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张掖市历史文化之宋书田为西路红军征草料

1936年冬,红军来到了十号寨子(现甘州区党寨镇十号村),村里孩子们奔走相告,连声呼喊着“红军来了!红军来了——”

红军来到十号庙

一位姓张的红军连长带着几位衣着朴素的年轻红军走进了村子,说是要找宋大约(村子里管事的老者)。

“噢!他就是宋大约,他叫宋书田,是负责齐家渠下六号的水利和草料工作的。”有人给张连长介绍。宋书田一见是红军来找他,他很习惯地对张连长说:“你们各位老爷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张连长严肃地说:“你们不能叫我们老爷,应该叫同志!你就是宋大约吗?”

“我就是,同志们有啥事吗?”宋书田问。

“我们来找你,是给我们红军的马匹解决些草料,你能不能帮我们的忙?”

“能帮到,一定帮到底。但不知需要多少呀?”

张连长说:“根据你们老乡的力量,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吧。”

“那好!就请各位到十号庙上我们商议一下。”

红军来到十号庙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前后寨子。老百姓都听说红军不打人、不骂人,不欺负老百姓。他们就拖儿带女的,如同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十号庙来。

这天,十号庙热闹非凡,比过盛会还热闹得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将十号庙围得水泄不通。以前,一见背枪骑马的军人,全十号寨子的人吓得到处乱钻。而今,大家把红军围在庙院中心,十分亲热。

这时,张连长把周围的老乡们扫视了一下,打着手势让各位蹲了下来。然后整整自己的衣帽,用温和的语气说:“父老乡亲们,你们都好吗?”

“红军老爷你们好!”全庙院的群众很习惯地回敬道。

张连长第二次又听到人们叫“红军老爷”,内心里可就不是个滋味,他很不高兴地说:“各位父老乡亲,你们不能把红军和马家军混为一谈,马家军在甘肃无恶不作,丧尽天良,他们就是爱听老百姓叫他们老爷。我们是红军,是毛泽东主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你们不能把红军叫老爷,今天不能叫,今后永远也不能叫,应该叫同志……”

“同志,这个称呼是多么新鲜啊!”大伙儿议论开了。有人说:“以往我们见了当兵的,不论官儿还是士兵,我们都叫人家‘老爷’。否则,会挨人家的马棒,有时还得向人家磕头,宰鸡杀羊给人家吃。”

张连长吸了一口旱烟说:“是吗,咱们西北的老百姓受尽了马家军的践踏和剥削。但是他们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的蹦头了!”张连长磕去烟斗里的烟灰继续接着说:“各位父老乡亲们,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把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劳动人民,从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封建地主、土豪劣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实行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张连长的话还没说完,会场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乡亲们!全国的老百姓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支柱,我今天到这里来,是要各位父老乡亲帮帮忙,目前我们红军在行军途中,马匹缺乏草料,不知大家能否给予支持与帮助?”

“我们支持!我们坚决支持,红军同志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若还不够,可以行‘传贴’〔鸡毛信〕向全县的老百姓征收。”

张连长听了群众的肺腑之言,高兴地说:“那好!就请大家尽快办理一下,把草料今天就送到廿里堡。大家能做到吗?”

“能做到,没问题,保证按时送去!”大伙儿异口同声地回答。

张连长转过身,对站在旁边的宋书田说:“宋大约,你看就这样定了吧!我们的行军任务还很重,现在我们马上要回到廿里堡去了。”

张连长走后,宋书田立即召集全村甲长及部分大户研究征收草料之事,会上,群情激昂,大家争先恐后报数目、捐草料。

“我给青稞200斤,谷草500斤。”

“我给豌豆100斤,糜草600斤。”

“我给谷草1000斤。”

“……”

就这样,不大一会儿,共捐出青稞1350公斤,豌豆650公斤,饲草约16000公斤。当天就派人送到了廿里堡,交给了红军。张连长还亲自写给了一张收条,他紧紧握住宋书田的手:“谢谢你!谢谢乡亲们!你们给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草料的缺口大,还得需要你们进一步解决啊!”宋书田毫不犹豫地说:“请红军同志放心,我会设法扩大征收范围,解决好这一问题!”说完便分手道别。

一封鸡毛信

次日早晨,宋书田起得格外早。他磨墨提笔,一口气写了一封鸡毛信〔也叫“传贴”〕,内容是:

各村各甲知悉:

中国工农红军已到张掖,他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所到之处,望各村各甲在马匹的草料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解决。切切为要。

                                  发起人:齐家渠十号大约宋书田

                                   民国二十五年农历腊月十三日

“传贴”写好后,他仔细审阅了一遍,然后在上边别了一根鸡毛,派人送到了九号村,九号村负责人看后,立即又传到八号村、七号村……就这样,一号传一号,一村传一村,不到5天,就把鸡毛信从齐家渠的下六号一直传到上四号,盈科渠的上八传到下七。经过了两个渠系,三十六个村镇,走遍了张掖的东南乡和东北乡。

鸡毛信所经过的村庄,老百姓都知道红军来到了张掖,都知道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各村各甲纷纷掀起了为红军捐送草料的高潮。但是,在旧中国,马家军把持着甘肃,谁替共产党办了事,就会砍掉谁的脑袋!

