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现代教育本质观
现代教育本质观[我要评论]
[ 作者:李明刚收集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939 | 更新时间:2006-1-19 | 文章录入:李明刚 ]

 

当今社会,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猛崛起,以惊人的速度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维模式和思维观念.在现代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人才、科技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国把科教兴国、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迎接科技革命和经济挑战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教育是什么和怎么教育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一个教育成功的国家将是不会失败的国家。而在现代的意义下讨论教育的本质观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教育的本意和正确地开展教育工作。本部分从教育本质的意义和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争议出发,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现代教育的本质观的相关内容,以期望在现代教育本质观的指引下,把我们的教育办的更好。

一、教育的本质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本质,也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全部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原理或教育哲学。都是从不同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即教育的本质。现代社会,教育几乎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密切相关。但论及教育的本质,即便是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人,也未必能深入地把握它。实际上,教育本质虽然属于抽象的哲学问题,但总是同每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息息相关的。在现实中,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导致各种不同的教育观。人们一旦与教育发生关系,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多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以此为指导去处理各种具体的教育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本质更为重要和必要。因为这不仅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尺度的确立,而且关系到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

二、关于教育本质

我们认为,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首先必须明确本质概念,否则就失去了探讨和争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先从本质人手。

1.关于本质

本质是对存在的规定,本质和存在是同一级的概念,可以说存在即本质:它是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主要标志。黑格尔说:“某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这就是说,某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说某物是自身同一或异于对方,而在于表明—物的存在即在他物之内,这个他物即是与它自身同一的,即是它的本质。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是惟一的,其他属性都是本质的派生。对于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界说和规定:

(1)从事物存在的质和别的属性的关系来规定。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它最集中最突出地体现了事物的质,它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决定性因素,它具有类的普遍性(适用于同类的一切事物),是事物的类特征,是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反映,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同时事物的本质也是由本身固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这种特殊性就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2)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来规定。本质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据,不是直接的、外显的而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本质就是现象中的一般,是该物存在的根据。简言之,作为事物的本质特点,必须满足两点要求。第一,它必须是事物诸属性中最一般的属性,是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它能够从根本上将此物与彼物区别开来,成为此物之所以为此物的根据,即黑格尔所认为的“本质是存在的根据”。第二,它必须是对象诸规定中最基本的规定,居于决定其他属性的地位,能充当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能合理地说明其他的规定。

2.关于现代教育的本质

从上面对本质的认识可以得出,教育的本质应是教育固有的基本属性,是一切教育中都存在的普遍特点,它不仅是教育区别于艺术、哲学、宗教、科学以及物质生产的根据,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

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理性的升华,人文精神的发展。 人从传统的社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生活的目的,成了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教育不仅是传播人文精神,培养人的知识技能的工具,而首先是提高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发展其本质的手段。由此我们认为:教育是人类以承传文化精神和知识技能手段,培养、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其本质的一种社会实践。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的特征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它是教育存在的依据。而现代教育的本质并不能脱离这些。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如下:

(1)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存在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实践存在,是作为主体性活动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人们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一种以运用文化知识为工具来发展人自身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目的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和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的。人之所以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本质是人的本质展开延伸的必然结果。教育对人主体素质的建构,其实质是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素质。主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自主的创造能力,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体系的核心,任何人的活动都是以一定的主体生产力而作用于社会的,人的主体生产力主要表现在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思想力(认识能力)和实践创造力两个方面。教育的主要目的任务就在于此。

(3)教育过程是教育参与者的实践过程。任何实践都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对象化过程,但在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施教者作为主体活动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过程;受教者作为主体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习得文化技能、开启自身潜能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再生的过程。

(4)教育实践活动是建构主体生产力素质,开启人的潜能,培养人的主体性活动,它具有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它与宗教、哲学、艺术等实践活动一样遵循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以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的目的性却使教育有别于物质生产,也有别于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活动等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

(5)教育是社会生产力之母。发展生产力首要的是发展主体生产力,教育是培养主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主体生产力是一切生产力之所以产生的基础,离开主体生产力,人类的一切生产力就不可能产生,主体生产力是一切生产力体系中最积极最具有活力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应包括科学的理论知识是生产力,科学的文化教育是生产力的思想;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科学的文化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技术;从这个意上讲,教育才是引起整个社会生产力体系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也正是这样教育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产业,21世纪将是人类从工业文明步人教育科技文明的新时期< 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考研政治马哲部分核心考点汇总(下载背诵版)_考研复习备考_学友网
2007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 不定项选择题1-5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原复习资料终极PK版(这是我看了一遍书之后结合老师划重点时所讲的以及各种参考资料花了两天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整合-全
赶快收藏丨政治马原十六大原理核心考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