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运河的港口与码头——南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解读(7)
    德州港在明清甚至更早时就已经出现了,并长时间以码头之名存世。上世纪50年代,德州港的名字产生。
    德州港不仅为明清以来的国家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拉动了德州经济,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
    旧志均无港口和码头记载
    港口,是指有码头设施、供船只停靠、人货上下的地方。修建港口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要有港池,供船舶停靠;二是岸上要有足够数量的空地,以便修建仓库和存放货物。德州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的各个码头或码头群,也就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港口。德州人所称的码头,是一条由岸边伸往水中的长堤,多数为人造的土木工程建筑物。因德州河道堤坝全是土质,故码头易修。只要在河坡上埋进2根木柱,再用一个结实的横木或板材连接起来,在河坡上横放木板即可。船只靠近木柱,就可装卸货物。由于拆卸和安装方便,码头并不被刻意修建和保留,故今天很难寻找到明清时期的码头遗址。
    据国棉厂马惠彬老先生的回忆,过了老河口(今胜利桥处)后,上码头、豆腐巷、盐店口、西方庵、大西门、竹竿巷、西关、米市、小锅市、老虎仓等处均建有码头。但随着漕仓位置的变迁和运河河道的挑直,原有的一些码头被废止了,新的码头很快就出现了,一直到建国后,所有码头才全部集中到天衢桥和胜利桥之间的河道东岸处。在有关德州的志书中,均找不到有关德州港口或码头的记载。
    为什么港口和码头不在记述范围呢?原因是港口的体制问题。过去的港口或码头,有的是由扛夫厂管理,有的属于衙门专用,有的是私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商用码头。修志者认为,只要写到了拥有码头的衙署和个人,就无需再去记录码头。再者,过去修志偏重政治、军事和文化现象,而忽视现象,也是码头漏记的原因之一。
    德州港历史悠久,但1956年才得名
    从史籍分析,明代永乐年间的递运所应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德州港。那时的北厂码头,是属于递运所来管理和使用的。
    漕运时代,粮食装船、卸船,仓库粮食的运进运出,是由专门机构来负责的,这个机构就是永乐五年(1407)所设的德州递运所(扛夫厂)。本来递运所的普遍设立是在洪武年间,职责是在运河因水少不能通航的情况下,负责由陆路将漕粮运往下一个通航的港口,德州当时并未设立这一机构。原因在于德州所在的卫运河和南运河段,水源独立并相对充裕,无需通过陆运转运粮食。
    与此相反的是,其他港口的漕粮通过陆运转来德州,然后再由德州装船运往通州。递运所并不承担漕粮的河运职能,它只是负责装卸船只和将粮食在仓库和码头间的运进运出,实际履行的就是港口职能。以永乐德州仓每年要转运400万石漕粮来算,永宣时期的北厂港口至少要有5座码头。可以说,永宣时期的德州港,就已经具备较大规模。
    明正统十四年 (1449),由于英宗皇帝亲征瓦剌失利在土木堡被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导致国势渐微,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基于仓廒安全考虑,朝廷将德州水次仓连同预备仓一并移于德州城内,其码头也随之南移至大西门外。
    嘉靖《德州志》记载:“递运所,旧在城北三里。嘉靖三年(1524),今知州(指何洪)以驿递不相接,艰于答应,移于驿旁,构公舍一所,以为憩息之所,公私称便。扁曰‘递运所’,又曰‘夫厂’”。大西门码头不仅承担漕粮的装卸,而且来往官员、赶考的学子、客商、探亲访友的旅客等都需要在这里登船,实际是重要的客货两用码头。这里虽然一直被称作大西门码头,实则是德州有史以来的第二个港口。
    德州虽拥有港口的历史很长,但真正将其叫作港口的时间很短。大家习惯性地称其为码头,直到1956年德州航运办事处成立德州港务管理站,才是德州港名称的第一次出现。从这时起,德州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港口建设,包括修建高标准的装卸码头,引进装卸机械和挖泥船等,1958年正式建成。 60年代末,德州港已成为重要的机械化港口。 1980年,德州港因运河停航封港。
    建国初期德州港的规模
    德州港位于津浦铁路以西,天衢桥和胜利桥之间的运河东岸,港区位于运河大堤之外,由港口、码头和货场组成。明清时期的上码头、清末民初的兵工厂码头、民国时期的福记码头、日伪时期的军用码头等,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均设在此地。
    建国后的德州港是一个中转港口,中转物资以煤为大宗,其次为砂石建材、化肥、食盐等。出口货物由津浦、德石两铁路运进后,经水路散运至临清、武城等地。现矗立在运河东岸的4个码头,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
    据2009年《德州交通集团志》记载,1956年对坡道式的原始码头进行改造,建起简易的岸壁式码头。 1958年建成了永久性码头7座,之后又建成装卸码头5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码头3座,木栈桥式码头2座,泊位21个。货场4.9万平方米,仓库4565平方米。港区道路4条,铁路专线674米。 1960年,各类装卸机械已达43台套之多,形成了机械化的装卸港口,1957年达最高吞吐量为65万吨。
    1960年前,德州港的货物装卸靠车拉、肩扛、人抬。 1960年有了汽车吊5台、皮带输送机 7台和内燃机拖车 10部。1965年,增添内燃机铲车和汽车吊各一部。1975年,又增添各类装卸机械12部。1978年增添固定式吊车3部。
    据1979年普查,德州港南北长700米,仍有装卸码头5座,其中3座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码头,长度分别为15米、5米、5米。 15米码头上配吊车装卸物件,两个5米码头配皮带机和装卸铲车装煤,另外两座为木栈桥码头,长度分别为14米和8米,装卸杂货用。另外,还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码头,长15米,因设计不合理,1963年建成后,一直没有使用。 1958—1969年,德州港平均有装卸工人500名;1972—1980年,平均350人。1979年,德州港有职工346人,生产工人259人,管理人员45人,其他人员42人。
    德州港从1953年开始有吞吐量统计,当年的吞吐量为29.4万吨。 1953—1959年年均56.9万吨。其中最高的1957年吞吐量65万吨,占当年全省内河港口吞吐总量的26.5%。 60年代吞吐量忽高忽低。 1965年后卫运河严重枯水,德州港吞吐量下降为年均11.5万吨。 70年代年均吞吐量8.3万吨,其中1979年仅4800吨。
    另外,德城区还有两处与德州港有关的地名。一是北厂村。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德州扛夫厂(递运所)在今北厂西街村西,为跟后来大西门外的扛夫厂相区别,故叫作北厂,后来称北厂村。二是民国时期的扛夫厂街,位于火车站北迎宾路以东以西区域,即漕仓迁移进城后兴起的又一个港口所在地,后来演变为地名,一直延用到解放初。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大港和最大船
中国洋山港,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被全世界围观!
世界港口
未来已来,这个码头看不到人 ——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集大成之作”
泉州港
AI赋能智慧港口︱亚洲自动化码头︱港口装卸机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