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诗一词—野望 《唐诗名篇赏析》 - 中华国学网 |国学|国学网|全球华人的国学门户

一诗一词—野望 《唐诗名篇赏析》

发布: 2010-4-17 23:00 |  作者: 许总 |   来源: 国学网 |  查看: 85次

摘要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

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孤独的感受和与世俗不合的落寞情怀。

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荒凉,时值苍茫暮色,而诗人又是孤身一人,难免有孤独飘零、无所凭依之感。以下写“望”中所见,所有的树木都枯黄凋落,一座座山峦变得毫无生气,在夕阳的余晖覆照下,其枯索程度更是一览无余。暮色愈浓,只见放牧者和打猎者都陆续回家了,原野更显得空旷而萧瑟。诗人四顾之下,周围空无一人,自己似乎与世间隔绝了,于是不禁吟唱起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时的采薇之歌,聊作心灵的慰藉吧!以“无相识”响应首联的“欲何依”,益增孤独之感。

这首诗出现于唐代初年,很值得注意。首先,它是一首完全合乎格律规范的五言律诗,在唐初律诗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极有价值。其次,它的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在情与景的交互作用中构成完整的意境,在唐初雕绘满眼的宫廷诗风中尤为独特。将这首诗与以后的山水诗相比较,对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创作实有重要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诗歌100强排行榜
备战一轮:看看高三上期末都考了啥(诗歌和名句)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唐诗鉴赏:李白《峨眉山月》等精选赏析
〖诗词鉴赏〗唐代诗词赏析:《其他篇》508首<261-280>
这位自称一顿能喝酒五斗的诗人,用一首诗,掀开唐诗最伟大的一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