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州民间故事集 [ 2 ]

饿狗堆

         万州五桥老街边上有个小土堆叫饿狗堆(现在的龙潭大厦)。提起这饿狗堆,还有个传说哩。
         从前,小场上有户姓王的人家,住着母子俩。母亲张氏,年老多病,善良贤惠;儿子王安为人诚实豪爽,是个孝子。他没有什么爱好,只喜爱打猎。
         这年冬天,北风怒号,寒雪纷飞,天气比往年更加寒冷。孙氏多病,卧床不起,又无钱医病,把王安急坏了。
        ——天风停雪止,王安想打点野物,卖了线给母亲治病。
        话说离五桥不远有一座山叫毡帽山①。那时山上没有良田,也没有好地,尽是茅草和松柏。王安也就时常去山上打猎。王安打猎不常用枪,他惯用的是一根套绳。那套绳是一条不太粗的麻绳,一头有活结,一头抓在手上,一遇野物将活结一拉,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套住野物的脖子,野物就别想逃脱了。王安就靠这手艺不知抓了多少野物,卖了钱,救了母子二人的命。
         可是这回,他聚精会神,满怀希望地等呀等呀,天又下雪了,吹起冰冰冷的风,实在难熬,天快黑下来时,他连一支小麻雀也没碰见。这天王安空着手回去,第二天还是空着手回去。到第三天,才从对面的草丛中看见一支小狐狸探头探脑地露出半个身来。
         可是,那支小狐狸非常精灵,仿佛发现了动静,瞪着一双灵活的眼四周瞧了瞧,又缩回去了。
        雪下得更紧了,风也更大了。不一会,雪就把王安躺着的身子淹没了大半,脸冻得铁青,上牙打着下牙,整个身子冻得僵直;但是他还走动也没动一下。
         过了许久,小狐狸才又蹦蹦跳跳地从原处跳了出来。
         王安很欢喜,顺手将套绳呼一声抛去,正好套在它的脖子上。   
         小狐狸很美,不到一岁;全身披着金黄油亮的短毛,小巧的嘴,小巧的头,比画上的还好看;它拼命地挣扎,但那套绳却越套越紧怎么也挣扎不脱。王安这时才一步跃起,将它提在了手中
         小狐狸无力地伸长四腿低着头,两眼还滚着泪珠儿呢。
         忽然,从远处的山谷里传来一声一声的悲叫,显得忧伤凄切。小狐狸听到这凄切的悲叫声,抬起了头,一忽儿,它止住了泪,开口说起话来:“好心的猎人啊,你行行好把我放了吧!我的母亲叫我去采食。那天,她遇上了虎,逃身的时候不幸掉进了深沟摔断了腿,这时她还等我采食回去呢!”说着小狐狸又掉下泪来。
         王安的心软了,他想:“这小狐狸有残疾的母亲,我有病弱的妈妈,假设我被恶人夺去了生命,那妈妈又该怎么活呢!小狐狸被我抓走,它的妈妈不也同样没了法儿?”王安想到这里,就说:“可怜的小狐狸,你的心真好,但我的母亲又该怎……”王安的话还没说完,小孤狸瞪大一双眼睛,惊奇地问道:“你的母亲怎么了?”王安没有回答,只伸出颤抖的手,慢慢地解开了小狐狸脖子上的套绳。可是,还来不及将小狐狸放下地,就听远处传来一声震天大吼,呼啦一声巨响,霍地跳出一支白额大虎来。那虎凶狠地朝王安扑来,王安机敏地往后一跃,可谁知他的身后是一道断岩,那一跃就和小狐狸一起掉了下去。
         王安和小孤狸都摔死了,他们的魂化作雨道阴风各自向远处飘去。王安的魂飘到很远的地方,投进了一户小康人家里。一年后生下地来,取名叫王平。小狐狸就投在五桥近处的一支大黄狗的肚里,四个月后,也就出生了,是一支又黑又胖的小黑狗。
         转眼间,王平巳到十岁。
         这年六七月间,王平带了银子,出外做生意,路经五桥这个地方。前世的事情他当然不知,他只觉得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走得累了,坐在路边的一块小青石上歇歇气。气歇好了,他又往前赶路。可没料到,他装银两的布袋却掉在了那块小青石上。
         小狐狸变成的小黑狗,非常有人性,对前世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尤其记得放过它的猎人王安。它时常想:“那位猎人真好,要不遇见那可恶的老虎,我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模样儿!”它为感谢王安的好意,就时常跑到王安家的门前替王家看门,还时常到毡帽山下咬些小野物或到镇上铺子里偷些猪肉来给王安的母亲吃。
    前世王安的母亲活了十年也就死去了。从那时起,小黑狗就好象失去了依托,发了疯似地乱跑。
         王平在那块小青石上掉了钱袋后,小黑狗也跑到了那里。当它发现了钱袋,就跑上前去闻了又闻,闻到了前世王安的气息,汪汪叫着,朝王平走的方向追去,可没追上,就又跑回来睡在了钱袋上,用身子掩住了钱袋。这样过了七天七夜,王平才找起回来。小黑狗睡在钱袋上七天七夜没吃没喝,一动不动,一直等到王平转来了它才吃力地爬起身,摇着尾巴,叼着钱袋一步一步地走到王平的身边倒了下去!
         王平一把将小黑狗抱起来摸着,亲呀,可是那小黑狗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王平放声大哭,随后将小黑狗埋在了那块小青石下。人们为了纪念这支小黑狗,就把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饿狗堆”。



