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巫山县

巫山县

巫山县 [Wūshān Xiàn] 万县市辖县。北纬31°04′,东经109°52′。在省境东缘。面积 2 958.21 平方公里。人口 52.9 万。辖11镇、27乡。县人民政府驻巫峡镇。战国楚置巫郡。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废郡置巫县,属黔中郡。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置建平郡,为郡治。西晋太康初析置泰昌县,北周改名大昌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以县有巫山改名巫山县,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元属夔州路。明属夔州府。清康熙 九年(公元1670)省大昌县入巫山县。1914年属东川道。1935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12月属万县市。县境大部属巫山,北部为大巴山东南段,其山脊太平山海拔 2 680 米,东部田家乡鳊鱼溪口海拔仅73.1米。长江西自瞿塘峡入境,左纳大宁河,右有官渡河、抱龙河注入,横切巫山形成长约46公里之巫峡,连同湖北省内之西陵峡,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江河切割深度多在500~1 000 米左右,有阶地分布。山间有小块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7.1℃7月平均气温29.1℃。年平均降水量 1 049 毫米。有煤、大理石、石灰石及黄铁矿藏。森林覆盖率22%,多松、杉,有桦及栎类等树种。有豹、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及薯类。有油桐、漆、柑橘、桑等经济林木,尤以乌桕著称,产量居全国第二,蓑草居第一。党参(庙党)为驰名中药材。有煤矿和发电、缫丝、卷烟、造船等厂。巫山恩施、巫山建始、巫山奉节公路经此。大宁河与长江航道相接,设有巫山港。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小学640所,医院2所。名胜古迹有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宁河小三峡、陆游洞、大溪文化遗址、大昌古城及高唐观遗址。1936年于庙宇镇龙骨坡发掘出180万年前古人类门齿化石。

巫峡镇 [Wūxiá Zhèn] 巫山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8居委会、32村委会。1949年为中和镇。1951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更名巫峡镇。1992年龙井乡、早阳乡并入。处低山丘陵。产芝麻、油菜籽、桐油、乌桕、柑橘等,县蔬菜生产基地。有卷烟、缫丝、食品、造船、石灰、砖瓦、水泥预制件、粮食加工等企业。巫恩、巫山奉节、巫山巫溪等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5所,医院、卫生院4所。有宁河小三峡之一的龙门峡、陆游洞等旅游胜地和汉墓群等古迹。北门坡有烈士陵园。镇人民政府驻地巫峡,在大宁河入长江处。人口1.5万。以处巫峡西口得名。战国以来历为郡、县治所。为县农副产品集散地。街道以巫山十二峰为名。镇西有高唐观遗址,城东龙门大桥通宁河小三峡。巫恩、巫山奉节、巫山建始等公路始此。镇南巫山港可泊千吨级轮船。

水田湾 [Shuǐtiánwān] 在巫山县巫峡东郊,大宁河沿岸。属巫峡镇。人口 1 200。因地处山湾,水田较多,故名。有缫丝、水泥、汽车运输等企业。巫山巴东(湖北省)公路经此。

大昌镇 [Dàchāng Zhèn]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1居委会、30村委会。1949年为大昌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置乡。1987年复置镇。1992年七里乡、龙柱乡、洋溪乡并入。处低山丘陵。产油菜籽、棉花、蚕茧、乌桕、桐油、柑橘、雪枣等。是县蚕桑基地乡镇之一。有水泥、针织、印刷、酿酒、粮食加工等乡镇企业。巫山官阳公路过境。大宁河通机动船。有中小学30所,卫生院5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大昌,在巫峡北23公里,大宁河两岸。人口 1.1万。晋初置泰昌县于此,北周文帝宇文泰避讳,改为大昌,故名。为县中部工商大镇。以刺绣著名。西有新石器遗址,附近出土有战国、秦、汉时期文物。明大昌故城尚存东、西、南3座城门。巫山官阳公路经此。河通机动船。

两河口 [Liǎnghékǒu] 在巫山县巫峡北22公里。属大昌镇。人口 500。因洋溪河与大宁河在此汇合得名。设有物资中转站。附近产桐油、乌桕籽、柑橘。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官阳公路。河通机动船。

