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咬文嚼字——炼字(展示)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写下了诗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携此诗来拜见当时的名诗人郑谷,郑谷反复揣摩后对齐己说: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句不准确,因为 “数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 齐己不觉拜倒曰:“一字诗也”。既然诗题是早梅,那么, “一枝开” 肯定比 “数枝开” 要早,也更切合诗题诗意。齐己也是著名的诗人,能拜倒称师,这是炼字的功劳。
  有一次,贾岛骑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但他觉得其中的 “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
  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斟酌,结果又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于是乎贾岛便被众卫士拥至韩愈跟前,贾岛具实禀报事情原委,韩愈听了,对贾岛说: “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更能衬托夜的幽静。”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 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 “春风又到江南岸”, 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 把“到”字改为“过”字。 后来又觉得“过”字也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 改为“入’字、“满”字。 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 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 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个推敲炼字的诗词佳话,一字不苟,精神可嘉,令人称叹
太认真!王安石一个字改了十几遍,终于写成一首千古名作
诗写得好不好,有时就看一个字
诗词创作方法谈·炼字锻句
大漠: 浅析诗歌创作的瓶颈与解决的办法
“推敲”史话新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