①毡帽山:地处原五桥石人乡。因其山形看上去象一顶毡帽,故名。现在五桥机场附近。

驷马桥的传说

    据说,早些时候驷马桥不叫“驷马桥” ,是叫“司马桥”。只不过是时间长了,人们说话说走了嘴,才叫成“驷马桥”的。
    早先①,驷马桥很难走。要是遇上下雨天或涨水时候,那就更是没法过了。
    当时,有个石匠师傅晓得了,想修座桥来方便大伙儿。后来,石匠师傅真的募了钱,同师兄们一起把桥修起来了。修好后,石匠师傅就想给桥取个好名字;那晓得,石匠师傅左思右想,都没有想起个好名字。正在石匠师傅为难的时候,来了一队娶亲的人。石匠师傅想,何不叫新姑娘取个名字:一来图个吉利,二来也顺便逗一逗新姑娘解解闷。这样,石匠师傅拦住了新姑娘的轿子,说:“我们才修好桥,还没来得及取名字。你是第一个过桥的,就给取个名吧!
    新姑娘一听,晓得是在逗自己,本想来个不开腔算了,但久忍不住地往桥瞟了一眼,见很多人正期待地望看轿子;心想,他们修桥,也是为了大伙,推托了是有点不好,便低头想了想,说:“我婆家姓司,娘家姓马,我看就叫司马桥吧。”石匠师傅听后,连声叫好。
      于是,这桥就由此得名了。
①方言:即从前。

驷马桥的故事

        从前,在我们长江边上的一座县城里,十字街口有家生意兴隆的茶馆,天天高朋满座。茶馆老板的儿子生性聪明,自幼攻读诗书,很年青便中了秀才。前来喝茶的茶客们都夸老板的儿子学识渊博,才高八斗!年青人也自觉文墨过人,十分得意,决定要上京赶考夺魁。于是便骑马沿江而行,日夜向京城进发。
        这一天,秀才来到了万州江边,只见两岸山色奇丽,翠屏寨、天生城遥相呼应,景色甚是迷人;便吟诗策马,随意漫步,恍惚间竟然迷失了方向。他正在着急之时,忽然看见江边那座没有栏杆的石板平桥下,一衣着朴素的村姑在细细搓洗衣服,便催马上前向她打听道路。那村姑抬头一看,马上骑着个衣冠楚楚的斯文人,好副居高临下、满腹经纶的神态,心想:我何不逗他一下,看他肚里到底装了多少墨水。便不慌不忙地说道:
        “客官,我有一幅对子,你要是能对得出下联来,我就告诉你上京的道路,要是对不出……”
        秀才还未听完,就巳笑出声来——这毛头村姑,斗大的字认得完几个?!还自不量力,想来考我的!想我饱读四书五经,一幅村野蛮对,算得了什么?且慢,待我对出下联,就象她抖衣服一般,再好好洗刷洗刷她;当下,也不下马,甩袖拱手道:
        “请赐上联。”
        村姑见秀才那目不斜视,满不在乎的样子,知他甚是狂妄。略—思忖,就指着秀才的马刚刚走过的沙滩,语气干和地吟道:
        “沙马踏沙泥沙印马蹄”
        秀才一听暗自惊讶,脸也微微泛红。心想:这小小村姑可是小看不得,定要想出妙对方能压得住她。可他越想如何来压倒她,越是想不出,百般苦思,仍不开窍,竟自乱了方寸。但又决不愿轻意认输,于是红着脸对村姑说:
        “此联……此联太一般,还足请……另出一题吧!”
        村姑忍不住噗哧一笑,随即又正色对秀才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对不出下联就算了,何必硬撑面子呢!”说罢,拧干衣服装进提篮,转身沿河边小路走了。
        秀才尤自怔怔地呆坐马背,羞得脸上冒出了汗珠。他暗恨自己学识太浅薄,今日才败在一村姑手中。村姑的话也确有道理啊,如此无能,还怎么上京赶考,他滑下马背,扶鞍左思右想,觉得日后再无脸回见县城里饮茶的众人了,遂长叹一声,投江自尽。
        后来,有个船夫划船经过万州,在石桥边歇气,听说了这事,望着茫茫江水,很是惋惜:“这个对子其实好对,上联不是‘沙马踏沙泥沙印马蹄’吗,我对‘铁锚沉水底水做船衣’,这个秀才持才自负答不出来,又何必轻生呢?”
        一年后,皇上出巡经过这里,对这件事也深有感触,于是便把这石桥赐名叫“驷马桥”,一直叫到今天。

