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海雪原》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业余作者和专业演员

 

           《林海雪原》业余作者——曲波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先生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几段经典唱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曲波是一位在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威望极高的人,在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中,他是少数几个始终坚持业余创作而对文学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在业余文学领域树起一面旗帜,也是业余文学工作者的骄傲。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之中。这部书使他声名远播,尽人皆知,而且鼓舞、教育了几代人,不少人都是读着曲波同志的《林海雪原》成长的。在当代中国的文坛,又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能有这样广泛的读者群,真是上至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下至不到十岁的小娃娃,说起《林海雪原》来,都是眉飞色舞,有声有色,这是对作家作品的最好的检验,是对作家作品的最高的评价。丁玲曾对曲波同志说过:“人民群众当中知道有个杨子荣,你的成绩很大呀!”曲波同志也不止一次地讲:“我不是文学家,不是作家,我只是一名业余作者,我的工作是干工业的。”


的确,曲波没有几级或哪个层次级别的作家的辉煌头衔,曲波同志更不以作家自居。在战争年代,他扛枪打仗,与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与土匪残余势力进行过英勇的战斗,两次负重伤;在和平时期,他参加建设,进工厂、造机车,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在工作之余,他拿起了笔,利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一切节假日,从事文学创作。他没有脱离人民,没有脱离生活,他创作出了如此辉煌的作品,他的价值不可能在某种仪式上去体现,那将是一笔丰富的宝贵财富,无论对我们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者都将受益无穷。

凡是读过《林海雪原》的人,不仅被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形象所震撼,也被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形象所倾倒,少剑波的形象里有曲波个人的经历,更有人民解放军中这一类青年指挥官的原型。《林海雪原》正是曲波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亲爱的读者,并怀念他的亲爱的战友之作。

曲波曾讲过:“这几年来,每到冬天,风刮雪落的季节,我便本能地记起当年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艰苦岁月,想起那个难忘的1946年的冬天。”

“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我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是在工业战线度过的,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个半工作,一个是打仗,一个是搞工业建设,半个是搞了业余文学写作。”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一位艺术大师说的“二个半”的故事。侯宝林对子女说,“人这一辈子有二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一是要有本事,二是得有好身体。日本鬼子把你吊起来,说把本事和身体交出了,它拿得走吗。再有就是挣钱养家,钱挣得再多,临死时花完的一半是你的,剩下一半没花完的钱是别人的。”

曲波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一个典型的胶东人。当全国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起来的时候,他年仅15岁,受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于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年少的曲波在八路军中出类拔萃,16岁便当上胶东军区13团的文化干事,17岁当上指导员。战争是艰苦的,也是残酷的。大小战争曲波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许多战友牺牲了,曲波也受了重伤,股动脉被打断,造成大出血,留下了终生残疾。不仅如此,党内斗争也相当残酷,1942年正当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之时,康生之流也横杀入山东我革命队伍,把我军队内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和党的模范指导员打成“托派”,大搞逼供信,许多抗日战士没有死在日寇的枪口下,却死在了党内这伙人的刀下。曲波也曾被打成“托派”,被审查、隔离、看守过,甚至遭受过严刑拷打、逼问。在逆境中,曲波坚守信仰,毫不动摇,终于被放出了监狱,平了反,摘掉了“托派”帽子。

日寇投降后,1946年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指使下,调动数百万军队,向胶东解放区军民展开疯狂的进攻,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地主恶霸,盗寇惯匪,流氓烟鬼,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为了对付鲨鱼性、麻雀式的匪股,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曲波和他的战友们便承担了对付这些顽匪的艰巨的任务。

曲波24岁时,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伤还没好利落,便拄着双拐来到大连海军学院工作了。新中国成立后,曲波一直想搞工业建设,26岁便来到了铁路系统,开始在沈阳皇姑屯机车车辆厂担任副厂长、在齐齐哈尔铁路机车车辆厂当党委书记。之后又到了一机部担任第一设计分局副局长,一机部德阳第二重机厂副厂长,一机部政治部办公室主任,后又调到铁道工业总局当副局长。从指挥打仗转到指挥建设,正像曲波讲的:“搞工业,有一套创造工程学。我是管机车车辆的,按当时中国的情况、中国的能源,到底用什么样的机车,机车的拖载量多大,铁路要怎样改造?脑子全用在这些地方了。”

在这个岗位上,曲波一干就是34年,一直到离休。听一位与曲波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说曲波经常深入基层,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大家都爱跟他开玩笑,叫他“小野马”。

他说:我只是个业余作者

比之某些专业作家,曲波也许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个业余作者”,但比起品德、修养、学识、胆量、智慧、勇气及其传世之作品,都让专业作家们惊叹不已和值得认真学习的了。

他常说:“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所谓业余创作,就是利用主业之外的一点儿剩余的零星时间靠毅力进行创作;通过作品的创作,人物的塑造,能给人民群众一点政治上的力量,思想上的安慰,精神上的鼓励,我就知足了。”于是他把自己完全溶于生活中,溶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他时刻把艺术家的胸怀、创作情感与生活紧紧地溶于一起,他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时刻要求自己,并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非常普通的业余作者。

而《林海雪原》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也是长销书,五十年代印,六十年代印,八十、九十年代印,新世纪的第一年、第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连续印了两版。在前几年的一个书市上,曲波看到一位老人转着书摊找《林海雪原》,他说买回去是给孙子、孙女看的。老人讲,《林海雪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都是真实的生活。听到这些,曲波非常高兴,但对于荣誉,作家的头衔,曲波却看到很淡。照样默默地做他的工业总局副局长的工作。几年后,曲波先后又悄悄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但由于“左”的思想和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直至1977年和1979年才得以出版。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曲波不仅又写出了人民大众喜欢的文学作品,还顶着林彪、“四人帮”及“左”的思潮的巨大压力,写出了这两部长篇小说,今天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

曲波讲:“我乐意永远当一个业余作者,业余作者很光荣,业余作者照样能写出大作品。”他讲,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不是专业作家,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不是专业作家,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也不是专业作家,他们却都写出了传世之作。关键是对生活要有把握力、认知力和感受力。”

2002年6月27日,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著名作家曲波,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曲波1957年发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为话剧、电影、京剧,同时被译为越南、蒙古等国文字。

曲波的夫人刘波说,《林海雪原》出版时,是1957年9月。当时稿费分高低定额,人民文学出版社按高定额给他稿酬,他说他只是业余作者,按低定额吧。他是三届中国作协的理事,每次通知他去开会他都说工作忙不能去。私下说,我是业余作者,我不是文艺界的人,不去开会。

《林海雪原》出版后多次再版,许多老上级都跟他打招呼,要谦虚,不要乱花稿费等。他特别严谨。这本小说,我们国家出版大约有六百万册,没有准数。“文革”被打成毒草,没出过,“文革”结束后到1992年,许多省市都出版过,有的标了印数,有的没标印数,约有一百多万册。一分稿酬没有,一本样书没给。曲波说算了,不去追问。他过去稿费全捐了。

