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昌码头沧桑岁月

古老的宜昌码头,如今是现代化的港口。循着它千年的足迹,看看“三峡门户”的变迁。

 

千年码头 舟师要塞

自古“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宜昌(古夷陵)“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史记载,从西汉直到唐代,围绕古夷陵的战争颇多。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秦国大奖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浮江伐楚”。宜昌在战国时为楚夷陵,“峡自夷陵束,江从白帝悬”,自古即为川楚咽喉,最先被秦军舟师所破。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实力日增。建武九年,公孙述遣将任满、田戎率数万水师,从鱼复(奉节)以木排竹筏沿江而下出三峡,攻占了夷陵和夷道(宜都)分界处的西塞,在荆门山、虎牙结营布防。刘秀军队屡攻不下,直到建武十一年,刘秀部将岑彭水师才攻占了荆门要塞,继而攻克夷陵。岑彭水陆大军六万之众,在夷陵驻扎修整后,再度出击,沿长江三峡逆流而上,一直打到临江(忠县)。次年,东汉利用长江舟师入峡灭蜀,统一了全国。

三国时期,蜀吴夷陵大战,水路成为战争主要通道,双方都先后派兵驻扎夷陵。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关羽报仇,亲率数十万兵水陆并进伐吴。次年,刘备令部将吴班、陈式水军驻扎夷陵,步卒结营峡江两岸。吴国都督陆逊率兵五万水陆迎战,火烧夷陵,刘备兵败,退至鱼复。陆逊得胜后,派重兵驻守夷陵,以防蜀军来犯。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之后数年,西晋为统一全国,与东吴在西陵峡反复争夺。咸宁四年(公元280年)西晋的王浚终于率数万水师,战船千艘,出峡攻吴。一举克秭归,连破吴军拦江铁链铁锥水上障碍,进逼夷陵。吴军瓦解,王浚水师势如破竹,继而拔夷陵,进夏口,入武昌。同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

夷陵码头规模在古时可以停靠大型战船,在非战争时期作为普通木船泊点,自然是难得的良港。

盛唐时期,水运繁荣,巴蜀与湖广运输通畅,《旧唐书》中记载有“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作为川楚水路要津,夷陵逐渐繁荣。杜甫在夷陵(时称“峡州”)写过一首诗《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宴(得筵字)》,诗中云“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范成大《峡州至喜亭》也有“断崖卧水口,连岗抱城楼。下有吴蜀客,樯竿立沦洲”。江泊万里船,洲头立樯竿——可见当年宜昌码头水运盛况!

元明时期,宜昌码头运输,主要是漕粮与木材。四川盆地粮食富足,常通过宜昌码头转运到长江中下游。云、贵、川自古盛产木材,每年都有大量的木排,由上游经三峡抵达宜昌码头,再流放到其他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川盐、茶叶、生漆、青麻、牛羊皮、山蚕丝、日用品等经宜昌码头转运。

宜昌码头最早形成“气候”,有史记载是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临江的宜昌(东湖)古城开有八门。《东湖县志》记载,“其制,旧为八门,今七门。”此七门为:“正东为东湖门,即今大东门。正南为南藩门,即今大南门。西南为义昌门,即今小南门。正西为西上门,即今中水门。西北之西为西塞门,即今镇川门。西北之北为北门,即今小北门。正北为北望门,即今大北门。”在古城七门之中,沿江岸有5座水门码头:大南门(南藩门)、小南门(义昌门)、西上门(中水门)、镇川门(西塞门)、小北门(也名左北门)。水门码头主要供居民挑水、木划过江、船只泊岸使用。据《东湖县志·东湖县沟衢图》,当时古城布局如下图所示。

东湖县沟衢图
 

清末宜昌码头

宜昌作为临江城堡,专门开辟五个水门为水运大开“方便之门”,一是因为宜昌地利,江水绕城而过;二是因为水运带来诸多商机,开门便于纳利。

 

