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禁城的"暖气"

[娱乐类] 紫禁城的"暖气"

明清两代24个皇帝先后居住过的北京故宫,好似一部厚重的大百科全书。有人说,每次旅游,只要用心总不免会有新发现,新收获,新感受。此言不虚。今年早些时候,我就是再一次参观故宫时,破解了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皇上冬季咋取暖。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资料显示,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及他的嫔妃、皇子皇孙以及大量的宫女、太监,又是如何度过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匠心独运,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科学的设计,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下面,形成了“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明代时,这些机构的官员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是比较有地位的,有着“近侍牌子”之称。清代时,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负责冬季“供暖”事务,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这三个机构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那么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不少。有资料显示,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处还得准备那种火力旺、耐烧且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诗中,曾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紫禁城冬季的“供暖”情况及其感受。诗曰:

    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

    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

    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

    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

    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道光皇帝也曾有一首诗,详细描述了地炕结构。

    诗曰:

    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

    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

    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

    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皇帝冬季咋取暖?
昔日紫禁城如何取暖过冬
取暖地坑如何弄?
古人是如何抵御寒冬的
古人如何过冬
没有暖气和空调,古人怎样御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