曲波和我都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当年他15岁,我14岁。1938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壮大武装,我们都是山东胶东半岛黄县(现龙口市)人,受到了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日本投降后我们部队奉命挺进东北战场,到北满,牡丹江军区,当时主要任务是剿匪。1946年至1947年一年多基本剿灭了北满土匪,他在的二团,编入了当时的一纵队。辽沈战役中(1948年10月)他负了重伤,后在海军学校工作。1950年才转到地方上工作。我们一直是同时调动。

曲波剿匪一年多,在驻地休息的时间很少。他经常带队在深山密林、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活捉了座山雕,把他押在军区政治部保卫科。我曾经见过座山雕,他是一个70多岁的人,只让他浇花喂兔,后来死了。

我和曲波的年代,早已过去了,我们一生的人生观都是奉献,尽自己所能,不计得失,招之则来遣之则去,对工作,从来不讲价钱,叫干什么干什么,一心为国为民。虽然力量微薄,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落后”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挺顽固的。所以对改编的电视剧诸多的情节不能认同,而且觉得一些事是非颠倒,有的是不得其解。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不管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就是历史,随意以当今的观念去否定历史,歪曲历史,颠倒历史,都是站不住的,是徒劳的。一部小说是反映过去年代的事情,不承认那个年代的一切是不可能的。以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去改造过去的历史上的作品,胡编乱改,说成是再创造,说成是去充实人物、改造人物,是胡闹,是现代文化、艺术上的歪风邪气。

曾经有人对《林海雪原》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大加改编,树立了“高大全”的样板,那是反映了改编者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也有人再对他们做“低小偏”的改编,或者别的什么改编,那也是反映了改编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已经与小说《林海雪原》没有什么关系了。曲波的这部小说已经在新中国的文学史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它丝毫不会受到任何改编的影响,我确信这一点。

如果一定要问我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我首先要说,我相信无论是制片人也好,剧本改编者也好,导演也好,演员也好,剧组工作人员也好,都是喜爱《林海雪原》这部小说的,也都是满腔热忱要把这部连续剧拍好的。对这一点我也是坚信不移。至于电视剧的具体情节内容,我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对中心人物杨子荣的处理我觉得有欠妥当。剧中的杨子荣油腔滑调,牢骚满腹,尽搞些小动作,还与添加的人物土匪之妻有感情瓜葛,这些我认为都是不必要的。小说《林海雪原》中只有两个人物用了真名实姓,这两人就是杨子荣和高波。杨子荣确有其人,他参加小分队时已是侦察排长,著名的侦察能手,并且在剿匪过程中荣获牡丹江军区战斗英雄、侦察英雄双料英雄,至今在解放军某部还有杨子荣排。我不是拿现实中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对号入座,只是认为在处理这样的人物时应该更慎重一些,更庄重一些。

对于槐花和老北风这两个人物,我也觉得可有可无,也可以说没有必要。因为除了一些感情的纠葛以外,他们对反映剧作的主旨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多么高尚的人格啊,曲波和刘波,您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经典名著《林海雪原》曾被改变为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还被江青和于会泳改编成“三突出”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您要问我百看不厌的是哪部作品,当然是原著小说《林海雪原》和电影《林海雪原》了。

 

 

         《智取威虎山》专业演员——童祥苓

 

“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是30多年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对白。“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这是时下在电视上热播的一个“风湿骨通贴膏”的药品广告中的几句说唱词。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一位经历过人生浪尖和谷底的人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主人公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

塑造一代英雄杨子荣,是童祥苓京剧职业生涯中最为闪亮的部分,也为他带来宠辱交加的一生。


1935年,童祥苓生于天津。在他懂事时,大他13岁的四姐童芷苓早已是红透上海滩的头牌坤旦。为了培养这个童家最小的弟弟,姐姐不惜工本,为他广延名师。十几岁时,童祥苓便与二哥寿苓、姐姐芷苓、葆苓一起,令童家班扬名梨园。

解放后不久,童芷苓率童家班一起进入上海京剧院,童祥苓每月可以领到350元工资,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到童祥苓20岁出头时,他在圈里已颇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却是《智取威虎山》的主人公杨子荣。

1964年,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到上海选演员,童祥苓经过考试和面试,最终被选中。凭借自己的天资、功底和勤奋,他出演的杨子荣得到了各方肯定。

1966年,童祥苓的姐姐童芷苓遭到抄家和批斗。而童祥苓当时正在北京演出,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写了封信给姐姐,让姐姐好好交代问题,并且说相信姐姐是个好人。不料,这几句话成了他为姐姐“翻案”的证据。

当时,童祥苓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脾气倔强的他甚至当面与张春桥争辩:“我说张书记呀,您说话好像没什么水平。你们说童芷苓是文化特务,可你们现在还在对她进行审查,并没有给她定案。没有定案,我给我姐姐翻什么案呢?”

童祥苓就这样埋下了祸根。没过多久,他得了一个“为文化特务童芷苓翻案”的罪名。在批斗会上,冤愤交加的童祥苓,晕倒在他演出过的舞台上。“解放时我才14岁,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集团,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们一直是忠心耿耿的,我们怎么会是反革命?搞不懂!”

屈辱、委屈、愤怒、绝望,让天性乐观的童祥苓想到了自杀,幸亏妻子当时拉住了他,并对他说;“你自己应该清楚,什么事都想开点,你不为自己想,还得为孩子想。”童祥苓听从了妻子的劝告,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定“为了家,一辈子屈辱地活着”。

1968年,因为要把《智取威虎山》拍成电影,杨子荣人选难以物色,童祥苓重新获得出演杨子荣的机会。当时在童祥苓看来,这不仅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创作机会,也是童家唯一可能“将功赎罪”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又让他被人看作是“江青旗下的样板团成员”而遭到误解和排斥。尽管如此,童祥苓还是咬牙坚持了两年,最终将电影完成。

由于被人误认为是江青的“嫡系”,童祥苓经常挨“整”。一次,他录“穿林海,跨雪原”一段,下午两点进棚,到夜里12点才出来,前后录了18遍;唱到后来实在唱不动了,童祥苓就开始给脖子上的声带肌肉注射,唱一会休息一会,最后几乎跪在地上。他对周围人说:“你们录多少次都不累啊,我已经不行了,我的生死就在你们各位手里。”等到这段录完后,童祥苓已是大汗淋漓,瘫倒在椅子上。

在北京录电影的两年,童祥苓在剧团内被人误解和挨整的同时,还不能回家和亲人来往。受姐姐童芷苓问题的牵连,他已被定性为“敌我矛盾”。每日除了拍戏,还必须接受劳动改造。“早上起来吃完早点,两百人的碗筷要由我来洗干净。接着上班,上班回来吃中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又要洗完。洗完后又上班,晚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还要洗,洗完了有时还要开会。”洗碗和拍戏成了童祥苓一辈子无法忘却的记忆。

1970年,京剧《智取威虎山》终于被拍摄成电影。童祥苓也回到上海,不久即被“搁置”起来,直到1976年。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他几乎没再排过戏,但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放映,却使他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1976年,受尽折磨的姐姐童芷苓从牛棚里放了出来。虽然童祥苓因为在“文革”中演过样板戏,成了说不清道不白的人物,但是童家班终于又能同台演出了。


