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詩、書、畫「三絕」之吳鎮

吳鎮(1280—1354),元代畫家。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書,後從柳天驥研習「天人性命之學」,遂隱居,以賣卜為生。擅畫山水、墨竹。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取馬遠、夏圭,乾濕筆互用,尤擅帶濕點苔。水墨蒼莽,淋灕雄厚。喜作漁父圖,有清曠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調簡率遒勁。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精書法,工詩文。存世作品有《漁父圖》、《雙松平遠圖》、《洞庭漁隱圖》等。

吴镇草书心经卷

其工詩文書法,繪畫題材多為漁父、古木、竹石之類,善畫山水、梅花。草書學鞏光,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而又獨出機杼,以雄強筆法輔以豐富墨法,自有一種蒼茫沈鬱、古厚純樸之氣。精寫竹,師李衎,晚年則專寫墨竹。墨竹宗文同,為文同後又一大家。善於用墨,淋灕雄厚,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寫真。同以竹掩其畫,鎮以畫掩其竹。其畫雖勢不能奪,唯以佳紙筆投之,欣然就幾,隨所欲為,乃可得也。詩詞風格簡勁奇拔,感情真摯,常以比興自吐胸臆,接近陶潛詩風,外示平淡而內實郁憤。書法能結合王羲之和懷素之長而自具面目。每作畫往往題詩文於其上,或行或草,墨沈淋灕,詩、書、畫相映成趣,時人號為「三絕」。其畫風對明清山水畫的發展,有較大影響。他與王蒙、黃公望、倪瓚齊名,並稱為元四家。


吴镇枯木竹石图轴

吳鎮稟性孤耿,終生不仕,從不與權勢者往來。從其題骷髏辭《調寄·沁園春》對蠅利蝸名之徒的諷刺中可見出他的處世哲學:「
……古今多少風流,想蠅利蝸名幾到頭,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兩度封侯,採菊籬邊,種瓜圃內,都只到邙山一土丘。」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據《滄螺集》卷三曰:「(吳鎮)為人抗簡孤潔,高自標表,號梅花道人。從其取畫,雖勢力不能奪,惟以佳紙筆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幾,隨所欲為,乃可得也。」吳鎮的畫多是自畫自題,很少有當時文人替他題詩。元四大家其它三家多有交往,但吳鎮除與王蒙有詩證明是好友外,吳與黃倪並無充分證據證明他們建立過朋友關係,儘管當時黃、倪都一致對吳鎮繪畫藝術做了高度贊揚。

吴镇墨竹坡石图轴

吳鎮創造性地發展了平遠、深遠的構圖方法,並使之結合成為典型的闊遠構圖。近處土坡,遠處山巒起伏,中間留出寬闊水面,這種一水二岸式的構圖,恰好契合了元代文人平淡、與世無爭的心境。

吴镇松石图轴

自屈原《漁父》及《莊子》中的漁父形象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後,漁父成了清高孤潔、避世脫俗、嘯傲江湖的智者、隱士的化身。魏晉時期,漁父多次出現於山水詩中,到唐宋時期漁父形成被固定下來,成了詩人、作家鍾愛的對象。

吴镇溪山高隐图轴

吳鎮的許多漁父詩中雖也略微透露出淒苦之情,但更多表現了漁父自在逍遙、甚至樂觀的情懷,個別詩里還展現出一些生活情趣。「蘭棹穩,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洞庭漁隱圖》、「山突兀,月嬋娟,一曲漁歌山月邊」(臨荊浩《漁父圖》)、「漁童鼓觶忘西東,放歌蕩漾蘆花風」(1342年《漁父圖》),寫出了漁父不圖名利、與世無爭、放懷高歌的樂觀;「孤舟小,去無涯,哪個汀洲不是家」、「酒瓶倒,岸花懸,拋卻漁竿和月眠」,(此句和上句詞均取自臨荊浩《漁父圖》)寫出了漁父一身輕鬆、四海為家的逍遙;「雲影連江滸,漁家並翠微。沙鷗如有約,相伴釣船歸」(《秋江漁隱圖》),寫出了漁父隱居中田園詩般的生活,極富生活情趣。

吴镇渔父图轴

研究題畫詩,也是瞭解吳鎮畫中漁父形象的一把鑰匙。吳鎮山水畫中,多數作品寫有題畫詩,每首詩都是針對漁父而發的,細品每一首詩,吳鎮的漁父與元代某些文學作品和某些畫家的漁父在形象的表現上是不同的。

吴镇竹枝图轴


墨竹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墨齐备”的元人用墨宗师——吴镇
[元]吴镇《墨竹谱册》欣赏
【经典回顾】元四家之吴镇——鱸鱼蒓菜堪為隠
元吴镇《筼筜清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们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03
“元四家”之吴镇:偏爱渔夫半生、老年专画墨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