七里桥 [Qīlǐqiáo] 在巫山县巫峡北26公里,大宁河东岸。属大昌镇。人口 400多。因距大昌镇7里,故名。附近产桐油、柑橘、蚕茧。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官阳公路。河通机动船。

庙宇镇 [Miàoyǔ Zhèn] 在巫山县西南部。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1居委会、36村委会。1949年为庙宇镇。1958年改名庙宇公社。1984年更名庙宇乡。1985年复置庙宇镇。1992年长梁乡、大山乡4村并入。有煤、黄铁等矿藏资源。产桐油、蚕茧、油菜籽、柑橘及中药材党参等。有采煤、运输、水泥、酿酒、木器、农副产品加工等乡镇企业。巫山奉节、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3所,卫生院3所。有龙骨坡古人类化石。镇人民政府驻地庙宇槽,在巫峡西南32公里。人口2万。因此槽地有数十座古庙宇,故名。为县西南农副土特产品重要集散地。有乡村公路北接巫山奉节公路。

庙宇槽 [Miàoyǔcáo] 巫山县庙宇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庙宇镇

长梁子 [Chángliángzi] 在巫山县巫峡西南31公里。属庙宇镇。人口700。因地形得名。有粮油加工、砖瓦等厂。四周为县大米主产地。奉节巫山公路经此。

双龙镇 [Shuānglóng Zhèn] 在巫山县中部偏北。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12村委会。1941年由龙雾堡、龙嗉堡合并建乡,故名。1949年为双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2年改置镇。处中低山峡谷与丘陵。产桐油、烟叶、黄花等。有小水电、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大宁河通机动船。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2所。宁河小三峡的巴雾峡、滴翠峡在其境。镇人民政府驻地巴雾河,在巫峡北15公里,大宁河东岸,北临滴翠峡,南靠巴雾峡。人口 1 000。因此河段名巴雾河,故名。为大宁河旅游食宿地。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河通机动船。

巴雾河 [Bāwùhé] 巫山县双龙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双龙镇

福田镇 [Fútián Zhèn] 在巫山县西北部。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8村委会。因境内土质肥沃,资源丰富而得名。1949年为福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福田镇,双桥乡、五龙乡、下田乡并入。处山地丘陵。有煤、铁等矿藏资源。产茶叶、黄花、桐油、乌桕籽、柑橘、蚕茧、生漆等。有酿酒、炼铁、采煤、运输、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产水口挂面。巫山巫溪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9所,卫生院7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桥头溪,在巫峡西北23公里,桥头溪与浑水河汇流处。人口 1 300 。以溪为名。巫山巫溪公路经此。

桥头溪 [Qiáotóuxī] 巫山县福田镇人民政府驻地。见福田镇

天宫庙 [Tiān’gōngmiào] 在巫山县巫峡西北27公里,浑水河北岸。属福田镇。人口500。以庙得名。又名下坝田。附近产桐油、蚕茧、柑橘。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水口 [Shuǐkǒu] 在巫山县巫峡西北27公里,大宁河西岸,浑水河南岸。属福田镇。人口 700。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在此置水口监,故名。有粮油加工厂。所产水口挂面驰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河通机动船。

龙溪镇 [Lóngxī Zhèn] 在巫山县西北部。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21村委会。境内5匹山梁锁住场镇,似五龙戏珠,一溪沟与大宁河汇合,故名龙溪。1949年为龙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龙溪镇,金银乡并入。处中、低山丘陵。有煤、铁等矿藏资源。产乌桕、茶叶、柑橘、桐油等。有酿酒、粮油加工、采煤、竹器等企业。巫山巫溪公路过境。河通机动船。有中小学20所,卫生院2所。有天赐城遗址。镇人民政府驻地长溪河,在巫峡西北35公里,大宁河右岸,长溪河入口处。人口 1 500。村以河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河通机动船。

长溪河 [Chángxīhé] 巫山县龙溪镇人民政府驻地。见龙溪镇

官阳镇 [Guānyáng Zhèn]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21村委会。原名观羊,谐音改今名。1949年为官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官阳镇,安宜乡、何乡并入。产生漆、木耳、香菌、核桃、黄花及中药材天麻、贝母、黄连等。有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有中小学33所,卫生院3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八树坪,在巫峡北29公里。人口 1 000。昔以八角树得名。为县北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官阳公路经此。