童祥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扮演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而名噪全国,张南云是梅兰芳先生的亲传女弟子,原名张兰云,毛泽东为其改名张南云。1956年,童祥苓和张南云由父母做主结婚。张南云在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伴随丈夫的起落沉浮,始终不离不弃。在童祥苓反复进出“威虎山”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张南云一直陪伴在身边。排练的时候送汤送饭,挨批斗的时候衣不解带地陪在身边;拍电影的时候,夫妻两人分开近两年,张南云独自拉扯两个孩子,担当起家庭。一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在丈夫最困难的时候显示出了她的坚韧。


童祥苓和张南云是同年同月生的一对“金童玉女”,虽然如今有着秤不离砣的默契,当年却绝对是“包办婚姻”。结婚前,他们只在大连演出时见过一面,他们的结合纯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媒人”就是童祥苓的小姐姐童葆苓。张南云出生在大连,16岁就在鞍山京剧团挂头牌了,她一脑门子都是工作、学习,从没考虑过自己的个人问题。“那时演出任务很重,第一次见面,他也是刚下了戏就过来的。穿着双排扣的列宁装、大头皮鞋,一点也不帅,要是我以貌取人,可能就看不上了……反正我那时很害羞,用他的话说,就是很封建,手一直揣在口袋里,就怕他上来握手,赶紧远远地低头鞠了一躬。”

张南云的话没说完,童祥苓就赶紧说:“你是没看清,我都把你看清了,靓女啊,辫子到腰……后来有人给了我一张照片,我还想,照片没本人漂亮,留着没意思。”两个年轻人被单独搁在一个房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据张南云反映,基本都是童祥苓在说话),聊着聊着忽然停电了,保守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他“图谋不轨”,连声大喊“妈妈”,结果灯一亮,童祥苓发现他们中间忽然不声不响多坐了个人——张妈妈!

“当时把我吓了好大一跳!”他笑呵呵地说着。面对“警惕性极高”的张南云,童祥苓直到1956年结了婚,才牵到“靓女”的手。

因为分别在东北西北演出,夫妻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1958年,童祥苓跟团里打了个报告:“8个月没见了,我要去看我老婆。”趁着演出空闲就来到了长春。张南云演出散场从剧院出来,就看见童祥苓雇了辆马车在等她。上了车,思念心切的他就一把搂住妻子的腰,没想到她却身手利落地把他一推,正色道:“严肃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她没魅力!你知道吗,1976年我在日本演出的时候,那些女观众尖叫啊,她们涌到台前掐了花盆里的花扔上来,戏唱完盆里就剩土了……”童老佯做叹息,换来张南云一顿数落:“都怪你老作弄我!当年结婚后,我老不好意思喊他的名字,就‘哎、哎’地叫他,他跟我说你就喊我的英文名字I Love You(我爱你)吧。我那时候哪懂啊,每天喊他I Love You……后来有天一个懂英语的人听了,笑得差点岔气,我才知道的……”

童祥苓与夫人同出梨园世家,又因志同道合成为一对舞台夫妻。童祥苓生于天津,长在北京,8岁启蒙学戏,专工老生武生,师从富连成科班的名师雷喜成、刘盛通、钱富川,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最终形成余马麒各派风格兼备,又独树一帜。童祥苓在家中排行老四,兄弟姐妹全部入行。长兄侠苓、寿苓工小生,姐芷苓工青衣。解放前家人组成的“苓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而“童家班”中芷、祥二苓分挂头牌、二牌。解放后,童家班加入上海京剧院,成为新中国舞台上的文艺之家。

而张夫人原名“张兰云”,曾拜师京剧大师梅兰芳,专工青衣花旦。1956年经给梅兰芳先生拉琴的姐夫姜凤山保媒与童先生结婚。她曾获华东地区汇演一等奖,是上海京剧团的台柱子。想当年,她与丈夫联袂的拿手好戏《四郎探母》在国内外脍炙人口轰动一时。

说到张夫人的大名,还有段非同一般的来历:1959年,张夫人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毛主席在看过她的演出后,大为欣赏,为其改名为“张南云”,一直使用至今。当时,张夫人的名气一点也不逊色于童先生。可惜的是后来她的眼睛出了问题,时至“文革”前后,她的眼底病变导致几近失明。而此时,童老正在走红,演出特别多也特别累,当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有个人来照顾,所以她自动退居二线,扶助丈夫,操持家务,成为一名“绿叶”式的幕后英雄。说到这段往事,张夫人虽然有些遗憾,但她说:“我们家一向是主次分明,当年我走红时,童先生力保我。后来他成了角,我就保他。回想起这一生来,我无怨无悔。”

此时童祥苓也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家,她是当家人,也是好家长。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之事,就是能与她相识相交相伴一生啊。”

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小说《林海雪原》。小说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搬上舞台,改编为京剧。童祥苓从一开始就扮演剧中主要人物扬子荣。毛主席1966年就看过此剧,后给予充分肯定,使之正式定稿。然而,不久后“文革”风暴袭来,上海京剧院当时成了“封资修”的“黑据点”,周信芳、童芷苓等一批老艺术家成了“反动权威”纷纷落难。童祥苓这个“黑尖子”也随后被赶下了舞台。

当时,自诩为“文革旗手”的江青贪天功为己有,把《智取威虎山》等八个现代剧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对童祥苓等老演员又拉又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童家人因为不肯卖身投靠,被江青几次点名批判、彻底打翻在地。

后来,为了宣传“文革”,展示江青的“成果”,《智》剧等八个样板戏要拍成电影向国内外推介。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当权者煞费苦心、竭尽全力,然而在选择“扬子荣”的演员上遇到了问题。他们在全国的“革命文艺战士”中选材,按“高大全”的标准,细心打造,逐个过目,然而,他们先后找来几十个人选都不能让江青满意,哪个也超不过童祥苓塑造的“杨子荣”。最后,还是江青发了话,“把那个童祥苓再用一用,让他带罪立功”。于是,童祥苓被“突击解放”。当时他从“牛棚”中出来,不管身体和戏功如何,三天就要重上舞台,一个月后就去拍电影。特别是当时的“组织谈话”可谓令人寻味:“你的问题不算完,要继续交代,戴罪立功。 ”当时对他的定性是“敌我矛盾”,所以“不能依靠,只能使用”。可这次拍样板戏电影终归来之不易,在当时的政治劫难中,这是童祥苓乃至童家唯一可能“赎罪”的机会。

在童家落难的时期,张夫人用她那柔心弱骨承担了过多的苦难。家产被抄,工资停发,储蓄被没收,这个曾经的富庶之家遇到了空前的生活困难。张夫人为了让一家老小吃上饭,穿上衣,拆东补西,历尽艰辛,几个月就白了头。这个期间,他家的子女也受到牵连,两个儿子被学校开除,大儿子还被红卫兵打断了腿,望着这对刚十来岁,身心却受严重摧残的孩子,张夫人悲痛欲绝情。此时,她更挂心的是丈夫的政治生命,为了不影响他排练,她对童祥苓只是报喜不报忧,对儿子的事始终守口如瓶。

在夫人的支持下,童祥苓出演杨子荣获得巨大成功,电影在全国上演后引起巨大的反响。然而,尽管“杨子荣”的剧照遍布全国,但其扮演者却命运不济,由于童祥苓不肯趋炎附势,电影一拍完,童先生又被打入冷宫,直到“文革”结束。

