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甫谧《高士传》(译注)卷上四

    

 

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1],字伯阳,陈人也[2]。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3]。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史[4]。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5]”,时称为隐君子[6],谥曰聃[7]。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8]。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9]。关令尹喜望气先知焉[10],乃物色遮候之[11]。已而老子果至,乃强使着书,作《道德经》五千余言,为道家之宗。以其年老,故号其书为《老子》。

伯阳圣老,人貌天行[12]。寿经亿代,道冠群生。

龙称礼得[13],牛候书成[14]。西关度迹,玄化冥冥。

 

 

[1]老子李耳:《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刘向《列仙传》卷上《老子》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史,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为隐君子,谥曰聃。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着书,作《道徳经》上下二卷。”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嵇康《高士传》:“良贾深藏,外形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不足。”

[2]陈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裴骃《集解》:“案《地理志》曰:苦县,属陈国。”司马贞《索隐》:“《地理志》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裴氏所引不眀。见苦县在陈县下,因云苦属陈。今检《地理志》,苦县实属淮阳郡。苦,音怙。”

[3]柱下史:周秦官职。《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裴骃《集解》说:“秦以上置柱下史,(张)苍为御史主其事。”司马贞《索隐》说:“周秦皆有柱下史,为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聃为周柱下史,今(张)苍在秦代亦居斯职。”

[4]守藏史:《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索隐》:“按,藏室史,乃周藏书室之史也。又《张汤传》‘老子为柱下史’,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

[5]二百余年:《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余岁。”

[6]隐君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7]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所给予的称号。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赐,由朝廷赐予;私谥,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  聃:耳长。相传老子耳长七寸,即以其形体特点而为谥。

[8]知其圣人乃师之:孔子知道老子为圣人,于是拜老子为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9]西关:一说为函谷关,一说为散关。《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张守节《正义》谓:“《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着《道德经》一卷。”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

[10]关令尹喜:《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关令尹喜,州大夫也。善内学、星辰、服食。老子西游,喜先见气,物色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为着书。因与老子俱之流沙西,服巨胜实,莫知所终。”  望气: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墨子·迎敌》:“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艺文类聚》卷七八引《关令内传》:“未至九十日,关令登楼四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喜曰:‘夫阳气尽,九星宿值,合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至期乃斋戒,其日果见老子。”

 [11]物色:访求,寻找。遮候:拦路等待。刘向《列仙传》卷上《关令尹》:“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见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苣胜实,莫知其所终。尹喜亦自着书九篇,号曰《关令子》。”又,《太平御览》卷九○○引《关中记》曰:“周元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勅门吏曰:‘有老公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关。’其日,果见老公乘青牛车求度。关吏入白之,喜曰:‘诺!道今来矣,我见圣人矣!’即带印绶出迎,设弟子之礼。”

[12]人貌天行:形体、相貌与天道相应。《艺文类聚》卷七八引《神仙传》说:“其母感大星而有娠,虽受气于天,然生于李家,犹以李为姓。又云其母怀之八十一岁,乃生,生时剖其母左腋出,出而白首,故谓之老子云……老子黄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参牛达理,日角月庭,鼻骨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三五,手把十文,以周武王时为柱下史,时俗见其久寿,故号之老子。”

[13]龙称礼得:孔子问道于老子,称老子如苍龙。参见注释[8]。

[14]牛候书成:谓老子乘青牛至函谷关,着《道德经》而西去。

 

 

老子李耳,字伯阳,陈人。他出生于商朝统治时,在周朝作了柱下史。老子喜好蓄养精气,注重接纳积蓄而不施放,后来又任守藏史。老子共活了八十多岁,《史记》说活了二百多岁,当时人们称他为“隐君子”,谥号为“聃”。孔子来到周朝,见到老子,知道这是一位圣人,便拜为老师。周朝衰落后,老子乘坐青牛车离开周朝,来到秦国。经过西关(指函谷关)时,守关令尹喜占候云气而知道老子将西出函谷关,于是派人访求、拦路守候。不久,老子果然来到,于是关令尹喜强行请求老子着书立说,老子因而写作了五千言《道德经》,成为道家的经典著作。因为老子年老,所以把这本书就叫做《老子》。

李耳是一个具有大圣品德的老者,他的形体和相貌与天道运行相应。千秋万代,老子之道仍然裨益人间众生。孔子称赞老子如苍龙能乘风云而上天。老子停居函谷关,修《道德经》书成,乘青牛西行而去。函谷关仍有老子出关的遗迹,他的高深精湛之道冥冥漠漠,牢笼天地。