八树坪 [Bāshùpíng] 巫山县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官阳镇

何家 [Héjiātǎng] 在巫山县巫峡北28公里。属官阳镇。人口 500。因姓名村。有砖瓦、铁器、粮油加工等厂。巫山官阳公路经此。

骡坪镇 [Luópíng Zhèn]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22村委会。1953年置骡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骡坪镇,鸳鸯乡、沙坪乡并入。处中山丘陵。有煤矿等。产茶叶、核桃、生猪、生漆、黄花及中药材天麻、党参、当归、黄连等。有农副产品加工、采煤、酿酒、砖瓦、制茶、农机修配等企业。巫山巴东公路过境。有中小学23所,卫生院3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骡坪,在巫峡东北25公里。人口 1 000。原名寻骡坪,后简称今名。为县东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巴东公路经此。

抱龙镇 [Bàolóng Zhèn] 在巫山县东南部。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27村委会。1953年置抱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抱龙镇,洛阳乡、青峰乡、庙梁乡及长槽乡云雾村并入。处中低山丘陵。有铁、煤等矿藏资源。产桐油、乌桕籽、油菜籽、生漆等。有采煤、农副产品加工、水泥、运输、小水电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0所,卫生院4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抱龙河,在巫峡东南19公里。人口 1 000。村以河为名。为县东南山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抱龙河 [Bàolónghé] 巫山县抱龙镇人民政府驻地。见抱龙镇

犀牛水 [Xīniúshuǐ] 在巫山县巫峡东南20公里。属抱龙镇。人口150。因地形似犀牛,有泉水从其中流出,故名。有粮食加工、运输等企业。附近产核桃、黄花等。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建始公路。

官渡镇 [Guāndù Zhèn] 在巫山县南部。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9村委会。1949年为官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官渡镇,桐园乡、观音乡3村、新营乡1村并入。有煤、硫等矿藏资源。产桐油、蚕茧、柑橘、烟叶、油菜籽、芝麻、生漆等,为县乌桕籽重点产地。有酿酒、食品、砖瓦、水泥、农副产品加工、小水电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23所,卫生院2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官渡河,在巫峡南14公里。人口 2 100。清代建场。传建场时有一府官在此渡河,遂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官渡河 [Guāndùhé] 巫山县官渡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官渡镇

铜鼓镇 [Tónggǔ Zhèn] 在巫山县南部。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18村委会。1949年为铜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铜鼓镇,双庙乡6村并入。有煤、硫等矿藏资源。产桐油、乌桕籽、柑橘、茶叶、蚕茧、生猪等。有制茶、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企业。巫山奉节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8所,卫生院2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铜鼓包,在巫峡西南21公里。人口 1 000。清代建场。传场侧山丘一洞内每日定时有铜鼓响声,故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奉节公路经此。

铜鼓包 [Tónggǔbāo] 巫山县铜鼓镇人民政府驻地。见铜鼓镇

红椿乡 [Hóngchūn Xiāng] 在巫山县西南部。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 7 220。辖12村委会。1953年置红椿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大坪乡并入。有煤、黄铁等矿藏资源。产生漆、核桃、茶叶、药材等。特产庙党”(党参),是县药材、木材基地。有采煤、运输、制茶、酿酒、木材加工、粮食加工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3所,卫生院2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坪,在巫峡西南32公里。人口100。因境内有一大片平地,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建始公路。

大坪 [Dàpíng] 巫山县红椿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红椿乡

白云乡 [Báiyún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 5 150。辖8村委会。以境内白云观得名。1953年置白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魔芋、黄花、向日葵、生猪、山羊等。有粮食加工、运输等企业。有中小学8所,卫生院1所。有大昌八景之一唐帽晴云。乡人民政府驻地周家老屋,在巫峡北32公里。人口约100。以姓氏得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周家老屋 [Zhōujiālǎowū] 巫山县白云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白云乡

白果乡 [Báiguǒ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14村委会。1953年置白果乡。1960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桐油、茶叶、蚕茧、乌桕、柑橘等。有酿造、砖瓦、粮油加工、运输、制茶等企业。有中小学14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白果寺,在巫峡北23公里。人口500。以寺为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白果寺 [Báiguǒsì] 巫山县白果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白果乡