粉碎“四人帮”后,童祥苓与许多老艺人一样获得了新生。京剧作为国粹又恢复上演。当时,童祥苓在舞台上相当活跃,其中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中,他前饰鲁肃,中演孔明,后扮关羽,一人同演三个人物,个性迥异、各具特色,一时在梨园行传为佳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京剧面临着多种新的文艺形式的冲击。而上海京剧院由于机制守旧,队伍庞大,也而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在京剧需要改革的呼声中,童祥苓顺应潮流,以一个老艺家的社会责任感,做出了一个惊世赅俗之举。1982年,他与上海京剧团院签定了承包合同,自己组团,自负盈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大胆进行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图走出一条在新的条件下促进京剧艺术的经营之道。然而,万事开头难,童祥苓在一无经验,二无资金的前提下“下海”,难免要喝上几口水,但是,他煞费苦心,知难而进,最后还是游过来了。一年后,他除完成承包费用,还为院里上交了8万元,团内每人既保了工资,又分到了1500元的奖金,这在当时引起了全院的震动。不过童祥苓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完成投标,弥补亏空,大家每天要赶三场演出,而他与普通演员一样只拿每场1.5元的补助费。操心上火、积劳成疾,使他累吐了血,这场“承包试验”也不得不草草收场。

1994年,童先生在59岁时提前退休,个中原因令人扼腕——为了儿子的生计。童先生有两个儿子,“文革”中受父母牵连,丧失了上学的机会,成为闲滞街头的“小混混”。“文革”后他们进了街道工厂,当了普通工人。然而,在改革大潮中,他们所在的工厂倒闭,双双进入下岗失业者行列。由于没文凭,没技术,年龄又超过35岁,很长时间难于找到固定工作。

按一般人看来,依童祥苓的名气和市政协委员的地位,与谁说一声都不难找份工作。可童祥苓给儿子立的家规是“自食其力,靠劳动吃饭”。

1993年,58岁的童祥苓决定提前退休,回家开店。为了筹措本钱,童祥苓参加了各种演出。经过一年奋斗,终于凑够本钱,在上海的一条小马路边上,开了个能够摆放五张台子的小面馆。由于是小本经营,去除房租、水电和用人费用,忙乎一个月却所剩无几。在儿子开面馆的五年里,老夫妇天天到店里,一个洗菜,一个端盘子,只为了省去用人费用。那段时间,尽管他们不事张扬,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有的老观众几十里外跑过来,专门为了看一眼“杨子荣”、到“扬子荣”小店吃上一碗面条。

有一次,童祥苓蹲在马路边洗碗,一个戏迷认出他后说:“童老师,您老辛苦了。”童祥苓朗声应答:“没关系,‘文化大革命’时咱洗碗洗惯了,有基本功。”还有人为昔日的心中偶像送花、送钱(被婉拒)。更为令老人感动的是,大家并没因“扬子荣”变成“店小二 ”而瞧不起他,而是送来了更为真诚的鼓励和问候:“靠诚实劳动挣钱,光明正大。你们身为名人,能这们做,让我们更加佩服。”回忆起这些往事,童老夫妇感慨地说:“是广大观众的支持,帮助我们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五年的租期过去,童家的小馆终于关门大吉。这段时间把老两口累得够呛不说,精神上的压力更大。许多老戏迷看到童老夫妇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本行,深感遗憾。而他们内心自责的是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自己不能为这门国粹的复兴和繁荣做出贡献。于是,租期一到,老两口决定不能再干了。这时,一位喜欢京剧的民营企业老板找到童老,主动提出要给他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以便让老艺术家重新返行。这次,童老没再拒绝。接下来,童老的大儿子成为这个公司的一名天天要值夜班、看守大门的保安员。从此,每当向人们提起儿子的这份“工作”,老夫妇总是特别满足地说,“他有工作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他们还勉励儿子,“要好好工作,对得起那些关心你的好人。”至于另一个儿子的工作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老夫妇依然不去求人,遇到有人问起,他们就故作轻松地说,“实在找不到工作,父子就相依为命吧,反正我们老了也得有人来照顾。”

从人品来论,童祥苓从来对于金钱看得很淡。上世纪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夫妇两个主动要求组织,从即日起每人每月工资扣除三分之一上交国家,这样每月就少收入2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现在,老夫妇的退休金每月虽说有5000元,但这在上海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在文艺界高级知识分子中是较低的。从开销上说,这些钱还要管自己和儿子三个家庭的生计,绝对是不宽裕了。两老夫妇年高多病,看病也要花费不少钱。所以,他们往往是入不敷出。当有人为他们抱不平,拿他们与当今艺术团体中一些暴发的“新星”攀比时,他们绝无一点报怨,还主动将自己与那些城市下岗工人、贫困山区农民相比,与已故的《智》剧剧组中的“少剑波”、“李勇奇”相比。“知足常乐”是他们的口头蝉,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每逢走在街上,被人们认出来,投以敬慕的笑脸:在外地演出,观众对“扬子荣 ”的那种由衷的热情,都让童先生感动不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名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事隔几十年了,观众还能将其记在心上,就凭这一条,我就非常知足了。”

不过,童祥苓家中的难题中,惟有一个是靠高姿态不能解决的,这就是“看病”。老两口年老体弱,多病緾身,特别是他承包剧团落下胃出血的病根后,每月要花去不少钱。当时,一些好药多是自费,如果是高级职称就可以享受有关优惠待遇。可是童老夫妇作为一代京剧名师,这几年戏演了不少,可没有机会晋升职称。在当前体制下,医院就认这个高级职称者所发的“专家医疗证”,童老夫妇不够级别就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后来,童祥苓想起时一次会议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曾对他说过“有什么事就来找我”,就硬着头皮给朱市长写了一封信。信寄出后,童祥苓心里挺不是滋味,为个人的事向组织开口,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也违反了他一向不求人的作风。再说朱市长那么忙,为这点私事打扰他真是不好意思。可是,事过没几天,朱市长就回信了,他责成有关部门根据童老夫妇的实际情况,按国家破格条款给予落实,最终打破学历和论文的死条文,为他们夫妇解决了高级职称问题,也就解决了他们最犯难最迫切的看病问题。


如今闲赋在家的童祥苓夫妇,并没被社会遗忘。不时有人邀请他参加一些演出或者排广告。童祥苓对这些活动有个原则:“先要问清来路,对那些“走穴”式的演出活动和虚假广告一律推辞掉。”不久前,他接了一个,为了查验药品功效,他先试用后才同意做。“我到晚年了,更要对自己负责,不能为几个钱糟蹋了自己。”

现在,童祥苓依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除了受邀演出,剩余时间就是照顾前几年患眼疾的妻子。童祥苓和妻子居住在上海长宁区一套170平米的寓所里。这是他为了让妻子“过上安逸舒适的晚年”,倾尽毕生积蓄买来的。在他们的客厅里,悬挂的杨子荣剧照和童祥苓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记录着童祥苓此生最引以为豪的时刻。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业余作者和专业演员

 

