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林拍摄难题
在竹林中举起镜头,画面里满是杂乱的竹子,给拍摄带来难度,怎么拍出翠绿、清晰的竹林,突出竹子挺拔的线条?今天我们邀请到有丰富竹海拍摄经验的董志宇来解答这些问题。
宁静的竹海
拍全景竹林的常用相机设置
清晨6点左右在山顶由上往下拍摄时,云彩的色调变化很丰富。为了让画面色彩更浓郁,我在相机设置的“照片风格”菜单中,选择“风景”,并对这个模式进行详细设置,让画面的色彩和锐度都更强。
因为高光和暗部的高反差,为了让高光部分不因为曝光过度而丢失过多细节,我开启了“高光色调优先”设置。同时,大广角拍摄远景竹林,我会开启周边光亮校正,可以有效去除大广角拍摄时可能出现的四角发暗现象。
Q4仰拍顶光中竹子的线条
仰拍竹林,亮部细节和暗部竹子的翠绿怎么同时兼顾?
A :林中上午和下午光线偏移,画面容易产生过大反差,不适合仰拍。我常在阴天的中午时段仰拍,选择竹叶较茂密的顶部,可以遮挡天空刺眼的亮光,如果对天空测光,低处的竹身会显得发黑,测光可以竹竿为主,我习惯将测光点放在光线从强到暗过渡的中间区域。增加一挡曝光补偿,这能较好地还原竹子的绿色,并能将每一根竹子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可利用18mm广角端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让这些直线条的竹子在画面远方聚拢,在不大的空间里营造出纵深感。
Q5行人虚影营造动感
竹林中行人过多影响拍摄,有什么好的拍摄技巧吗?
A :当竹林里行人较多常会影响画面,不过,我们也可利用行人拍出画面的动感,让图片里不只是静幽的绿。我通常会架上三脚架,用慢速快门将行动中的人虚化,在画面里营造出动感。当林中有雾时,可将光圈缩小至F11左右,有利于表现竹林的细节,慢速快门将行人虚化后,雾中的竹林会像梦境般遥远而清新。
用慢门虚化画面中的行人
画面比较单调
Q1 长焦镜头拍出云雾光束感
竹林的天气总是雾气朦胧,通透感不好,我该怎么办?
A :虽然竹海的雾气大,会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但我们也可以利用云雾拍出不一样的竹海作品。用广角镜头拍摄图片,场面往往过大,茫茫云海会使构图太散。使用长焦镜头拍摄,200-300mm左右焦段就能让竹海画面相对紧凑。可以选择逆光、侧逆光,使用点测光对云雾受光部分测光,适当增加三分之一挡曝光补偿,能够表现出场景中的光束,并让竹海的色调更明亮翠绿。当背景(竹林、山峦)面积大、光线暗、光比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半挡曝光。
300mm焦段 拍摄,画面较紧凑
广角头拍摄, 构图较散,画面中 的云雾不突出
Q2 35MM拍林中全景更自如
在竹林中拍摄的全景画面很凌乱,用什么镜头好?
A :进入竹林深处,使用变焦镜头的广角端会使画面显得杂乱无章。为了呈现郁郁葱葱的竹林和画面的层次,我通常使用35mm焦段的镜头拍摄,既可避免多余的景物进入镜头,又让画面中的竹林全景更有层次感。为了避免画面太单一,我常将溪水或小路构进画面,利用弯曲的林间小路营造出景深感。当林中光线较暗时,可将感光度设置为ISO 200,白平衡设为自动,用RAW格式拍摄能让后期处理出更精细的图片
将溪水、小路做点缀,更能表 现竹林的清幽
竹林在画面比例太小,构图较 散,不利于表现竹林的整体感
Q3最佳时段,拍出清晰细节
何时是登高拍竹林全景最佳拍摄时段?
A :早上日出至上午10点,下午4点至日落,如果遇到雨后天晴拍摄更好。每年5月至9月拍摄竹林最好,之前因竹叶还是上年的老叶,显得枯黄。5月以后新叶长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竹林显得很青翠。从高处往下拍,能拍出竹林的壮阔。分别对天空、云海、竹林测光,通常光比相差1挡至2挡,采用M挡拍摄,由于亮部细节不宜找回,我选择以天空亮度为主,使云海略欠,既保持了云彩应有的色调,也能体现竹林的细节。
清晨大约6点左右的侧逆光让画面更生动
清晨5点左右光源较少,竹林色调不够翠绿
拍全景竹林的常用相机设置
清晨6点左右在山顶由上往下拍摄时,云彩的色调变化很丰富。为了让画面色彩更浓郁,我在相机设置的“照片风格”菜单中,选择“风景”,并对这个模式进行详细设置,让画面的色彩和锐度都更强。
因为高光和暗部的高反差,为了让高光部分不因为曝光过度而丢失过多细节,我开启了“高光色调优先”设置。同时,大广角拍摄远景竹林,我会开启周边光亮校正,可以有效去除大广角拍摄时可能出现的四角发暗现象。
Q4仰拍顶光中竹子的线条
仰拍竹林,亮部细节和暗部竹子的翠绿怎么同时兼顾?