望霞乡 [Wàngxiá Xiāng]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 4 450。辖6村委会。以境内望霞峰得名。1953年置马坪乡。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望霞公社。1984年改置乡。有煤、硫铁矿等矿藏资源。产生漆、桐油、核桃、黄花、茶叶等。有农副产品加工、硫磺、小水电、采煤、水泥等企业。通机动船。有中小学7所,卫生院1所。有巫山十二峰的神女峰(又名望霞峰)、朝云峰、圣泉峰、松峦峰、登龙峰、集仙峰。乡人民政府驻地横石溪,在巫峡东8公里,长江巫峡北岸。人口200。村以溪名。通机动船。

横石溪 [Héngshíxī] 巫山县望霞乡人民政府驻地。见望霞乡

两坪乡 [Liǎngpíng Xiāng] 在巫山县中部。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12村委会。1949年为两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有煤、铁、铜、石膏、硫铁矿等矿藏。产桐油、乌桕、梨、蓑草等。有农副产品加工、酿酒、小水电、采煤等企业。巫山巴东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4所,卫生院1所。有巫山十二峰之一登龙峰。乡人民政府驻地花栗树,在巫峡东10公里。人口400。村以树名。巫山巴东公路经此。

花栗树 [Huālìshù] 巫山县两坪乡人民政府驻地。见两坪乡

曲尺乡 [Qūchǐ Xiāng] 在巫山县西部。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17村委会。以境内曲尺盘得名。1953年置曲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朝阳乡并入。有煤、石膏等矿藏资源。产生猪、桐油、柑橘、蓑草等。有小水电、农副产品加工、酿酒等企业。长江通航。长航在境内设3处信号台。长江著名的险滩:宝子滩、礁滩在境内。有中小学19所,卫生院2所。有名胜古迹朝阳洞。乡人民政府驻地塔坪,在巫峡西14公里,长江北岸。人口500。因昔坪有塔得名。长江通航。

塔坪 [Tǎpíng] 巫山县曲尺乡人民政府驻地。见曲尺乡

南陵乡 [Nánlíng Xiāng] 在巫山县中部。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15村委会。以境内南陵山得名。1953年置南陵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平乡并入。有煤、石膏、耐火泥、石英石等矿藏。产桐油、乌桕、柑橘、苹果、山羊板皮、生漆等。驻有县办磷肥、水泥等厂。有采煤、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巫山奉节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7所,卫生院2所。有巫山八景中的夕阳反照南陵春晓。乡人民政府驻地老关庙,与巫峡镇隔长江相对。人口 1 000。因关帝庙得名。东晋时为南陵县治。巫山奉节公路经此。

老关庙 [Lǎoguānmiào] 巫山县南陵乡人民政府驻地。见南陵乡;”

大溪乡 [Dàxī Xiāng] 在巫山县西南部。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15村委会。1949年为大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大山乡2村并入。有煤、石膏等矿藏。产柑橘、桐油、乌桕籽、茶叶、油菜籽等。有采煤、制茶、运输、酿酒、小水电、土陶、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通乡村公路。江河通航运。有中小学14所,卫生院2所。有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遗址。乡人民政府驻地大溪,在巫峡西25公里,瞿塘峡东口,大溪河入长江处。人口800。村以溪得名。大溪航运公司驻此。江河通航运。

钱家乡 [Qiánjiā Xiāng] 在巫山县西北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 9 940。辖10村委会。1952年置钱家乡。1960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有煤矿等。产桐油、乌桕籽、柑橘、茶叶、油菜籽、黄花等。有粮食加工、运输、制茶、酿酒等企业。巫山巫溪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0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钱家坝,在巫峡西北18公里。人口500。昔因坝多钱姓得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钱家坝 [Qiánjiābà] 巫山县钱家乡人民政府驻地。见钱家乡

龙雾乡 [Lóngwù Xiāng] 在巫山县西部。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13村委会。1953年置龙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有煤矿等。产桐油、乌桕籽、烟叶、油菜籽、芝麻、柑橘、茶叶等。有粮食加工、运输、制茶、酿酒等企业。巫山巫溪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龙雾坝,在巫峡西北12公里。人口 1 000。因晨夕浓雾绕坝,雅作今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龙雾坝 [Lóngwùbà] 巫山县龙雾乡人民政府驻地。见龙雾乡