龙驹坝的传说

        在渝鄂交界的七曜山,崇山峻岭环抱着一块美丽的坝子——龙驹坝。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湖北利川青龙山上锁着一条青龙。一天,它挣脱链子,顺着马龙沟游来,要吃白羊坪那群羊子。一出沟,只见一匹银光闪闪的小马驹在泉水边喝水。小青龙张牙舞爪地来抓小白马,于是,白马、青龙绕着坝子追逐,跑了一圈又一圈,转了一年又一年,小白马终于跑不动了,眼看要被青龙抓住;只听北方后山轰的一声响,山脚下裂开一个小洞。小白马趁着烟雾,一头钻进洞里去了。小青龙找不到白马,反倒被躲在洞里的白马伸出头来咬住尾巴不放。小青龙就这样活活饿死在坝子里,化成了一条小河。于是,后人称北边的山叫白马山,洞叫白马洞,河叫青龙河。把“龙”、“驹”合在一起便叫龙驹坝。龙驹坝有了这两宝,从此就富了。
        白羊坪的麦子遭白羊啃光了,白羊坪也就穷了。这下惹恼了白羊坪的土地神,一天晚上,他一手拿撬杠,一手拿金刚钻,跑到龙驹坝。趁天黑,把龙驹坝东面的山撬开一条缝——叫错门垭,把西面打于坪钻开一个洞——叫漏门垭。即前门扎不住财,后门关不住宝,于是龙驹坝也穷了。

一碗水的来历

        相传原龙宝乡龙宝场(现在双河口一带)从前是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在这一带后面的龙宝山山腰间有一个泉眼,咕咕咕不停地冒水泡泡,积成了—个小水池。这泉水很清亮,味道淳美,人喝了能延年祛病。人们不辞辛苦,大老远来这里挑水,都说这是龙宝山的龙水,称为神泉。当地有一个叫余老歪的地主,他很眼热神泉,就指示手下的打手用木板把泉池盖住,不准别人挑水;可他自己不光吃喝,连洗脚、洗澡都要用神泉水。
         一天,用同完了,余老歪叫一个佣人去神泉取水,佣人挑了两桶稀泥汤回来。余老歪一看,气得打了佣人一巴掌,骂道:“哪个要这稀泥汤汤,咹!?”“佣人哭丧着脸说:“老爷,不是小的使坏,只因那神泉被挑干了,剩下的都是稀泥汤。”余老歪不相信,跑去一看,果真如此。他转身气急败坏地吼道:“是哪个把水偷光了?”打手、佣人们大眼瞪小眼,茫然地摇摇头。余老歪只得吩咐一个打手留下查看,无奈何地回去了。晚上,打手进屋报道:“是天上的虹下凡来愉的。”余老歪哈哈地怪笑起来:“你少给去爷宽心丸!”打手赶忙赌咒发誓,他那认真模样,余老歪有些信了。
         第二天,余老歪拄着拐杖,独自—人来到山腰,故意掀开木盖,伏在泉边石头旁的草丛里,等哪等哪;中午,刚才是晴朗万里的天空,忽地乌云四布,紧接着,碗豆大的雨点哗哗地从天而降,直下了半个多时辰。余老歪伏在草丛,淋得浑身湿漉漉的,象只落汤鸡,他为了瞧稀奇,也没办法,只好忍住气。
         不久雨后天晴,万山青翠,景色宜人;草尖树叶挂着晶莹闪光的水珠,龙宝山山顶上架起了一道七种颜色的彩虹。那虹足半圆形,—一头在西,一头在南,瑰丽鲜艳,配着雪白的云海,可好看了;忽然卡察一响,虹的中间缓缓垂下一支手,朝神泉伸来,余者歪高兴得心都差点蹦出来!他看见了虹手里握着一个光灿灿的银碗,碗周围有花草、牛羊、人物、楼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雕工之精,真是人间罕见。虹用碗在神泉中舀起水,就要收回去,余老歪急了,从草丛里飞快地爬起身,举起拐杖就是一下,打在虹的手上,虹手一松,那银碗从室中掉了下来。余老歪大喜,赶忙跑过去摊开手掌接,可没等他跑拢,那银碗就落地了。刚落地,就爆发了一声天翻地复的震响:原来这银碗乃是天上的神物,掉在地上,把地给砸出了一个盆状的凹坳,余老歪也给埋在土里了。这盆地四面环山似碗沿,中间平地似碗底,这是银碗化成的,神泉的泉眼被石土掩住,顺着石土下的缝隙浸至碗底平地一处石缝冒了出来。
         后来有人偶然尝了,认出是泉水,于是人们都来这里挑水。有人嫌路远,又发现碗底平地田土肥沃,就把家搬到神泉边上居住;一家、两家,聚成了场镇,叫做“银碗水”。叫来叫去,年数久了,就叫成了“一碗水”。