川楚咽喉 几度繁荣

猖獗一时的鸦片运输与买卖,曾给宜昌码头带来畸形的繁荣。

十七世纪末,中国播种鸦片成风,祸国殃民。清廷不得不采取对策,禁止鸦片贩运。当时川、陕、云、贵等省鸦片种植尤广,为躲避禁令,改称土药(进口鸦片称“洋药”)运输。由于鸦片征税很高(每百斤收税30两纹银),地方官府不願放弃此项税收,他们以地方财政困难为由奏请朝廷解禁。因此,同治九年(1870年),户部颁发《洋药、云南土(含云、贵、川、陕)抽税章程》,允许各地“洋药”与“土药”运输,同意地方政府设卡收税。宜昌官府立即响应,在平善坝设总卡,并在锁堂街、南正街、河街开设5家税号,专门代客买卖鸦片。云、贵、川的鸦片大量外运必走水路,宜昌码头是三峡门户,自然首当其冲。不算关卡收入,仅5家税号,年收入税银在300万两以上!

土鸦片出川,洋鸦片入川,当时宜昌成为全国鸦片的主要集散中心长达数十年,码头运输“繁忙”。运鸦片主要依靠木船,有时轮船也参与进来——法国的“万佛”小轮,每月至少由汉口-宜昌-重庆往返两次,专营鸦片。

长期鸦片贩运,给宜昌码头带来虚幻的繁荣——宜昌沿江码头上的酒楼、戏院、茶馆、妓院不断增加。同时,鸦片交易也对宜昌人民祸害深深,常年吸鸦片成瘾的“烟客”数以千计。据19363月《湖北省禁烟概况一览》统计:宜昌城内烟馆408家,烟民3675人(这些烟民在解放初期,绝大多数被政府强制戒了鸦片)。

两次“川盐济楚”使得宜昌码头逐步兴盛。

盐业在封建社会一直是朝廷严格控制的物资,严禁私盐运输与销售。川盐品质好,口感不错,在湖北、湖南深受欢迎。故而,川盐的私盐贩运、贩卖屡禁不止。清雍正五年(1727年),宜昌清府曾在平善坝及中水门码头设置盐卡,专查私盐运输。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廷下文由地方通判专管盐业。宜昌府安排巡役70名,在中水门(后改在西坝)、南津关、平善坝缉私设卡。长治久堵,宜昌盐业运输一直无法发展。

第一次“川盐济楚”是清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在清代前中期,由于清府的需要,旧楚国地区(两湖为主,豫、赣、徽、苏部分地区)盐业一直由实力雄厚的淮盐独占。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江南北,淮盐根本无法运到湖北。使湖北、湖南地区食盐长期供应短缺,盐课收入锐减,军饷困难。这对于当时主要依靠淮盐课税的宜昌府、施南府、荆州府来讲,无疑于沉重打击。为解决食盐困难,户部议准“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销。”宜昌关卡以每斤征收课银1厘5,以充地方开支。于是,川盐如决堤之水,源源不断经宜昌运销湖广市场。宜昌码头由此得“转口码头”称呼。此外,其他来宜船只运来的日用百货,瓷铁器、大米、布匹,一部分在宜昌集散由陆路运销各县镇,绝大部分由此过载,换峡江船只运往上游四川。故而宜昌另有“过载码头”之称。

这一时期,宜昌沿江尽是泊船码头,沿码头多有商贸货栈交易市场。紫云宫以榨油坊居多,油籽船就停在三江江边交易;板桥河街都是水果市场、青果行;镇川门、中水门江边泊着煤船、砖船,上下搬运工人来来往往,挥汗如雨;杨泗庙为米市专用码头;一马路至大公桥的沿江沙坝上,多有板屋、草棚,形成河畔市场……茶坊酒馆,江湖杂耍,热闹非凡,成为宜昌码头一景。

上世纪初远眺宜昌码头

百年前的大南门江边 

原一马路的码头 

宜昌码头边剃头摊(1917年)

 

宜昌江边捕鱼能手水猫子(水獭)

 

百年前宜昌江滩艺人

江滩杂耍成为宜昌码头一景

 

宜昌码头棚屋(1946年凯塞尔摄)

 

宜昌码头沙坝上的库房(凯塞尔1946年摄)

 

宜昌江面帆船

 

