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宗交易:借大宗交易井喷 庄家使出解套新伎俩
借大宗交易井喷 庄家使出解套新伎俩 
 


连续5年成交量维持在1亿股~2亿股,成交额最多不超过30亿元的大宗交易市场,却在二级市场成交大幅萎缩、跌幅超过65%的2008年迎来了“井喷”行情。成交量猛增至42亿股,交易总额高达374.64亿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原来“一潭死水”的大宗交易市场焕发了青春?大宗交易的背后又隐藏了庄家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投资者又能从中挖掘到哪些有价值的投资信息?

去年12月份成交量超前5年总和

大宗交易,简单地说就是交易规模,包括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大于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上升和实力增强,解决它们由于持股过大而遇到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同时也减小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海外主要证券交易市场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大宗交易制度。

我国A股也从2002年11月份开始引入大宗交易制度。据WIND统计,从2003年~2007年期间沪深两市在大宗交易市场共成交了约9.34亿股 (份),平均每年成交不到2亿股,5年合计成交额也只有85亿元,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除了极少数机构关注外,普通投资者对此几乎不了解。但情况却在去年发生了彻底改变,说2008年是大宗交易的“井喷”年,绝不为过。

统计显示,仅仅是2008年12月单月,两市大宗交易市场就成交了14.92亿股,已经超过了前5年9.34亿股的总额,足见去年大宗交易市场的火暴程度。从2008年全年来看,总成交量猛增至42.28亿股,比2007年环比增长了22.49倍,成交额高达374.64亿元。虽然还无法跟二级市场单日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成交量相比,但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已经令人惊讶,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二级市场成交大幅萎缩、整体跌幅超过65%的2008年,具体来看,其中还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上涨月份 大宗交易放量

从各个月份来分析,去年4月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前3个月每月的成交量均低于1亿股左右,去年1月份甚至只有0.13亿股;2月、3月也分别只有0.15亿股、0.33亿股,这符合前几年大宗交易市场的成交水平,但到了4月份,交易情况就变得活跃起来,成交量突然比3月增加近3倍至0.93亿股;5月份就上升至1.3亿股,随后继续猛增,8月份上升至4.06亿股;而交易最高峰发生在最后两个月,11月成交7.8亿股,12月又猛增将近一倍,至14.92亿股,全年成交量合计42亿股,成交额为374.64亿元。

具体交易席位显示,各路资金均是空前活跃,诸如机构席位、券商总部营业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著名的游资营业部等,常常出现在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统计表中。营业部出现次数最多的,莫过于QFII云集的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而且常常是卖出为主;接盘者也很有意思,同样是QFII藏身较多的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上榜频繁。特别的是,它在去年12月接过了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抛售的大部分股票。

还有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的总部营业部也是大宗交易市场买入方的常客;另外,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也很活跃,主要是以买入为主。

另外,大宗交易的成交量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也很有关系。国泰君安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 “考察2008年5月~11月沪深两市的大宗交易数量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特别是去年11月涨幅为最高,当月成交了7.8亿股。12月虽然指数微跌,但很多个股涨幅惊人,当然,12月的成交也是创了历史新高。

减持新规是放量导火索

总体来看,大宗交易市场吸引了各路资金的参与,从上述的那些特征中可以找出大宗交易火暴的原因,重要的转折时点是去年4月份。

“在去年4月份我们就向证监会、交易所建议采取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小非的减持”,国内最早提出用大宗交易缓解大小非压力的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杨刚这样告诉记者。

随后不久,证监会在2008年4月20日发布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简单说,就是大小非每月不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超过占总股本1%的股份。如果超过了,就只有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了。

这项规定一出台,大宗交易市场立即就活跃起来了。因此去年大宗交易活跃的原因,正是大小非减持新政的出台,不过该《意见》还存在一些漏洞:大小非可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将限售股卖给关联方,以此改变限售股的性质,从而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桥减持”。

“交易双方是否是关联方,真实的目的是否就是‘过桥减持’,市场往往只能猜测,很难确切地判断”,平安证券高级研究员蔡大贵告诉记者,不过他也认同大小非新政是去年大宗交易猛增的最重要原因。

虽然“过桥减持”的案例不好找,但一解禁立马现身大宗交易市场,而且数量占比远远大于总股本1%的案例,却比比皆是。就拿最近的康恩贝来说,二股东持有的2001万股是刚刚在去年12月底解禁的。仅仅几个交易日,其中就有1530万股出现在大宗交易市场上。

前一段时间,因为解禁数量巨大而引发关注的海通证券,更是屡屡现身大宗交易市场。仅12月的成交总额就超过了6亿元,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太保。同时它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宗交易成交价往往低于当天收盘价,也就是出现了折价交易,原因是大小非急于兑现,延华智能的原副董事长胡美珍就是其中的代表。

昨日受到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低价抛售的影响,股价一度逼近跌停的延华智能就是如此。它的接盘者是仅仅持股一天,就在二级市场全数抛出,赢利将近500万元,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是过桥减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大宗交易的买卖方有多种进行交易的理由。从卖出方来说,包括限售股过桥转让、资本退出、融资等等;从买方来看,随着一些个股股价暴跌,比如海通证券,市场估值水平进入合理水平,针对这部分个股,近期一些产业资本也纷纷通过大宗交易以折扣的价格,购入大小非减持的股份,成为他们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从交易成本来看,由于交易所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成本是低于二级市场的。同时《意见》中的第五条规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的股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宗交易市场去年12月的成交数量。

计算主力持股成本靠不住

据一些私募人士透露,一些前期被套的庄家已经开始利用大宗交易市场从事“技术活”,这也是大众交易市场活跃的一个原因。

去年大盘65%的跌幅,个股普遍跌幅超过70%,股民、基金、私募庄家都损失惨重。随着近期指数企稳,主力开始在低位补仓,拉低成本,随后拉升,从而解套甚至盈利。一些投资者喜欢看盘,看K线,结合成交量分析并跟庄获利。但这样的情况可能要出现变化,据某私募人士透露,现在一些庄家已经在大宗交易平台补仓,摊薄成本。

在大宗交易市场上,由于有一些急于套现的大小非,就常常出现折价交易,加上手续费很低,购买成本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在大宗交易市场补仓对二级市场不会产生多少影响,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

比如当天某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市场巨量买入,从而摊薄持股的总成本,但这不会对盘中走势产生什么影响,依照投资者的经验,不能看出其中的玄机。殊不知,庄家已经完成补仓,仓位打好很快就会拉升。但普通投资者往往以为庄家还需要补仓,当上涨一小段幅度,庄家已经解套,而普通投资者还认为价格偏低,坚决持股,甚至还有人认为离庄家解套还有很大空间而错误地买入,殊不知是中了庄家的圈套。

投资者当然需要区别对待。前面提到的,一些产业资本也在通过大宗交易市场收集一些估值合理的低价筹码,因此不论是从挖掘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还是避免有风险的个股,2009年投资者都应该去关注两大交易所大宗交易市场的交易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揭秘大宗交易炒家获利路线
大宗交易惊现减持潮 原因可不只是限售解禁(附表)
庄家就不会吃面?看看温州帮当年如何入坑“清源股份”
协鑫集成恢复交易首日涨逾9倍 大宗交易惊现一折买卖
中线大牛股的分析框架:附正在上涨的中线大牛股
【细说】有大宗商品交易的个股,是好?是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