金坪乡 [Jīnpíng Xiāng] 在巫山县中部偏北。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 4 680。辖7村委会。以境内黄金坪得名。1953年置金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黄花、核桃、生漆、魔芋等。有粮食加工、运输等企业。有中小学7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黄龙洞,在巫峡北18公里。人口 160。因有一山洞俗称龙洞,曾有一黄姓人家居住,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黄龙洞 [Huánglóngdòng] 巫山县金坪乡人民政府驻地。见金坪乡

平河乡 [Pínghé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 6 440。辖8村委会。以境内平河头得名。1953年置平河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桐油、乌桕籽等。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企业。沈家河通木船。有中小学9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燕翅膀,在巫峡北21公里。人口120。以地形似燕子翅膀而得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燕翅膀 [Yànchìbǎng] 巫山县平河乡人民政府驻地。见平河乡

起阳乡 [Qǐyáng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 6 480。辖7村委会。1949年为起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处中山丘陵。产桐油、乌桕籽、茶叶、黄花等。有粮油加工、运输、酿酒等企业。有中小学8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起阳坝,在巫峡北26公里。人口900。原名起羊,后雅化为今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起阳坝 [Qíyángbà] 巫山县起阳乡人民政府驻地。见起阳乡

庙堂乡 [Miàotáng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 3 070。辖5村委会。乡以河得名。1953年置庙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由山梁和峡谷组成,地势险要。产黄花、生漆、木耳、香菌及中药材天麻、川贝、黄连等。有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有中小学5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文昌宫,在巫峡东北34公里,庙堂河沿岸。人口500。村以庙得名。

文昌宫 [Wénchānggōng] 巫山县庙堂乡人民政府驻地。见庙堂乡

当阳乡 [Dāngyáng Xiāng]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 6 230。辖9村委会。因境内平定河处高山岭谷之中,中午河面才见阳光,故名。1949年为当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生漆、桐油及中药材天麻、贝母、党参、黄连等。有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酿酒、小水电等企业。有中小学9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热水坝,在巫峡北37公里,太平山南麓,平定河西岸。人口500。昔坝中有温泉,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

热水坝 [Rèshuǐbà] 巫山县当阳乡人民政府驻地。见当阳乡

楚阳乡 [Chǔyáng Xiāng]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 9 350。辖10村委会。因与湖北省交界,地势向阳,故名。1953年置楚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桐油、茶叶、乌桕籽、生漆等。有粮油加工、农机具修配、运输、制茶等企业。巫山巴东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0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老铺子,在巫峡东北28公里,木瓜溪西岸。人口500。清代建场时有旧店铺,故名。巫山巴东公路经此。

老铺子 [Lǎopùzi] 巫山县楚阳乡人民政府驻地。见楚阳乡

竹贤乡 [Zhúxián Xiāng] 在巫山县东北部。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 5 150。辖10村委会。原名竹笆乡,后因乡人贤良、纯朴,更为竹贤乡。1949年为竹贤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属高寒山区。有松、杉、香樟、银杏等树种,有虎、豹、狼、猴、獐、野猪等野生动物。产核桃、生漆及中药材贝母、当归、黄连等。有粮食加工、运输等企业。有中小学9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猫子垭,在巫峡东北29公里。人口300。村因山形得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建始公路。

猫子垭 [Māoziyà] 巫山县竹贤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竹贤乡

月池乡 [Yuèchí Xiāng]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 6 280。辖10村委会。1953年置月池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核桃、黄花、茶叶、生漆等。有制茶、运输、酿酒、粮油加工、小水电等企业。有中小学10所,卫生院1所。处川鄂交界地,是陆上入川要道,历为军事要地。乡人民政府驻地月池水,在巫峡东27公里。人口500。因当地月映水池景观,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巴东公路。

月池水 [Yuèchíshuǐ] 巫山县月池乡人民政府驻地。见月池乡

田家乡 [Tiánjiā Xiāng]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 6 570。辖7村委会。乡以境内田家坝得名。1953年置田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驻有县办田家煤矿。产油菜籽、芝麻、生漆、茶叶、黄花、核桃等。有采煤、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长江通航运。有中小学7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陈家湾,在巫峡东20公里。人口120。以姓氏得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巴东公路。