第二次川盐济楚是抗战初期。抗战开始,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全国产盐量减少一半。而且,东南沿海战火蔓延,运输瘫痪。原本依靠海盐的湖南、湖北等地,食盐奇缺。在这种形势下,川盐再次担当起“济楚”的大任。川盐运往湖北、湖南,主要是走水路,必经宜昌。

川盐济楚时期,大小盐船成帮云集在宜昌江岸。从西坝、镇川门到宝塔河,江岸皆是码头,只见连樯接舳,衔尾不绝。舟船以千计,桡夫以万计。当时,宜昌江岸显现出“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的盛况。

20世纪初宜昌南门下驿码头

帆樯如林首尾相接的百年前宜昌码头

 

繁忙的宜昌江边码头

 

宜昌港货船(1917年)

 

1917年宜昌码头

 

1917年宜昌码头
 

1917年宜昌码头

 

1917年宜昌码头

 

1917年宜昌码头 

19357月宜昌码头大水

第二次川盐济楚同时,战略大撤退也开始了。随着战局的恶化,长江航线不断收缩,越来越多的船只涌入宜昌码头,越来越多的战略物资堆积在宜昌江边。在这些为战略反攻所保存的物资中,数百家大型军工厂的生产设备不仅数量惊人,单件的重量也多在数吨以上!繁重的战争运输任务摆在面前,原始的肩挑背扛搬运方式,陈旧的宜昌码头装卸设施根本无法承担!为了救急,19379月,国民政府从四川征招壮丁2.5万人,由万县运来宜昌码头参加抢运战略物资。这批壮丁一直坚持到19406月宜昌沦陷前,才返回四川。在大撤退的那段时间,从南津关至宝塔河,水面上船只来往如梭,码头前工人号子振天,白天人声鼎沸,彻夜灯火通明!抗战初期几年的宜昌码头,可以说是近代发展中最繁荣的鼎盛时期。

日寇占领宜昌的几年中,宜昌码头遭到空前破坏。直到赶走了日寇,宜昌码头才逐渐复苏。


抗战时期日本信阳丸在宜昌码头

 

 

开埠纳洋 亦辱亦兴

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确定宜昌为开埠码头。同年 216,成立宜昌关署。41,宜昌关在怀远路(红星路)正式开关,兼理航政。

清政府海关办公大楼(宜昌关)

民国初年宜昌大公桥码头

 

1917年宜昌海关(杜克大学馆藏)

 

建于1876年的宜昌关(现市政府大门处)拆除时

 

1910年宜昌码头递漂(不能靠岸的轮船,由木划子送客递货)

1911年停泊宜昌码头的太古洋行万县轮 

1933年宜昌码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从空中看到的宜昌码头

 

昔日从磨基山远眺宜昌码头

光绪四年(1878年),英商立德乐驾“夷陵”号汽船首次试航宜汉线成功,此系宜昌码头正式开班的第一艘商业轮船。

宜昌开埠,列强军舰、商船纷纷进驻宜昌,贪婪地攫取中国的资源。为了方便泊船,列强先后在江边修建一个又一个码头:1906年,英商在宜昌江边建筑阶梯式码头,取名“太古轮船码头”;1911年,英怡和洋行在滨江路开辟轮船码头1座(另在滨江路、怀远路修建3层楼仓库6栋);1912年,英国亚细亚公司在江边修建有码头1座,主要运营煤油与蜡烛;1922年,日清公司在江边修建码头;至1931年,英、美又在宜昌江边各修建1个码头……

宜昌开埠之后,沿江码头逐渐由木船码头改建成轮船码头。开埠第二年,海关与招商局各自江边修建了一个码头。这些码头以石条砌成阶梯直达水面,少则几十步,多则上百步。

由于江水涨落,固定的石阶码头不方便,1929年宜昌海关在滨江路江边,最先开始使用趸船作为船只停靠点。随后,外国洋行公司也先后设置趸船7艘,以满足往来船只上下客货及中转的需要。自此,宜昌码头船只千百年来的自然停靠,逐渐转向趸船(囤船)停靠。外商在宜昌公司众多,因此趸船码头多冠以公司名称。1930年,宜昌江边的码头一个接一个,“洋”码头居多。从大南门下的驿码头开始,向下依次为:招商局码头、大阪码头、日清码头、华中公司码头、隆茂洋行码头、邮政码头、海关码头、太古洋行码头、怡和洋行码头、捷江公司码头、聚福洋行码头、普济医院码头、川江公司码头、三北公司码头、盐局码头、香溪码头(英商皮托谦公司)、招商局二码头、美孚公司码头、亚细亚公司码头……笔者绘制一张示意图如下(不算五龙的外国码头)。