           《林海雪原》业余作者——曲波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先生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几段经典唱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曲波是一位在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威望极高的人,在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中,他是少数几个始终坚持业余创作而对文学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在业余文学领域树起一面旗帜,也是业余文学工作者的骄傲。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之中。这部书使他声名远播,尽人皆知,而且鼓舞、教育了几代人,不少人都是读着曲波同志的《林海雪原》成长的。在当代中国的文坛,又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能有这样广泛的读者群,真是上至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下至不到十岁的小娃娃,说起《林海雪原》来,都是眉飞色舞,有声有色,这是对作家作品的最好的检验,是对作家作品的最高的评价。丁玲曾对曲波同志说过:“人民群众当中知道有个杨子荣,你的成绩很大呀!”曲波同志也不止一次地讲:“我不是文学家,不是作家,我只是一名业余作者,我的工作是干工业的。”


的确,曲波没有几级或哪个层次级别的作家的辉煌头衔,曲波同志更不以作家自居。在战争年代,他扛枪打仗,与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与土匪残余势力进行过英勇的战斗,两次负重伤;在和平时期,他参加建设,进工厂、造机车,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在工作之余,他拿起了笔,利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一切节假日,从事文学创作。他没有脱离人民,没有脱离生活,他创作出了如此辉煌的作品,他的价值不可能在某种仪式上去体现,那将是一笔丰富的宝贵财富,无论对我们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者都将受益无穷。

凡是读过《林海雪原》的人,不仅被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形象所震撼,也被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形象所倾倒,少剑波的形象里有曲波个人的经历,更有人民解放军中这一类青年指挥官的原型。《林海雪原》正是曲波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亲爱的读者,并怀念他的亲爱的战友之作。

曲波曾讲过:“这几年来,每到冬天,风刮雪落的季节,我便本能地记起当年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艰苦岁月,想起那个难忘的1946年的冬天。”

“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我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是在工业战线度过的,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个半工作,一个是打仗,一个是搞工业建设,半个是搞了业余文学写作。”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一位艺术大师说的“二个半”的故事。侯宝林对子女说,“人这一辈子有二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一是要有本事,二是得有好身体。日本鬼子把你吊起来,说把本事和身体交出了,它拿得走吗。再有就是挣钱养家,钱挣得再多,临死时花完的一半是你的,剩下一半没花完的钱是别人的。”

曲波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一个典型的胶东人。当全国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起来的时候,他年仅15岁,受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于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年少的曲波在八路军中出类拔萃,16岁便当上胶东军区13团的文化干事,17岁当上指导员。战争是艰苦的,也是残酷的。大小战争曲波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许多战友牺牲了,曲波也受了重伤,股动脉被打断,造成大出血,留下了终生残疾。不仅如此,党内斗争也相当残酷,1942年正当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之时,康生之流也横杀入山东我革命队伍,把我军队内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和党的模范指导员打成“托派”,大搞逼供信,许多抗日战士没有死在日寇的枪口下,却死在了党内这伙人的刀下。曲波也曾被打成“托派”,被审查、隔离、看守过,甚至遭受过严刑拷打、逼问。在逆境中,曲波坚守信仰,毫不动摇,终于被放出了监狱,平了反,摘掉了“托派”帽子。

日寇投降后,1946年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指使下,调动数百万军队,向胶东解放区军民展开疯狂的进攻,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地主恶霸,盗寇惯匪,流氓烟鬼,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为了对付鲨鱼性、麻雀式的匪股,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曲波和他的战友们便承担了对付这些顽匪的艰巨的任务。

曲波24岁时,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伤还没好利落,便拄着双拐来到大连海军学院工作了。新中国成立后,曲波一直想搞工业建设,26岁便来到了铁路系统,开始在沈阳皇姑屯机车车辆厂担任副厂长、在齐齐哈尔铁路机车车辆厂当党委书记。之后又到了一机部担任第一设计分局副局长,一机部德阳第二重机厂副厂长,一机部政治部办公室主任,后又调到铁道工业总局当副局长。从指挥打仗转到指挥建设,正像曲波讲的:“搞工业,有一套创造工程学。我是管机车车辆的,按当时中国的情况、中国的能源,到底用什么样的机车,机车的拖载量多大,铁路要怎样改造?脑子全用在这些地方了。”

在这个岗位上,曲波一干就是34年,一直到离休。听一位与曲波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说曲波经常深入基层,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大家都爱跟他开玩笑,叫他“小野马”。

他说:我只是个业余作者

比之某些专业作家,曲波也许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个业余作者”,但比起品德、修养、学识、胆量、智慧、勇气及其传世之作品,都让专业作家们惊叹不已和值得认真学习的了。

他常说:“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所谓业余创作,就是利用主业之外的一点儿剩余的零星时间靠毅力进行创作;通过作品的创作,人物的塑造,能给人民群众一点政治上的力量,思想上的安慰,精神上的鼓励,我就知足了。”于是他把自己完全溶于生活中,溶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他时刻把艺术家的胸怀、创作情感与生活紧紧地溶于一起,他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时刻要求自己,并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非常普通的业余作者。

而《林海雪原》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也是长销书,五十年代印,六十年代印,八十、九十年代印,新世纪的第一年、第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连续印了两版。在前几年的一个书市上,曲波看到一位老人转着书摊找《林海雪原》,他说买回去是给孙子、孙女看的。老人讲,《林海雪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都是真实的生活。听到这些,曲波非常高兴,但对于荣誉,作家的头衔,曲波却看到很淡。照样默默地做他的工业总局副局长的工作。几年后,曲波先后又悄悄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但由于“左”的思想和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直至1977年和1979年才得以出版。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曲波不仅又写出了人民大众喜欢的文学作品,还顶着林彪、“四人帮”及“左”的思潮的巨大压力,写出了这两部长篇小说,今天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

曲波讲:“我乐意永远当一个业余作者,业余作者很光荣,业余作者照样能写出大作品。”他讲,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不是专业作家,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不是专业作家,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也不是专业作家,他们却都写出了传世之作。关键是对生活要有把握力、认知力和感受力。”

2002年6月27日,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著名作家曲波,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曲波1957年发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为话剧、电影、京剧,同时被译为越南、蒙古等国文字。

曲波的夫人刘波说,《林海雪原》出版时,是1957年9月。当时稿费分高低定额,人民文学出版社按高定额给他稿酬,他说他只是业余作者,按低定额吧。他是三届中国作协的理事,每次通知他去开会他都说工作忙不能去。私下说,我是业余作者,我不是文艺界的人,不去开会。

《林海雪原》出版后多次再版,许多老上级都跟他打招呼,要谦虚,不要乱花稿费等。他特别严谨。这本小说,我们国家出版大约有六百万册,没有准数。“文革”被打成毒草,没出过,“文革”结束后到1992年,许多省市都出版过,有的标了印数,有的没标印数,约有一百多万册。一分稿酬没有,一本样书没给。曲波说算了,不去追问。他过去稿费全捐了。

曲波和我都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当年他15岁,我14岁。1938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壮大武装,我们都是山东胶东半岛黄县(现龙口市)人,受到了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日本投降后我们部队奉命挺进东北战场,到北满,牡丹江军区,当时主要任务是剿匪。1946年至1947年一年多基本剿灭了北满土匪,他在的二团,编入了当时的一纵队。辽沈战役中(1948年10月)他负了重伤,后在海军学校工作。1950年才转到地方上工作。我们一直是同时调动。

