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子与德州三 张明福
德州尊董效董600年
    董子与董子思想不仅是德州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尊董效董也成为德州明清文化的主流和主体。
    从德州第一部志书嘉靖《德州志》开始,历代志书均将董仲舒列为乡贤之首。历代德州人将其作为重要乡贤开展尊董敬董等活动。田雯在《长河志籍考》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言之矣! ”
    修建董子读书台、董子祠。《德州志》记载:隋开皇年间,朝廷在旧广川县东八十里左右的运河西岸建设了新的广川县,也就是目前德州的位置,同时修建了文庙和董子读书台。“书台夕照”曾为德州十景之一。明洪武十年(1377),德州文庙与董子读书台一起迁到运河以东,文庙建在目前德州监狱位置,在大殿旁边的廊屋里摆放董子牌位,每年春秋二仲(二月二、七月十五)举行祭祀大典。
    明正统六年(1441),知州韦景元对德州文庙进行维修,在东厅墙下,发掘出一块隋朝石碑,刻有“董子读书台”5字。他在石碑原基后侧建设了祠堂8间,起名“聚贤”,用以祭拜董子。
    弘治十二年(1499),巡抚都御史熊翀、同知王从鼎为方便祭祀,在文庙的东侧,建设了独立的董子祠,正堂8楹,前后厢房12楹,在寝堂旁边筑台建亭,亭内竖立“董子读书台”原碑。全部工程均由民间出资。
    嘉靖六年(1527),时任德州仓大使史麟在祭拜董子时,见董子祠疏于管理,十分破旧,便批评道:“广川之重,有得于书院者多矣。盖地灵则人固杰也,人杰则地益胜也,兹其可缓哉? ”并立即对董子祠进行了修缮。扩建后的大殿12楹,塑有董子坐像;祠堂前面建有凉亭,里面有“董子读书台”旧石碑;东西两侧为厢房,沿用原来的牌匾“斯文一脉”,朱红大门描金漆银,门上牌匾书“董子书院”。
    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州马明瑞将董子书院迁到小西门外,并改名“醇儒书院”。院中除珍藏了诸子百家的经书之外,还重点保存了董子的《春秋繁露》及其他一些著述。当时,“董颜祠”“乡贤祠”同时供有董子牌位。
    德州人尊董敬董,并不止建设董子台、祠和定时祭拜,而是将董子的思想和事迹潜移默化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董仲舒一生刻苦学习,“三年不窥园”,这成为明清时期德州学子的榜样。如明末德州城里王家角王都,少时勤苦力学,冬不炉,夏不扇。家贫不能购书,借抄于人。于故牍背写之,皆精熟上口。尤其是礼部会试落榜后,“倍加磨砺。午夜一灯,晨窗万字,不异诸生时,所业弥入神境”,终中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太常寺卿。
    董仲舒将治理国家当作自己的大任。明清德州士子,尤其是清乾隆时期的德州文人,在汉学复兴方面具有担当意识,如卢见曾主盟东南诗坛文坛,资助《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和画家李葂。卢见曾、宋弼、董元度等将记载山东文学史为己任,主持编纂了两部大型山东诗歌总集——《山左明诗抄》和《国朝山左诗钞》,为山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董仲舒与时俱进的理念也影响了后人。清朝德州举人吴楚椿为官青田,在统治者实施民族歧视政策,污蔑“畲民皆作轿夫为人使役,身家并不清白”,因而“奉批不准与考”,把畲族子弟排斥在科举大门之外的大环境之下,为畲家子弟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而奔走呼号。其事迹不仅被写进《浙江省志》《处州府志》和《青田县志》,而且还被许多畲民写进了自家的族谱之中。
    董仲舒尽管怀才不遇,一生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但能安贫乐道。德州人安贫乐道的人和事充满史籍。《德州乡土志》记载明代中期几位德州官吏:宋性任刑部右侍郎后,随征北之捉虎山,馈饷乏匮,谋合庙算,加尚书俸,赐马蹄金二锭。所至,号为廉能。因病告归,被谗抄没。家无余资,惟马蹄金在焉。记载张瑶致仕归里后住破庙:“张别驾(亦称判官,指通判,是明清州与府的副职简称)瑶博雅能文章,致仕归无住屋,寄身荒寺中。及卒,无以为殓,胥吏醵金葬之”。明末清初御史赵继鼎为人处世重情义轻金钱。他曾对人说:“藏笥惟金,不如瓦砾。瓦砾可蔽风雨,金能乎?”德州士子为官之后,不经商,不结帮,做事公平,胸怀坦荡,在外地树立起德州先生的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董子读书台的前世今生
山东德州的“董子读书台”
董子书院纪行||贾福英
董仲舒闡述“大壹統”政治理念
孔子带你游山东——德州站
西安的文庙和书院街(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