1930年列强在宜昌占用码头示意图

美国Isabel号军舰1932年在宜昌码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太古洋行轮船停泊在宜昌码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Palos号军舰停泊在宜昌码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太古万县轮泊船宜昌

太古洋行96号驳船在宜昌码头

宜昌开埠,对于宜昌码头而言,既是屈辱的开端,也是码头转向现代化的起点。

自从轮船加入长江中上游航运后,使水路交通大为便利。宜汉线、宜渝线先后开通,短程的宜沙线、宜枝线、宜万线、宜巴线、宜秭线、宜三线……相继问世,宜昌码头空前繁荣!码头在不断地增加,码头的设施在不断地改进,码头的运力在成倍地攀升。

 

 

帮会把持 腥风血雨

在近代,码头帮会与船帮对宜昌码头发展影响较大。

清末民初,宜昌码头帮会与其他地方一样,主要是青、洪二帮势力大。特别是洪帮,更是深入到宜昌各阶层:上至社会名流、商界、军界人士,下至车夫、码头搬运工、船工,都是汉留(亦名“汉流”)。帮会组织严密,分堂口,设等级,圈势力,严行规。当时宜昌码头,基本都是按行业形成帮会。

1917年宜昌码头转粮食

1917年宜昌码头运货计数竹签

在清末,宜昌码头帮会多以行业为“帮”,各占各的地盘。例如:镇川门一带码头搬运以背篓为主,称“背篓帮”;小南门一带以杂货交易为主,老板多是江西人,称“江西帮”;小北门一带以搬运煤炭为主,称“本帮”;开埠后太古码头的起货与上货由武穴人陈晓峰独家把持,称“陈家码头”;怡和、大阪码头业务由宜昌郭家典把持,人称“郭家码头”……码头上的搬运,旧称“力行”。力行由帮会里的封建把头控制,领头人称“头佬”或“夫头”或“夫爷”,控制着装卸搬运业务和力资的结算,掌握码头力资开支与分配。把头坐收劳动所得,码头工人辛苦劳动却收入微薄。

由于帮会组织众多,各帮之间不仅会有摩擦,也争夺地盘“打码头”。“打码头”实际上是封建帮会背靠官府,结社拉帮,为某块地盘的控制权、码头业务的管理权组织械斗,大打出手。这种“打码头”现象在解放前时有发生,往往伤人害命。例如:民国元年进入江西帮的贺元昌,在宜昌打了30年码头,凶狠残忍。民国十六年,为抢占大阪码头,他指使本帮打死工人廖春发,打伤8人;民国二十五年,为强运中水门码头的盐,他带领江西帮100多人,打死工人王大贵,打伤14人。这是出了人命的械斗,平时殴斗流血、伤人致残的“打码头”更是数不胜数!

码头帮会自订行业规定,各有势力范围。倘若帮会内部发生纠葛,则开香堂由帮会龙头大爷(或舵把子)评判定夺。帮会内部有人违犯帮规,则视情节轻重处置:轻者挨红棍(家法),重者要被“吹灯(挖眼)”或“砍丫枝(剁手脚)”;更重者要“三刀六个眼”或“自己挖坑自己跳(当众自杀)”等。倘若帮会与帮会之间一旦发生冲突,由帮会头目相约“吃讲茶”,请人出面主持,各自讲“理”,消除矛盾。赢家春风得意,输家“吃不了兜着走(承担茶钱并赔偿损失)”。当冲突无法调解时,则各自背靠官府“打官司”,由他们的靠山出面较量。

船帮在宜昌码头影响有二百年。为兴办江浙水路粮运,清朝雍正支持杭三帮(后更名青帮)担纲漕运。一时间,船帮由此波及全国,扩大到长江中上游地区(笔者曾有《梦回三峡:峡江船帮的由来》一文),宜昌码头亦不例外。