民国二十五年腊月二十日,宋书田写的鸡毛信传到了上秦高升庵的时候,被韩起功的部下高尚元发现了。高尚元是张掖东乡上秦高升庵人,他的父亲高兴俭是张掖上秦、廿里堡一带的大佃户,他性情耿直,做事大方,见了有钱有势的恶人不怕,见了贫困善良的人也不欺,人们都管他叫“俭爷”。但是,他的亲生儿子高尚元却和他不大一样。高尚元是一个爱拍马屁,欺压良民,剥削百姓,无恶不作的坏家伙。因他搜杀红军有功,被韩起功提升为县民团大队长。

腊月二十日这一天,高尚元领着两个同伙,在东乡搜查红军时,恰巧碰上了鸡毛信。他看了鸡毛信的内容后,如获至宝,急忙回到家中,对父亲高兴俭说:“今天我可交运了,可以升官发财了!”他这么漏言吐语地一说,躺在炕上正抽水烟的俭爷一听,一咕噜爬了起来,问:“你凭什么升官发财呀?”高尚元咧着大嘴说:“咱们甘州东乡也出现了替共产党的红军办事的头头!”俭爷把脸一沉说:“是什么人给红军办事,你怎么没把他抓起来我看?”高尚元得意地从怀中掏出鸡毛信说:“你看,抓到的就是它!”

俭爷接过鸡毛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不由得大吃一惊,如这封信让这个“畜牲”交到韩起功那儿,宋书田定会遭杀头之祸,于是,他一下子把鸡毛信捂到灯头上给点着了。高尚元发现他父亲点着了鸡毛信,慌忙扑上去准备夺回,可鸡毛信已经化为灰烬。高尚元气得暴跳如雷,领着同伙扭头扬长而去。

第二天,高尚元带着两个士兵,到十号村后寨子来找到管粮草的宋书田,皮笑肉不笑地说:“宋书田,你放下老百姓不当,你却当起‘共产分子’来了!”“我……”还没容得宋书田辩说,高尚元就恶声恶气地吼道:“咋的话?!你这个共产分子,我来问你,给红军征收草料的‘传贴’是谁写的?”

宋书田毫不含糊地回答:“那个鸡毛信就是我写的。”

“哼,算你聪明!给我绑起来,去见韩旅长!”高尚元恶狠狠地吼道。

两个当兵的一拥而上,将宋书田五花大绑起来。就在这时,宋书田的父亲宋加福走出大院,看到三个马家士兵要带走儿子,急忙向高尚元求饶,但任凭老人怎样求饶,高尚元就是不放人。老人知道儿子此去凶多吉少,索性豁了出来,扑上前抱住了一个士兵的腿死活不放。高尚元凶狠狠地说:“谁让你儿子给红军解决草料,当‘共产分子’哩!你给老子滚开!”说着,便朝老人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几脚。“放不放手,不放手我要开枪啦!”高尚元气急败坏,掏出盒子枪,用枪头指着宋书田的父亲骂道:“你这个老杂种,老子不给你些颜色看看,你还不知道马王爷长着几只眼!”说着“叭”的就是一枪,宋书田的父亲左肩中弹,应声倒在地上……穷凶极恶的高尚元立即命令他的两个当兵的将宋书田用麻绳拴在马鞍上,扬鞭打马,把宋书田抓走了。不久,宋书田的父亲因枪伤不愈而含恨去世。他的家人卖牛卖羊,东拼西凑,今日请这个稿爷,明日又请那个总监爷,硬是把宋书田从狱里买了出来。

1949年秋,全国解放后,开展了土改和镇反运动,罪大恶极的高尚元畏罪自杀,给张掖人民除掉了一大祸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小英雄小故事六篇
幼儿红色绘本故事书单
从鄂豫皖到川陕,再战河西走廊,重伤后的他一路乞讨回到了延安
追忆童年《鸡毛信》1954
1953《鸡毛信》
鸡毛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