 

庚桑楚

 

庚桑楚者[1],楚人也,老聃弟子,偏得老聃之道[2],以北居畏垒之山[3]。其居三年,畏垒大穰[4]。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5]。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6]?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7]、社而稷之乎[8]?”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9]。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10]。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11],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12]。今以畏垒之细民[13],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14],我其杓之人邪[15]?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16]。”

庚桑耳役[17],画去挈远[18]。息意三年,风尊翠巘。

俎豆不乐,形生自晏[19]。贤知明扬,世心何浅。

 

 

[1]庚桑楚:姓庚桑,名楚。《列子·黄帝篇》作“亢仓子”。

《庄子·庚桑楚》曰:“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穰。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大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爼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2]偏得:独得。

[3]畏垒:叠韵连绵字,不平的样子。山名,成玄英《庄子疏》说鲁国,亦可能是庄子虚构的山名。

[4]大穰:大熟,丰收。穰(ráng):庄稼丰熟。

[5]洒然:惊异的样子。

[6]庶几:也许可以,差不多,表示希望或揣测。《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7]尸而祝之:以其为尸主而敬奉之。尸,主,祭祀时受祭的人。

[8]社而稷之:以其为社神来祭祀之。社,土地之神。稷,谷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9]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因以指居帝王、诸侯或卿大夫之位。《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不释然:不愉快,耿耿于怀,介蒂于心。

[10]正得秋:谓得正秋之时,与“春气发”相俪对。  万宝:谓万物。

[11]尸居:安居。尸,像尸体一样。《论语·乡党》:“寝不尸。”   环堵之室:方丈小室。环堵,四周环着每面方丈的土墙,形容居室的隘陋。

[12]猖狂:肆意横行,此处谓随心所欲。  不知所如往:不知所依归,谓悠游自在。如,往,归依。

[13] 细民:小民,平民。

[14]俎豆:奉祀。俎,切肉之几案;豆,盛脯之器具;皆礼器也。

[15]杓:通“的”(dí),标准,准则。

[16]不释:不安心。释,通“怿”(yì),喜悦,高兴。

[17]耳:老子李耳。  役:学徒弟子。

[18]画去挈远:即《庄子·庚桑楚》所说:“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意谓:他的仆人中有炫耀聪明的被辞去,他的侍女中有矜持仁义的被疏远;钝朴的和他一起,劳动的留下供驱使。

[19]晏:安然。

 

 

庚桑楚,是楚国人,是老子的弟子,独得老子之道。庚桑楚居住在畏垒山三年,畏垒山一带粮食获得大丰收。畏垒山的百姓互相说:“庚桑楚刚来的时候,我对他感诧异。现在我以短暂的时日来看他便觉得不足,以长远的岁月来看他却认为有余。庚桑楚差不多是圣人了罢。你为什么不一起来推举庚桑楚为主来敬奉,把他当作社神来祭祀呢?”庚桑楚听说后,要将让他南面为君,心里很不高兴,弟子们觉得十分惊奇。庚桑楚说:“你们对我有什么诧异的呢?春气勃发而百草生长,正逢秋天而万物成熟。春天和秋天,难道无缘无故就会这样吗?乃是自然天道在运行呢!我听说至人安居于方丈之室,而百姓随心所欲而悠游自在。而现在畏垒的百姓暗地要都有心要把我置于圣人之间,我难道是引人注目的人吗?面对老子的教诲,我因此感到很不安心。”

庚桑楚是老耽的弟子,把炫耀聪明的仆人辞去,把矜持仁义的侍女疏远。在畏垒山居住三年之后,风调雨顺,平安祥和。庚桑楚不愿意被置于圣贤之间,喜欢平静安定、身心自适的生活。贤人是知道声名显扬于世的弊端的,世人的心智是何等的浅薄啊。

 

老莱子

 

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1]。莞葭为墙[2],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3],饮水食菽[4],垦山播种。人或言于楚王,王于是驾至莱子之门[5]。莱子方织畚[6],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7],可随而鞭棰[8];可拟以官禄者[9],可随而鈇钺[10]。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11],其遗粒足食也。”仲尼尝闻其论,而蹙然改容焉[12]。着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人莫知其所终也。

楚莱避纷,蒙阳寄耜[13]。草宫木榻,水菽怡志[14]