陈家湾 [Chénjiāwān] 巫山县田家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田家乡

三溪乡 [Sānxī Xiāng] 在巫山县东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 9 200。辖12村委会。1953年置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有煤、硫铁等矿藏资源。产桐油、乌桕籽、茶叶、蚕茧、生漆、柑橘等。有县办火电、酿酒等厂和乡办采煤、运输、制茶、小水电等企业。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三溪河,在巫峡东21公里。人口500。木瓜溪、太阳溪、石板溪在此汇合,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巴东公路。

三溪河 [Sānxīhé] 巫山县三溪乡人民政府驻地。见三溪乡

培石乡 [Péishí Xiāng] 在巫山县东南部。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 8 000。辖10村委会。1949年为培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桐油、乌桕籽、柑橘、梨等。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企业。长江可通航。有中小学8所,卫生院1所。有巫山十二峰之一起云峰。乡人民政府驻地培石,在巫峡东21公里,长江巫峡南岸。人口700。为四川省海拔最低处。原名赔石,后演变为今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恩施公路。长江通轮船。

石碑乡 [Shíbēi Xiāng] 在巫山县东南部。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 9 790。辖11村委会。1953年置石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产桐油、乌桕籽等。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1所,卫生院1所。有巫山十二峰的聚鹤峰、翠屏峰、净坛峰及神女庙遗址。乡人民政府驻地石碑垭,在巫峡东南15公里。人口700。因昔山垭立有指路石碑,故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石碑垭 [Shíbēiyà] 巫山县石碑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石碑乡

笃坪乡 [Dǔpíng Xiāng] 在巫山县东南部。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22村委会。以境内笃坪得名。1953年置笃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雪花乡、长槽乡5村并入。处高山地区。有煤、铁、黄铁等矿藏资源。产生漆、黄花、核桃、天麻等。驻有县办水溪套电站。有采煤、运输等企业。有中小学19所,卫生院3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墓林包,在巫峡东南26公里。人口800。因山包上坟墓林立,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建始公路。

墓林包 [Mùlínbāo] 巫山县笃坪乡人民政府驻地。见笃坪乡

邓家乡 [Dèngjiā Xiāng] 在巫山县东南部。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 4 750。辖7村委会。以境内邓家坡得名。1953年置邓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长槽乡2村并入。有煤、铁、黄铁矿等矿藏资源。产生漆及中药材天麻、黄连等。有采煤、粮食加工、小水电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6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堰沟,在巫峡东南30公里。人口300。昔此地渠堰规模较大,故名。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大堰沟 [Dàyàngōu] 巫山县邓家乡人民政府驻地。见邓家乡

平南乡 [Píngnán Xiāng] 在巫山县南部。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10村委会。1953年置平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有煤、黄铁等矿藏资源。产桐油、乌桕籽、柑橘、黄花等。有水泥、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10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平南坝,在巫峡南13公里。人口500。以位古建平郡治之南得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平南坝 [Píngnánbà] 巫山县平南乡人民政府驻地。见平南乡

新花乡 [Xīnhuā Xiāng] 在巫山县南部。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11村委会。1953年置新花乡。1961年析置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双庙乡2村并入。驻有县办飞播林场。产桐油、乌桕籽、柑橘、黄花等。有酿酒、农副产品加工、农机修理、运输等企业。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9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新花屯,在巫峡南12公里。人口180。原名新划屯,后演变为今名。巫山建始公路经此。

新营乡 [Xīnyíng Xiāng] 在巫山县南部。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13村委会。原名大营乡,因属新建政权而更新营乡。1953年置新营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观音乡5村并入。有煤矿等。产生漆、核桃、黄花、药材等。有小水电、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企业。有中小学8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中大营,在巫峡南21公里。人口500。传清嘉庆时有龚、尚2姓在此扎营,故名。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建始公路。

中大营 [Zhōngdàyíng] 巫山县新营乡人民政府驻地。见新营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往事 ‖ 忆巫山(一)
川贵渝影:巫山神女峰
国庆周边游 去探寻秘境村落、挂壁公路、幽深峡谷...阅尽秋色斑斓!04
巫山巫峡“巫咸国”,一个“巫”字蕴神奇|峡江风情
巧夺天工_三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巫山小三峡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