清末民初,宜昌码头船帮众多,主要势力有荆宜帮、川帮、楚帮、湘帮。宜昌本地船帮,分散在荆宜帮(势力主要在宜昌至荆州江段)、庙宜帮(势力主要在宜昌至皇陵庙江段)内。

荆宜帮主要是宜昌至荆州一带船户在外的总称。

楚帮是宜昌、秭归、巴东一带船户在外的总称。人称“川楚八帮(川五帮,楚三帮)”中的楚帮即庙宜帮、归州峡内帮(短旗帮)、归州峡外帮(长旗帮)。

川帮,是巫山至重庆沿线一带船户在外的总称,主要有:奉巫帮、云开帮、万县帮、长涪帮、大红旗帮,人称“川五帮”。宜昌码头的川帮势力在西坝及镇川门一带。川帮于清道光年间,在宜昌西坝建会馆“川主宫”,宫内供奉李冰“王爷”,四季香火不断。川帮船只在滩险流急的峡江中行驶,吨位普遍偏小。但是,由于出川、入川船只数量很多,故而川帮势力较大。

湘帮即湖南帮,是湖南水系沅江、湘江、资江、澧水船帮对外的总称。来往荆宜地区船只的密度仅次于川帮。清光绪五年(1879年),湘帮在宜昌建“湘邑会馆”,民国初年又在宜昌奎星楼建会馆“禹王宫”(大南门附近),信奉镇江王爷。湘帮木船大多在洞庭湖与宜昌之间运输,船只较少,但吨位比较大:最大木船载重吨位可达34吨,最小也有5吨。湘帮船户多以水上为家,异常团结。

 

宜昌码头船上人家(杜克大学馆藏)

船上人家(凯塞尔摄)

民国时期,湘帮与川帮在西坝发生一次大规模械斗,起因是争码头。湘帮原来泊船常在西坝下首,与西坝泊船的川帮本无利害。川帮船只较多时,沿西坝岸边泊船逐渐延伸到西坝下端。湘帮自然不服气,憋屈良久终于爆发,与川帮发生械斗。结果,斗殴湘帮占上风,官司川帮得便宜。从此,湘帮从西坝下首移到镇江阁与小南门之间泊船,西坝全部成了川帮势力范围。后来,宜昌码头上一度流传有“打不过湖南,说不过四川”。

 

百年前西坝岛栖霞寺渡口(今民康药厂门前)江段的渔划子

镇江阁旧照

 

1917年宜昌西坝码头

至解放前,宜昌曾有“九帮三十六码头”之说。可见宜昌码头帮会与船帮对宜昌码头的影响。

1949718,宜昌解放。解放初,政府强力取缔封建帮会,消除码头帮会与船帮势力影响,以工会组织管理码头。19491113,码头工人召开千人大会,与封建把头首次展开斗争。随后,1118市政府召开各界全会,专门研究宜昌码头问题,会上作出四项决定:一、全市码头工人团结起来,取消封建剥削;二、实行劳资两利政策,取消不合理码头旧规;三、规定统一合理的力资,改用折实单位作计算标准;四、整顿码头组织,设立码头问题研究委员会。数年后,影响宜昌码头数百年的码头帮会与船帮组织,彻底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1951年,为管理宜昌码头,长航宜昌办事处对宜昌市码头实行统一编号,上起大南门,下至杨岔路江段,按顺序编为1头(也记为“一码头”,以下同)、2头、3头……14头(十四码头)。1953年,胜利一路以上江段逐步形成地方港区,十码头以下至宝塔河江段逐步形成长航作业港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宜昌港区图
 

80年代初一马路江边 

80年代初的宜昌港口

1982年,宜昌码头从原来的三十多个增加到一百多个。码头装卸从“一条扁担四根索,百货肩挑和背驮”发展到使用浮吊、缆车、叉车索引、长距离皮带输送机……货物运输也从散装散运变革到集装箱装卸与运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悠悠大公桥(135)
全球最早的高清卫星地图,原来宜昌早在50年前就被美国“看光了”
20100805眺望大坝
古谷:摊子口往事(25)
神农架之行(二)逗留在宜昌
解放前简阳县的三大码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