驾屈楚君,经纶将贻[15]。内赞遐谋[16],相携远逝。

 

 

[1]蒙山:蒙山有多处,楚之蒙山当在荆州。《明一统志》卷六○“兴都”条:“蒙山,在荆门州治西,两峦对起,如峨眉。旧名泉子山,山麓有二泉,即蒙、惠泉。上有澄源阁、信美浴沂、浮香、潜玉、濑玉五亭,皆游憩之所。”《清一统志》卷二六五“安陆府”曰:“蒙山,在荆门州西一里,一名象山,一名硖石山,又名泉子山……《州志》:山半有陆九渊讲经台。”

刘向《列女传·贤明》“楚老莱妻”条:“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缊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莱,贤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来。’楚王驾至老莱之门,老莱方织畚,王曰:‘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老莱子曰:‘仆,山野之人,不足守政。’王复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之志。’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戴畚菜,挟薪樵而来,曰:‘何车迹之众也?’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妻曰:‘许之乎?’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菜而去。老莱子曰:‘子还,吾为子更虑。’遂行不顾。至江南而止,曰:‘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老莱子乃随其妻而居之。民从而家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君子谓老莱妻果于从善。《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此之谓也。”

[2]莞(guān):蒲草,茎细,可编席子,俗名席子草。  葭:初生的芦苇。

[3]蓍艾(shī ài):蓍草,又名锯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艾,又名艾蒿,多年生草本。

[4]菽(shū):大豆,泛指豆类。亦指最平凡的食品。

[5]驾至:乘车乘而至。驾,车乘。

[6]畚(běn):用草或竹篾编成的盛器,即畚箕。

[7]食(sì):给人吃,喂养。

[8]鞭棰(chuí):鞭子和木棍,都是古代打人用具。此处谓用鞭子和棍杖打。

[9]拟:据《列女传》“拟”当为“授”之讹。

[10]鈇铖(fuū yuè):同“斧铖”。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亦泛指刑戳。

[11]绩:织,织布。

[12]蹙(cù)然:恭敬的样子。

[13]耜(sì):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

[14]水菽:喝着清水、吃着大豆,指简单的饭食。  怡志:怡悦情志。

[15]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沦。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周易·屯卦》:“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贻:赠送。

[16]内赞:指老莱子妻辅佐老莱。赞,辅佐。  遐谋:远谋。

 

 

老莱子,是楚国人。当时,世事大乱,老莱子为了逃避乱世,在蒙山之阳耕种而生活。老莱子用席子草和葭草编为墙壁,用蓬蒿铺盖屋顶,用树木支架为床,用蓍艾草编成席子,饮用山间泉水,吃着野生菽豆,垦辟山地,播种粮食。有人将他的情况告诉楚王,楚王乘车驾亲自来到老莱子的门口,当时老菜子正在编织畚箕。楚王说:“治理国家之事,我想烦扰先生出谋划策。”老莱子说:“好的”。楚王离去后,老莱子的妻子砍柴回来,说:“您答应楚王了吗?”老莱子说:“是的。”他的妻子说:“我听说了:可以用酒肉来喂养的,就可以随时鞭挞之;可以用俸禄爵位来授予的,就可以随时用斧钺来惩罚。我不愿意被他人所控制。”老莱妻扔掉畚箕而转身离去,老菜子也跟随妻子,来到江南才定居,并说:“鸟兽的羽毛,可以织成衣裳;田间的遗粟,可以用来充饥。”孔子曾经听到了老莱子的言论,改变了颜容而表情恭敬。老莱子写作了十五篇文章,论述道家思想的用处。没有人能够知道老莱子最后的结局。

楚国的老莱子逃避乱世,隐居于蒙山之阳,躬耕而生活。居住在茅草屋子,用着木板床榻,吃着水中野生的菽豆,自适其志。楚王亲自屈驾来拜访,老莱子准备以自己的杰出谋略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他贤明的妻子替老莱子作了长远的打算,两人携手而远远地隐遁了。

 

 

 

林类者,魏人也,年且百岁。底春披裘[1],拾遗穗于故畦[2],并歌并进[3]。孔子适卫[4],望之于野[5],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陇端[6],面之而叹曰[7]:“先生曾不悔乎[8],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9]。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10]:“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11]。少不勤行,长不竞时[12],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13],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14],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15]。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16]?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17]?”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

林类鳏游,取资滞(立+秉)[18]。踽踽行歌[19],萧萧孑影[20]

