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避免思维错误就是变得聪明:识别逻辑谬误(三)


继续逻辑谬误的学习。前面关于逻辑谬误的读书笔记有两篇,分别是:

批判性思维的武器:识别逻辑谬误(一),内容对应下图相干谬误,就是论据和论点不相关。

批判性思维的武器:识别逻辑谬误(二),对应下图不当归谬误,就是论点和论据有点关系,但是论据太弱不足以支撑论点。

本篇的内容是预设谬误含混谬误和其他常见谬误的补充。按道理,本文的题目应该是《批判性思维的武器:识别逻辑谬误(三)》,但是,现在变成了《避免思维错误就是变得聪明:识别逻辑谬误(三)》,因为这个转变就是我学习逻辑过程中的体会转变。

很多时候,一个普通人要变得聪明或者有智慧,往往不是做好了很多事情,而是避免了很多错误。

1.预设谬误是什么?

一个论证中会有说话者没有明确表达的,但是又隐含在里面的内容,即隐含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隐含的前提条件不合理,就是预设谬误。

(1)偶然:将一般情况成立的情况机械应用于个别案例上,忽略了个案的特殊情况

例子:超速是违反交通规则,是不对的。所以救护车超速就是不对。

一般的车辆当然不能超速,但是,救护车在抢救病患的时候,是可以允许超速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21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产生的交通违法记录,经核实后应当消除。

(2)复杂问语:在问题或者表述中隐含了前提假定

例子1:我没有工作很丢人吗?小红还过了三十了都找不到男朋友呢。

这个表述其实隐含了一个前提,年纪大找不到男朋友很丢人。

例子2:

A:“你们产品卖得好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夸大的广告。”

B:“我们产品卖得好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好。”

A:“那么你承认了你们的广告是夸大的啦。”

破解复杂问语的方法,就是针对里头隐藏的前提,解释回答。比如上面例子,可以先解释广告没有夸大。

(3)循环论证:论据和论点不是相互独立,它们拥有相同的命题内容,只不过用不同的词语说着一样的内容

例子1:你完全错了,因为你说得没有道理。

这个例子中,“错”和“没有道理”是同一个意思,论点和论据都在说一样的内容,没有论证的意义。

例子2:他不值得你这么爱他,因为他不配。

这句出现在无数爱情剧里的对白,也是个循环论证。

例子3:你应该相信上帝,否则会下地狱。

这个论证里,“下地狱”隐含的前提是,存在一个上帝将人送往地狱。所以,这个论证的论点是“上帝存在”,论据是“存在的上帝能将人送地狱”。其实是用“上帝存在”证明“上帝存在”。

2.含混谬误是什么?

在论证中,同一词句的含义在论点和论据中不能保持一致。

(1)歧义,也就是在论证过程中通过改变词意来支持一个无事实根据的结论。

例子:因为他拿来了纸和笔,说我可以在车上写字,所以我拿着笔跳到车顶上,在车上写字。

显然说话者曲解了第一个“在车上写字”的意思。

(2)分解谬误与合成谬误

分解谬误:因总体拥有某属性,便推断其局部也一定有该属性。

例子1:我们的队伍所向披靡,因此,我们任何一名队员都能够单挑并赢过另一队的任何一名球员。

球队总体所向披靡很可能是总体合作的结果,并不能因此推断每个球员都所向披靡。

例子2:这个手表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的每个零件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推断跟上个推断犯一样的推断错误。

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对应,认为局部拥有某种属性,总体一定具有该属性。

例子:这台机器的零件都很轻,因此,这台机器的重量也很轻。

一般来说是这样,但是,如果这台机器用的零件数量非常巨大,那么作为整体的机器重量肯定不会轻。

3.其他不能忽略的谬误

(1)诉诸潮流

因为许多人都相信某命题是真的,所以这个命题就一定是真的。其实,就是从众。

例子:赶快购买我们的付费课程吧,与2000万精英做共同的选择。

论点是“应给购买课程",论据是“因为有2000万人都这么做了”。很多人都这么做了,就一定是对的吗?

(2)诉诸虚伪

因为某人的观点与其行为相反,所以某人的观点一定是错的。这种情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实,就是将注意力从观点本身转移到提出观点的人身上。

例子:爸爸说:“儿子,不要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儿子:“你也不是吸烟吗?还劝我不要吸烟。”

(3)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A提出证据来质疑B的论证,然后,B靠肆意修改论证中的某些主体的意思来回避质疑。

例子:

B:程序员社交能力很差。

A:约翰就是一个程序员,可是他的社交很广泛,很活跃。

B:没错,可以约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程序员。

在这里,程序员的属性是不明确的,这种不明确使得B可以随意修改事物的定义。

小结:

(1)预设谬误

偶然:将一般情况成立的情况机械应用于个别案例上,忽略了个案的特殊情况。

复杂问语:在问题或者表述中隐含了前提假定。

循环论证:论据和论点不是相互独立,它们拥有相同的命题内容,只不过用不同的词语说着一样的内容。

(2)含混谬误

歧义,也就是在论证过程中通过改变词意来支持一个无事实根据的结论。

分解谬误:因总体拥有某属性,便推断其局部也一定有该属性。

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对应,认为局部拥有某种属性,总体一定具有该属性。

(3)其他不能忽略的谬误

诉诸潮流,因为许多人都相信某命题是真的,所以这个命题就一定是真的。

诉诸虚伪,因为某人的观点与其行为相反,所以某人的观点一定是错的。

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A提出证据来质疑B的论证,然后,B靠肆意修改论证中的某些主体的意思来回避质疑。

附:参考书籍

《逻辑学导论(第13版)》(美)柯匹,(美)科恩 著,张建军 等译


《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阿里·阿莫萨维 著/ 亚历杭德罗·希拉尔多 绘画


逻辑思维只是游戏,真正的智慧,是想象力,推动文明前进的根本


地质思维陷阱就是缺失逻辑性!沉积岩属于沉积物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此命题属于伪命题;因为沉积物包含火成岩变质岩的风化物成分,如此混合堆积体中,最终就必须产生火山沉积变质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814,,批判性思维的武器:识别逻辑谬误(一)
英文写作中有哪些常见的逻辑错误?看完这篇托福SAT可别再出错了....
批判性思维中的分裂谬论解析
冯小刚应该如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解逻辑学常识和概念
用论证思维武装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