石人、石鼓的传说

          在龙宝山的北面,耸立着两尊形如人和鼓的石柱、石墩,当地人叫石人、石鼓。这里流传着—句民谣:石人对石鼓,金子五万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还有个故事哩。
         从前,有—个名叫王三的小孩子,只有十几岁。父亲早亡,与老母过活。家里很穷,他就到有钱人家当了放牛娃,每天都要割四篓草去喂牛。一天,王三到石人脚下割草,发现草根下有一把黄灿灿、亮闪闪的钥匙。他很稀奇,就拣起来放在口袋里,等割满了草,他爬上石人身边的石台上,掏起钥匙随手在石人身上敲了—下,谁知石人就转动了;本来是背对着石人的,这一下与石人面对面了。更怪的是石人身下开了一扇石门。王三就走进去,只见洞里有很多很多的金子,那金子发出的光把洞照得比外面还要明亮。王三心想金子不是自己的,便只装了—小口袋,便出来了。他又想:我敲开了,不关上,多不好哇!这金钥匙既然能打开,能不能关上呢?他又在石人身上敲了一下,果真,石门吱地关上了,石人也转回原处。王三背着竹篓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把金子换了钱,买了猪、农具,还买了几亩田地,把草房子也修成瓦屋,还把剩余的钱送给那些揭不开锅的乡亲。
         话说当地有个贪财成性的余地主,一天吃过饭出来,见王三穿着一身新衣服,脸上也挂着笑,往天的草棚棚也变成了瓦屋。他心里很奇怪:凭这孤儿寡母的能耐,一万个不可能!一定是发了外财。于是,他满脸笑容,还装模作样地在王三头上摸了撰,说:“三娃子,你这新衣服是哪个给的?”王三不会撒谎,一听余地主问起,就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余地主听了,眼珠子差点蹦出来,一把拉住王三的手,急急说道:“那发光的钥匙在哪儿,快告诉我!”王三才把金钥匙从腰间解下,余地王就一手抢过。王三哭了:“你为啥要抢我的金钥匙?”余地主理也不理,发疯一样跑到石人身边,迫不及待地用钥匙重重地敲了一下,石人转动了,石洞门开了;余地主—见那么多的金子,刺得眼都睁不开,狂呼看扑了上去,大把大把地往口袋里捧;口袋装满了,他就脱下衣服、裤子,发疯似地往裤筒里刨。他又嫌拿看钥匙麻烦,就扔在地下,可是那金钥匙一落在地上,石洞门就关上了,余财王怎么推也推不开,最后饿死在金子堆上。由于金钥匙在洞里,石人永远也不能转回去,就与石鼓面对面地站着,一直到现在。

“石人”的传说

    在五桥卢家坝对面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尊酷似人形的石头,相传有这么一段来历。
  古时候,某年七月的一天夜里,山脚下有一位姓韦的老汉,扛着锄头去看田水。正好从岜山脚走过。忽然听到对面有人说话的声音。更深半夜,什么人还在这里吵闹呢?他倾耳细听,原来这声音从山中传出来,连吃饭、咳嗽的声音都听得真切。他们人多话杂,有的说:现在人马到齐,主张立即行动;有的说:大家不忙,等到鸡啼才出去正是时候。老汉觉得奇怪。为了探明原由,他退到一个土坡上,俯伏着身子,趁月明星稀要看个究竟。老汉巴不得马上鸡啼,他便学起鸡啼。果然这一做,全村的鸡一只跟着一只鸣啼了。突然山岸中轰隆一声巨响,山石滚滚,火光冲天。响声过后,韦老汉却没见什么人出来。他只好扫兴回家了。

  第二天清早,全村人都为昨晚的山崩议论纷纷,韦老汉把他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接着全村的人都到现场观察,才发现山顶上耸立着一尊人形的石头。事情至此真相大白了。山顶的人形石头乃天兵下凡消灾降福,他们已定鸡啼才出来。不料韦老汉自作聪明,装着鸡啼,乱了时辰,误了大事,为头的天兵就化作了石头。后人为了纪念矗立石壁上的天兵,就把这座山叫做石人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骄傲的小公鸡
[2017汉语桥]驷马闯关2
小熊卖鱼
故事:男子救了三只狐狸,却被黑狗咬住裤腿,黑狗掉下眼泪救了他一命
第三十四节︱驷马中穴
董氏奇穴:各类耳部疾病针法(非常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