曲波剿匪一年多,在驻地休息的时间很少。他经常带队在深山密林、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活捉了座山雕,把他押在军区政治部保卫科。我曾经见过座山雕,他是一个70多岁的人,只让他浇花喂兔,后来死了。

我和曲波的年代,早已过去了,我们一生的人生观都是奉献,尽自己所能,不计得失,招之则来遣之则去,对工作,从来不讲价钱,叫干什么干什么,一心为国为民。虽然力量微薄,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落后”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挺顽固的。所以对改编的电视剧诸多的情节不能认同,而且觉得一些事是非颠倒,有的是不得其解。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不管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就是历史,随意以当今的观念去否定历史,歪曲历史,颠倒历史,都是站不住的,是徒劳的。一部小说是反映过去年代的事情,不承认那个年代的一切是不可能的。以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去改造过去的历史上的作品,胡编乱改,说成是再创造,说成是去充实人物、改造人物,是胡闹,是现代文化、艺术上的歪风邪气。

曾经有人对《林海雪原》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大加改编,树立了“高大全”的样板,那是反映了改编者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也有人再对他们做“低小偏”的改编,或者别的什么改编,那也是反映了改编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已经与小说《林海雪原》没有什么关系了。曲波的这部小说已经在新中国的文学史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它丝毫不会受到任何改编的影响,我确信这一点。

如果一定要问我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我首先要说,我相信无论是制片人也好,剧本改编者也好,导演也好,演员也好,剧组工作人员也好,都是喜爱《林海雪原》这部小说的,也都是满腔热忱要把这部连续剧拍好的。对这一点我也是坚信不移。至于电视剧的具体情节内容,我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对中心人物杨子荣的处理我觉得有欠妥当。剧中的杨子荣油腔滑调,牢骚满腹,尽搞些小动作,还与添加的人物土匪之妻有感情瓜葛,这些我认为都是不必要的。小说《林海雪原》中只有两个人物用了真名实姓,这两人就是杨子荣和高波。杨子荣确有其人,他参加小分队时已是侦察排长,著名的侦察能手,并且在剿匪过程中荣获牡丹江军区战斗英雄、侦察英雄双料英雄,至今在解放军某部还有杨子荣排。我不是拿现实中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对号入座,只是认为在处理这样的人物时应该更慎重一些,更庄重一些。

对于槐花和老北风这两个人物,我也觉得可有可无,也可以说没有必要。因为除了一些感情的纠葛以外,他们对反映剧作的主旨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多么高尚的人格啊,曲波和刘波,您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经典名著《林海雪原》曾被改变为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还被江青和于会泳改编成“三突出”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您要问我百看不厌的是哪部作品,当然是原著小说《林海雪原》和电影《林海雪原》了。

 

 

         《智取威虎山》专业演员——童祥苓

 

“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是30多年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对白。“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这是时下在电视上热播的一个“风湿骨通贴膏”的药品广告中的几句说唱词。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一位经历过人生浪尖和谷底的人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主人公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

塑造一代英雄杨子荣,是童祥苓京剧职业生涯中最为闪亮的部分,也为他带来宠辱交加的一生。


1935年,童祥苓生于天津。在他懂事时,大他13岁的四姐童芷苓早已是红透上海滩的头牌坤旦。为了培养这个童家最小的弟弟,姐姐不惜工本,为他广延名师。十几岁时,童祥苓便与二哥寿苓、姐姐芷苓、葆苓一起,令童家班扬名梨园。

解放后不久,童芷苓率童家班一起进入上海京剧院,童祥苓每月可以领到350元工资,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到童祥苓20岁出头时,他在圈里已颇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却是《智取威虎山》的主人公杨子荣。

1964年,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到上海选演员,童祥苓经过考试和面试,最终被选中。凭借自己的天资、功底和勤奋,他出演的杨子荣得到了各方肯定。

1966年,童祥苓的姐姐童芷苓遭到抄家和批斗。而童祥苓当时正在北京演出,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写了封信给姐姐,让姐姐好好交代问题,并且说相信姐姐是个好人。不料,这几句话成了他为姐姐“翻案”的证据。

当时,童祥苓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脾气倔强的他甚至当面与张春桥争辩:“我说张书记呀,您说话好像没什么水平。你们说童芷苓是文化特务,可你们现在还在对她进行审查,并没有给她定案。没有定案,我给我姐姐翻什么案呢?”

童祥苓就这样埋下了祸根。没过多久,他得了一个“为文化特务童芷苓翻案”的罪名。在批斗会上,冤愤交加的童祥苓,晕倒在他演出过的舞台上。“解放时我才14岁,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集团,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们一直是忠心耿耿的,我们怎么会是反革命?搞不懂!”

屈辱、委屈、愤怒、绝望,让天性乐观的童祥苓想到了自杀,幸亏妻子当时拉住了他,并对他说;“你自己应该清楚,什么事都想开点,你不为自己想,还得为孩子想。”童祥苓听从了妻子的劝告,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定“为了家,一辈子屈辱地活着”。

1968年,因为要把《智取威虎山》拍成电影,杨子荣人选难以物色,童祥苓重新获得出演杨子荣的机会。当时在童祥苓看来,这不仅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创作机会,也是童家唯一可能“将功赎罪”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又让他被人看作是“江青旗下的样板团成员”而遭到误解和排斥。尽管如此,童祥苓还是咬牙坚持了两年,最终将电影完成。

由于被人误认为是江青的“嫡系”,童祥苓经常挨“整”。一次,他录“穿林海,跨雪原”一段,下午两点进棚,到夜里12点才出来,前后录了18遍;唱到后来实在唱不动了,童祥苓就开始给脖子上的声带肌肉注射,唱一会休息一会,最后几乎跪在地上。他对周围人说:“你们录多少次都不累啊,我已经不行了,我的生死就在你们各位手里。”等到这段录完后,童祥苓已是大汗淋漓,瘫倒在椅子上。

在北京录电影的两年,童祥苓在剧团内被人误解和挨整的同时,还不能回家和亲人来往。受姐姐童芷苓问题的牵连,他已被定性为“敌我矛盾”。每日除了拍戏,还必须接受劳动改造。“早上起来吃完早点,两百人的碗筷要由我来洗干净。接着上班,上班回来吃中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又要洗完。洗完后又上班,晚饭吃完后两百人的碗筷还要洗,洗完了有时还要开会。”洗碗和拍戏成了童祥苓一辈子无法忘却的记忆。

1970年,京剧《智取威虎山》终于被拍摄成电影。童祥苓也回到上海,不久即被“搁置”起来,直到1976年。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他几乎没再排过戏,但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放映,却使他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1976年,受尽折磨的姐姐童芷苓从牛棚里放了出来。虽然童祥苓因为在“文革”中演过样板戏,成了说不清道不白的人物,但是童家班终于又能同台演出了。


童祥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扮演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而名噪全国,张南云是梅兰芳先生的亲传女弟子,原名张兰云,毛泽东为其改名张南云。1956年,童祥苓和张南云由父母做主结婚。张南云在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伴随丈夫的起落沉浮,始终不离不弃。在童祥苓反复进出“威虎山”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张南云一直陪伴在身边。排练的时候送汤送饭,挨批斗的时候衣不解带地陪在身边;拍电影的时候,夫妻两人分开近两年,张南云独自拉扯两个孩子,担当起家庭。一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在丈夫最困难的时候显示出了她的坚韧。


