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通辽市民俗风情之礼仪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科尔沁蒙古人亲戚间互相串门,须带礼物。到访的客人从正房西侧进门。若骑马而来,在正房西侧下马,并绕拴马桩西侧进院,进院时喊主人看狗,此时家里人出来迎接。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若来者是长辈,主人双手压右膝上施打千礼,并问候“阿木如(安康)?”或“门都(吉祥)?”对方回答:“阿木拉(安康)!”或“门德(吉祥)!”主人还向客人问:“格日亲赛努(家里都好吗)?”或“马乐阿会亲沃都(六畜兴旺吗)?”。进屋后,主人坐下前先请客人入位,之后自己入坐、点烟。若两人赶路或野外相逢,也同时下马,相互问安、点烟。宾主各入坐之后,先进茶。盘子里装上乳制品、糕点,摆在桌子上,盘子必须是成对,喝完茶上菜,请客人喝酒,菜盘子与喝茶时的盘数相同或多,必须是成对。主食为面条或饺子、馅饼,多数是上火锅。请客人喝酒吃饭时,不准孩子们在桌边观望,更不准在客人旁边走动。客人走之前不得动其礼物,甚至给小孩带的糖果之类也不能动。不能给客人有豁口或有裂纹的碗杯盛饭倒酒。客人临别时不能让他空手而回。回敬的礼物称“压袋底”。有客人时不得做针线活或扫地。多数人家在客人临别前收拾桌子,若来不及收拾,客人已动身的话,可以把桌子挪动一下。客人走出院前不准扫院,否则认为是对客人不尊重。

敬献哈达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婚嫁节庆等重要场合,主人都要用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有时还伴随吟唱和祝词,更加增添敬重的气氛。

宴请客人烤全羊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祭奠、婚庆以及重大节日款待尊贵客人的佳肴。手扒肉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简便而实惠的传统食品。科尔沁风干牛肉干也是招待贵客必不可少的食品,因其风味独特、口味地道、营养丰富,今已成为“中华名小吃”。科尔沁蒙古馅饼是招待贵客的主餐之一,是通辽的标志性美食,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炒米(蒙古语“胡列巴达”),再搭配上白食(蒙古语“查干伊德”),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主食还有以荞面为食材制做的饸饹、拨面、猫耳朵汤等各种小吃。特别是产于库伦、奈曼的荞麦,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养生功效,因而,“库伦饸饹”“奈曼拨面”成为了通辽人待客的招牌食品。

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为考究,美酒是粮食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敬酒者身着蒙古族服装(头饰、蒙古袍、腰带、马靴),站到主人和主宾的对面,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歌声将结束时,走近主宾,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主宾接过银碗,退回原位;主宾不能饮酒的,要再唱劝酒歌或微笑表示谢意;主宾饮酒前,要以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施礼示敬后饮尽或稍饮一点儿;主宾饮酒毕,敬酒者用敬酒时的动作接过银碗,表示谢意;向主宾敬酒完毕,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客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族一些习俗礼仪禁忌
蒙古族礼仪风俗
蒙古族的独特文化与禁忌
蒙古奶酒的秘密
蒙古族
内蒙古社交往来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