素王载觏[21],令赐乞请[22]。果得高言,不虚停轸[23]

 

 

[1]底春:当春。底,当。  裘:兽皮。

《列子》卷一曰:“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垄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2]拾遗穗于故畦:在田间捡拾去年的麦穗。故畦,谓去岁耕种之田地。

[3]并歌并进:且歌且进。

[4]适:往,到……去。《论语·子路》:“子适卫。”  卫: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一带。

[5]野:郊外曰野,远郊。泛指田野。

[6]逆:迎,迎接。  陇端:田地边上。陇,通“垄”,田畦,农田。

[7]面之:面对着他。面,面向着。

[8]曾:竟,乃。《孟子·公孙丑》:“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9]辍:停止。

[10]仰:昂起头。

[11]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我之所以快乐者,是别人都没有的;而人人都有的东西,我却以为忧虑。意谓能轻视功名利禄、甚至形体,方能获得最大的快乐。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引卢重玄《解》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惧,不受形也。生分己随之,是以君子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人不达此,反以为忧,汝亦何怪于我也?”

[12]勤行:勤奋努力。  竞时:谓积极进取。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引张湛注:“不勤行,则遗名誉;不竞时,则无利欲。二者不存于胸中,则百年之寿不祈而自获也。”

[13]妻子:妻子与儿女。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引卢重玄《解》曰:“妻子适足以劳生苦心,岂能延人寿命?居常待终,心无忧戚,是以能乐若此也。”此所谓乐天知命也。

[14]情:人欲谓之情。

[15]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死与生是往返轮回的。反,返。

[16]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

[17]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愈,超过。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引张湛注:“寻此旨,则存亡往复无穷已也。”又引卢重玄《解》曰:“知形有代谢,神无死生,一往一来,犹朝与暮耳,何故营营贪此而惧彼哉!”

[18](立+隶):当为“穗”字之讹。

[19]踽踽(jǔ jǔ):孤独的样子;独行不进的样子。

[20]萧萧:风雨声。《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孑影:孤独的身影。

[21]素王:指孔子。《淮南子·主术训》:“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  觏(gòu):同“遘”,遇见。

[22]赐:子贡。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弟子。

[23]停轸:停车。轸(zhěn),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亦借指车。

 

 

林类,是魏国人,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暮春时,林类仍然穿着兽皮衣服,在田间地头拾捡去年的麦穗,一边唱歌,一边拾穗。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中看见了林类,回头对弟子们说:“那个长者是可以谈话的对象,谁试着前往问一问呢?”子贡请允许其前往。子贡迎着林类来到地头,面向林类而叹息说:“先生,你竟然不后悔吗,一边唱歌一边拾捡麦穗?”林类继续拾穗,歌声不断。子贡不住地询问,林类便仰起头回答说:“我有什么后悔的呢?”子贡说:“先生少年时不勤奋努力,成年时又不积极进取,老年时没有妻子儿女,眼看临近死期,现在有什么可以快乐的,致使你拾着麦穗且唱着歌呢?”林类笑着说:“我之所以快乐者,是别人都没有的;而人人都有的,我却以为忧虑。正因为少年时不勤奋努力,成年时不积极进取,所以才能长寿百岁;正因为老年时没有妻子儿女,死期将至,所以才如此快乐。”子贡说:“长寿是人们都希望的,死亡是人们所厌恶的。你把死亡作为快乐,这是为什么呢?”林类说:“人的生和死,一来一往,周而复始。因此死在此时,又怎么能够知道不会生在彼时呢?所以我知道生和死是一致的。我又怎么能够知道勤苦求生而不是一种迷茫呢?又怎么知道我今天的死就会不如过去的生呢?”于贡听了之后,不明白他的话的含义,回来后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可以交谈的,果然如此。”

林类独身无妻而游于世间,依靠在田间捡拾麦穗而生活。林类孤零零地边走边唱歌,在萧萧风声中他孤独的身影让人感叹。孔子在车子上看见了林类,让子贡前去向林类乞请高言妙道。果然得到了林类的高言妙道,孔子也就不虚停车乞问之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中语焉不详的道家鼻祖,真实身份载在这部书中
文化课教材(高级):孔子问礼于老子(历史故事)
杨义:先秦诸子研究与现代文化建设
有人说他就是老子,扑朔迷离,见首不见尾,终成悬案。
孔子誉老子为龙 老子比孔子为凤(三教研究:龙、凤、青牛与老子)
孔子行年考(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