童祥苓和张南云是同年同月生的一对“金童玉女”,虽然如今有着秤不离砣的默契,当年却绝对是“包办婚姻”。结婚前,他们只在大连演出时见过一面,他们的结合纯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媒人”就是童祥苓的小姐姐童葆苓。张南云出生在大连,16岁就在鞍山京剧团挂头牌了,她一脑门子都是工作、学习,从没考虑过自己的个人问题。“那时演出任务很重,第一次见面,他也是刚下了戏就过来的。穿着双排扣的列宁装、大头皮鞋,一点也不帅,要是我以貌取人,可能就看不上了……反正我那时很害羞,用他的话说,就是很封建,手一直揣在口袋里,就怕他上来握手,赶紧远远地低头鞠了一躬。”

张南云的话没说完,童祥苓就赶紧说:“你是没看清,我都把你看清了,靓女啊,辫子到腰……后来有人给了我一张照片,我还想,照片没本人漂亮,留着没意思。”两个年轻人被单独搁在一个房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据张南云反映,基本都是童祥苓在说话),聊着聊着忽然停电了,保守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他“图谋不轨”,连声大喊“妈妈”,结果灯一亮,童祥苓发现他们中间忽然不声不响多坐了个人——张妈妈!

“当时把我吓了好大一跳!”他笑呵呵地说着。面对“警惕性极高”的张南云,童祥苓直到1956年结了婚,才牵到“靓女”的手。

因为分别在东北西北演出,夫妻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1958年,童祥苓跟团里打了个报告:“8个月没见了,我要去看我老婆。”趁着演出空闲就来到了长春。张南云演出散场从剧院出来,就看见童祥苓雇了辆马车在等她。上了车,思念心切的他就一把搂住妻子的腰,没想到她却身手利落地把他一推,正色道:“严肃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她没魅力!你知道吗,1976年我在日本演出的时候,那些女观众尖叫啊,她们涌到台前掐了花盆里的花扔上来,戏唱完盆里就剩土了……”童老佯做叹息,换来张南云一顿数落:“都怪你老作弄我!当年结婚后,我老不好意思喊他的名字,就‘哎、哎’地叫他,他跟我说你就喊我的英文名字I Love You(我爱你)吧。我那时候哪懂啊,每天喊他I Love You……后来有天一个懂英语的人听了,笑得差点岔气,我才知道的……”

童祥苓与夫人同出梨园世家,又因志同道合成为一对舞台夫妻。童祥苓生于天津,长在北京,8岁启蒙学戏,专工老生武生,师从富连成科班的名师雷喜成、刘盛通、钱富川,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最终形成余马麒各派风格兼备,又独树一帜。童祥苓在家中排行老四,兄弟姐妹全部入行。长兄侠苓、寿苓工小生,姐芷苓工青衣。解放前家人组成的“苓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而“童家班”中芷、祥二苓分挂头牌、二牌。解放后,童家班加入上海京剧院,成为新中国舞台上的文艺之家。

而张夫人原名“张兰云”,曾拜师京剧大师梅兰芳,专工青衣花旦。1956年经给梅兰芳先生拉琴的姐夫姜凤山保媒与童先生结婚。她曾获华东地区汇演一等奖,是上海京剧团的台柱子。想当年,她与丈夫联袂的拿手好戏《四郎探母》在国内外脍炙人口轰动一时。

说到张夫人的大名,还有段非同一般的来历:1959年,张夫人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毛主席在看过她的演出后,大为欣赏,为其改名为“张南云”,一直使用至今。当时,张夫人的名气一点也不逊色于童先生。可惜的是后来她的眼睛出了问题,时至“文革”前后,她的眼底病变导致几近失明。而此时,童老正在走红,演出特别多也特别累,当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有个人来照顾,所以她自动退居二线,扶助丈夫,操持家务,成为一名“绿叶”式的幕后英雄。说到这段往事,张夫人虽然有些遗憾,但她说:“我们家一向是主次分明,当年我走红时,童先生力保我。后来他成了角,我就保他。回想起这一生来,我无怨无悔。”

此时童祥苓也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家,她是当家人,也是好家长。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之事,就是能与她相识相交相伴一生啊。”

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小说《林海雪原》。小说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搬上舞台,改编为京剧。童祥苓从一开始就扮演剧中主要人物扬子荣。毛主席1966年就看过此剧,后给予充分肯定,使之正式定稿。然而,不久后“文革”风暴袭来,上海京剧院当时成了“封资修”的“黑据点”,周信芳、童芷苓等一批老艺术家成了“反动权威”纷纷落难。童祥苓这个“黑尖子”也随后被赶下了舞台。

当时,自诩为“文革旗手”的江青贪天功为己有,把《智取威虎山》等八个现代剧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对童祥苓等老演员又拉又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童家人因为不肯卖身投靠,被江青几次点名批判、彻底打翻在地。

后来,为了宣传“文革”,展示江青的“成果”,《智》剧等八个样板戏要拍成电影向国内外推介。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当权者煞费苦心、竭尽全力,然而在选择“扬子荣”的演员上遇到了问题。他们在全国的“革命文艺战士”中选材,按“高大全”的标准,细心打造,逐个过目,然而,他们先后找来几十个人选都不能让江青满意,哪个也超不过童祥苓塑造的“杨子荣”。最后,还是江青发了话,“把那个童祥苓再用一用,让他带罪立功”。于是,童祥苓被“突击解放”。当时他从“牛棚”中出来,不管身体和戏功如何,三天就要重上舞台,一个月后就去拍电影。特别是当时的“组织谈话”可谓令人寻味:“你的问题不算完,要继续交代,戴罪立功。 ”当时对他的定性是“敌我矛盾”,所以“不能依靠,只能使用”。可这次拍样板戏电影终归来之不易,在当时的政治劫难中,这是童祥苓乃至童家唯一可能“赎罪”的机会。

在童家落难的时期,张夫人用她那柔心弱骨承担了过多的苦难。家产被抄,工资停发,储蓄被没收,这个曾经的富庶之家遇到了空前的生活困难。张夫人为了让一家老小吃上饭,穿上衣,拆东补西,历尽艰辛,几个月就白了头。这个期间,他家的子女也受到牵连,两个儿子被学校开除,大儿子还被红卫兵打断了腿,望着这对刚十来岁,身心却受严重摧残的孩子,张夫人悲痛欲绝情。此时,她更挂心的是丈夫的政治生命,为了不影响他排练,她对童祥苓只是报喜不报忧,对儿子的事始终守口如瓶。

在夫人的支持下,童祥苓出演杨子荣获得巨大成功,电影在全国上演后引起巨大的反响。然而,尽管“杨子荣”的剧照遍布全国,但其扮演者却命运不济,由于童祥苓不肯趋炎附势,电影一拍完,童先生又被打入冷宫,直到“文革”结束。

