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犹记茶楼说书声
犹记茶楼说书声

      我在长篇小说《万县野码头》里,有一段水漂儿路过下河码头对茶馆的交待——

       ……茶馆正中有个为说书人搭的方台,台高两尺,上面摆一张围了布幔的条桌,旁边柱头上挂块粉牌,写着书名《七剑十三侠》和说书人的名号。水漂儿爱听评书,有时路过这里,立在外面也要听上一阵。那位说书人说得好,便在万县城也颇有些名气。他学女子就尖着嗓子做一种娇态,眼里顿时生出少有的柔情;说莽汉就换了粗声大嗓铿铿锵锵,又是一副武士侠客的样子。他手里一把折扇,开阖旋转,可以玩出许许多多的花头;一方醒木轻重缓急,便有了世上所有的音响静止。水漂儿记得说书人讲纵马急驰马蹄翻飞,那醒木就在桌上踢踢跨跨踢踢跨跨响个不住,嘴里如竹筒倒豆一般“七个八个七个八个七八一十五个”,水漂儿就感觉到真有骏马在翻盏泼碟地奔跑一样……

      其实,这正是当年说书人和茶馆留给我的记忆。我少年时候,就爱听评书。有时晚学一放,三扒两爪做完作业,就慌着溜出去听书。
      我“光顾”的西门、东门、南门河坝几家茶馆,都很有川东特色,黄亮亮一坝竹躺椅,躺下来能听见江中涛声。当然,最好的去处应该是阅江楼了。夏日涨水,江水淹到阅江楼脚下,这时候苎溪河帮上重帮地泊满了木船,万安大桥也拥满了看水看船的人。桥头茶馆最是消暑观景所在,一进阅江楼,只觉江风徐来,遍体生凉。临窗选一把竹椅,坐下来品茶、听书,那真是一种绝好的享受!
      记得当时说的书目有《封神榜》、《说岳全传》、《三门街》、《七侠五义》等,大多是精忠报国、除暴安良加言情故事。后来兴说新书,还有《红岩》、《烈火金刚》等书目。总之,无论是哪本书,不听便罢,一听准让你着迷。听入了迷就怕人打岔,看到卖香烟瓜子的小贩走动就心烦,那种专注远比听老师的功课认真。只是每到惊心动魄处或者情意缠绵时,就听醒木“啪”地一响,说书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各位明天请早”,管叫你怅然若失,悬心系胆不忍离去。
      万县书场的几位老师,如周尔康、唐守愚、袁逸民先生都是说书的高手。周尔康的《丹阳楼》、《九美图》全是他边说边创作,没有墨册的“条纲”。五十年代末,周老师上省电台说过书,而且做过四川省评书大赛的评委。袁逸民老师1956年去蓉城夺过全省评书大赛第一名。只可惜后来举办四川评书大赛的时候不多了,但当时他们在说书艺坛上是很为万县人长脸的。
      一晃多年没听评书了,那次听说成都有个李伯清相当走红,就花六十元听他一场“散打评书”。听了下来心里颇不以为然。所谓“散打”,也就是川东人说的“扯把子”。虽然他说的是邻里社会笑话,内容大家爱听,但有些笑话太过粗俗,稍一咀嚼便觉乏味。事实上万县如周尔康等人,是认真教过书的,文化程度显然比李伯清高,要比“加条子”“扯把子”是不会在李伯清之下的。
      过去听一场书五分钱,另付三五分茶资,是很便宜的。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但在餐餐鱼翅海参之后,来一碟新鲜的泡菜,也是极爽口的。笑星李伯清来万州说书场场爆满,当是评书雅俗共赏很受欢迎的的例证。而茶楼听书,更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享受,那种文化熏陶,那份闲情逸致,恐怕不是其他艺术形式可以随便取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湖丛谈】团门揭秘
评书与鼓书
江湖丛谈 第六章 评书流派
老行当 ▏说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传世评书》
闻名京城的“袁氏三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