夫妻相会,忌逢“七”出门,逢“八”归家。俗语:“七不出、八不入。”有要务行前忌房事,忌深夜归家,怕给孩子、家人带来风邪。

早期车辆主要是双辕单轴大轱辘车,有马车、牛车两种。民国间有长途运输骡马车五百余辆,货运车常常捎带出行客人,另有牛车近途拉运的。

轿车常常用于婚嫁、丧葬、迎送客人,有经营出租的,也有私家自置的,车型美观,装饰华丽。

山区人出行常常骑乘马、骡、驴,有脚户与自家农耕兼用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北部山区人家,几乎家家养驴,出门骑乘、驮运货物极其便捷。步行者常用背兜、背夹、扁担、搭裢、包袱等工具承物。扁担是渭源人肩挑东西的主要工具,一般以桑、柳木等富于弹性的木头做成,其中两头方而有挡头榫钉的称方担,用于长途担挑,一般的买卖人和长途运物者所用。尖担常用作挑运庄稼、柴草,水担用于挑水、担粪。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扁担才成为不常用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后期,架子车(人力车)是渭源行道上一大景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县购置3万多辆,近年使用数量减少。

抗战初期,渭源始见汽车。20世纪50年代有客运汽车,但至70年代中期,外行百十里者,常有步行的。20世纪80年代后,自行车渐增,至90年代全县有自行车3.5万辆。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类汽车,农用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大增。特别是摩托车,至2003年,即已达到1.34万辆,成了近途往来出行,工具之最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二、衣着
上世纪30~40年代西方妇女的摩登发型
上世纪50、60年代的妇女,真的很漂亮
和服本是汉族传统服装 “毛装”才是日本舶来品
解密:中山装口袋及扣子各有象征
20世纪高跟鞋的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