粉碎“四人帮”后,童祥苓与许多老艺人一样获得了新生。京剧作为国粹又恢复上演。当时,童祥苓在舞台上相当活跃,其中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中,他前饰鲁肃,中演孔明,后扮关羽,一人同演三个人物,个性迥异、各具特色,一时在梨园行传为佳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京剧面临着多种新的文艺形式的冲击。而上海京剧院由于机制守旧,队伍庞大,也而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在京剧需要改革的呼声中,童祥苓顺应潮流,以一个老艺家的社会责任感,做出了一个惊世赅俗之举。1982年,他与上海京剧团院签定了承包合同,自己组团,自负盈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大胆进行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图走出一条在新的条件下促进京剧艺术的经营之道。然而,万事开头难,童祥苓在一无经验,二无资金的前提下“下海”,难免要喝上几口水,但是,他煞费苦心,知难而进,最后还是游过来了。一年后,他除完成承包费用,还为院里上交了8万元,团内每人既保了工资,又分到了1500元的奖金,这在当时引起了全院的震动。不过童祥苓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完成投标,弥补亏空,大家每天要赶三场演出,而他与普通演员一样只拿每场1.5元的补助费。操心上火、积劳成疾,使他累吐了血,这场“承包试验”也不得不草草收场。

1994年,童先生在59岁时提前退休,个中原因令人扼腕——为了儿子的生计。童先生有两个儿子,“文革”中受父母牵连,丧失了上学的机会,成为闲滞街头的“小混混”。“文革”后他们进了街道工厂,当了普通工人。然而,在改革大潮中,他们所在的工厂倒闭,双双进入下岗失业者行列。由于没文凭,没技术,年龄又超过35岁,很长时间难于找到固定工作。

按一般人看来,依童祥苓的名气和市政协委员的地位,与谁说一声都不难找份工作。可童祥苓给儿子立的家规是“自食其力,靠劳动吃饭”。

1993年,58岁的童祥苓决定提前退休,回家开店。为了筹措本钱,童祥苓参加了各种演出。经过一年奋斗,终于凑够本钱,在上海的一条小马路边上,开了个能够摆放五张台子的小面馆。由于是小本经营,去除房租、水电和用人费用,忙乎一个月却所剩无几。在儿子开面馆的五年里,老夫妇天天到店里,一个洗菜,一个端盘子,只为了省去用人费用。那段时间,尽管他们不事张扬,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有的老观众几十里外跑过来,专门为了看一眼“杨子荣”、到“扬子荣”小店吃上一碗面条。

有一次,童祥苓蹲在马路边洗碗,一个戏迷认出他后说:“童老师,您老辛苦了。”童祥苓朗声应答:“没关系,‘文化大革命’时咱洗碗洗惯了,有基本功。”还有人为昔日的心中偶像送花、送钱(被婉拒)。更为令老人感动的是,大家并没因“扬子荣”变成“店小二 ”而瞧不起他,而是送来了更为真诚的鼓励和问候:“靠诚实劳动挣钱,光明正大。你们身为名人,能这们做,让我们更加佩服。”回忆起这些往事,童老夫妇感慨地说:“是广大观众的支持,帮助我们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五年的租期过去,童家的小馆终于关门大吉。这段时间把老两口累得够呛不说,精神上的压力更大。许多老戏迷看到童老夫妇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本行,深感遗憾。而他们内心自责的是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自己不能为这门国粹的复兴和繁荣做出贡献。于是,租期一到,老两口决定不能再干了。这时,一位喜欢京剧的民营企业老板找到童老,主动提出要给他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以便让老艺术家重新返行。这次,童老没再拒绝。接下来,童老的大儿子成为这个公司的一名天天要值夜班、看守大门的保安员。从此,每当向人们提起儿子的这份“工作”,老夫妇总是特别满足地说,“他有工作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他们还勉励儿子,“要好好工作,对得起那些关心你的好人。”至于另一个儿子的工作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老夫妇依然不去求人,遇到有人问起,他们就故作轻松地说,“实在找不到工作,父子就相依为命吧,反正我们老了也得有人来照顾。”

从人品来论,童祥苓从来对于金钱看得很淡。上世纪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夫妇两个主动要求组织,从即日起每人每月工资扣除三分之一上交国家,这样每月就少收入2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现在,老夫妇的退休金每月虽说有5000元,但这在上海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在文艺界高级知识分子中是较低的。从开销上说,这些钱还要管自己和儿子三个家庭的生计,绝对是不宽裕了。两老夫妇年高多病,看病也要花费不少钱。所以,他们往往是入不敷出。当有人为他们抱不平,拿他们与当今艺术团体中一些暴发的“新星”攀比时,他们绝无一点报怨,还主动将自己与那些城市下岗工人、贫困山区农民相比,与已故的《智》剧剧组中的“少剑波”、“李勇奇”相比。“知足常乐”是他们的口头蝉,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每逢走在街上,被人们认出来,投以敬慕的笑脸:在外地演出,观众对“扬子荣 ”的那种由衷的热情,都让童先生感动不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名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事隔几十年了,观众还能将其记在心上,就凭这一条,我就非常知足了。”

不过,童祥苓家中的难题中,惟有一个是靠高姿态不能解决的,这就是“看病”。老两口年老体弱,多病緾身,特别是他承包剧团落下胃出血的病根后,每月要花去不少钱。当时,一些好药多是自费,如果是高级职称就可以享受有关优惠待遇。可是童老夫妇作为一代京剧名师,这几年戏演了不少,可没有机会晋升职称。在当前体制下,医院就认这个高级职称者所发的“专家医疗证”,童老夫妇不够级别就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后来,童祥苓想起时一次会议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曾对他说过“有什么事就来找我”,就硬着头皮给朱市长写了一封信。信寄出后,童祥苓心里挺不是滋味,为个人的事向组织开口,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也违反了他一向不求人的作风。再说朱市长那么忙,为这点私事打扰他真是不好意思。可是,事过没几天,朱市长就回信了,他责成有关部门根据童老夫妇的实际情况,按国家破格条款给予落实,最终打破学历和论文的死条文,为他们夫妇解决了高级职称问题,也就解决了他们最犯难最迫切的看病问题。


如今闲赋在家的童祥苓夫妇,并没被社会遗忘。不时有人邀请他参加一些演出或者排广告。童祥苓对这些活动有个原则:“先要问清来路,对那些“走穴”式的演出活动和虚假广告一律推辞掉。”不久前,他接了一个,为了查验药品功效,他先试用后才同意做。“我到晚年了,更要对自己负责,不能为几个钱糟蹋了自己。”

现在,童祥苓依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除了受邀演出,剩余时间就是照顾前几年患眼疾的妻子。童祥苓和妻子居住在上海长宁区一套170平米的寓所里。这是他为了让妻子“过上安逸舒适的晚年”,倾尽毕生积蓄买来的。在他们的客厅里,悬挂的杨子荣剧照和童祥苓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记录着童祥苓此生最引以为豪的时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底“威虎山”:真实的杨子荣与座山雕
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童祥苓
?揭秘真实杨子荣:牺牲多年才摘掉土匪帽子
叶克飞:一出笑傲江湖的样板戏
“杨子荣”曾在上海开面馆
1947年杨子荣不幸牺牲,凶手潜逃21年,听完《智取威虎山》后自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