A :林中上午和下午光线偏移,画面容易产生过大反差,不适合仰拍。我常在阴天的中午时段仰拍,选择竹叶较茂密的顶部,可以遮挡天空刺眼的亮光,如果对天空测光,低处的竹身会显得发黑,测光可以竹竿为主,我习惯将测光点放在光线从强到暗过渡的中间区域。增加一挡曝光补偿,这能较好地还原竹子的绿色,并能将每一根竹子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可利用18mm广角端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让这些直线条的竹子在画面远方聚拢,在不大的空间里营造出纵深感。
Q5行人虚影营造动感
竹林中行人过多影响拍摄,有什么好的拍摄技巧吗?
A :当竹林里行人较多常会影响画面,不过,我们也可利用行人拍出画面的动感,让图片里不只是静幽的绿。我通常会架上三脚架,用慢速快门将行动中的人虚化,在画面里营造出动感。当林中有雾时,可将光圈缩小至F11左右,有利于表现竹林的细节,慢速快门将行人虚化后,雾中的竹林会像梦境般遥远而清新。
用慢门虚化画面中的行人
画面比较单调
拍中景竹林的常用相机设置
“反光板预升”去除机内震动
在使用慢速快门时,尽可能的开启反光板预升功能,用快门线拍摄,使画面不至于因为较低的快门速度而拍“虚”。
开启镜头防抖
佳能的图像稳定系统“IS” 全称“Image Stabilizer”,原理是在镜头中加入浮动镜片组,在感应到抖动时,通过这组浮动镜片的位移来补偿抖动对成像光路的改变,保证拍摄出来的照片具备足够的清晰度,开启这个防抖技术,能将安全快门速度降低。
Q6光影明暗对比营造近景的景深
光线亮时竹叶没层次,怎么拍摄比较好?
A :首先中午前后的光线不太适宜拍摄竹叶,图片光比大而且发白。我通常选择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光线容易穿过竹林,照亮主体,然后利用光影拍出竹的远近疏密。如果竹子色调较黄,可以用偏振镜消除竹子表面的偏振光,使竹子色彩更鲜艳、饱和。光比过大时,可以选择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适量地加一挡曝光补偿。拍摄时最好根据画面背景的明暗,来确定是否加减曝光补偿。
利用光影拍出竹叶的明暗对比
光线较平,竹叶层次不太明显
拍近景竹林的常用相机设置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的“实时模式”
一般拍摄风景,我常选择“快速模式”,但拍摄竹林中的特写,如:竹叶、竹笋等,选择“实时模式”拍摄即可,这能在自动对焦时,仍保持实时显示拍摄状态,让拍摄更自由。使用“实时模式”,可以不通过取景器,就体会到与小型数码相机相似的拍摄体验;在进行实时显示的同时,完成自动对焦,对焦点可通过多功能控制钮上下左右移动,从而更加自由地进行构图拍摄。
开启拍摄辅助线
拍摄竹笋时,常蹲在很低的角度构图,有时拍树叶特写又在高角度拍摄,这会使构图很不方便。开启拍摄辅助线,能更轻松地在液晶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取景构图。
Q7 200MM焦段在杂乱环境找到主体
每次拍竹笋,竹叶总是充斥画面,用什么镜头好?
A :可以选用70-200mm中长焦镜头,突出杂乱竹林中小小的主体,林中的小景除了竹叶、竹子,竹笋也能拍出精彩的竹林小品。选择200mm焦段拍竹笋,能撇开那些杂乱的竹子和杂草,同时可以压缩、虚化背景,使竹笋主体在一片绿色中突显出来。利用低角度的逆光,光线能柔和地从竹笋边缘透过,勾勒出竹笋的形状,背景选用竹叶会比竹干更生动。竹笋背光面的阴影较重时,可用反光板作为补光,表现出竹笋的细节。使用点测光,对竹笋亮部测光,增加1挡曝光补偿,能让画面更青翠。如果光线比较暗,快门速度较慢时,建议使用三脚架拍摄,光圈开到F3.5能虚化掉多余的杂草、竹叶、竹子等杂物,让主体更加凸显出来。
200mm焦段拍摄,主体突出
100mm焦段拍摄,背景杂乱主体不突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答竹林拍摄难题
听笋 | 徐迅
听笋
竹子怎么拍才好看?
竹子很美却拍不出来意境?想拍好竹子,你应该了解的6个拍摄技巧!
摄影:竹子怎么拍?这些拍摄思路,教你拍出有意境的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